从唐诗的繁荣看丝绸之路的文化功能

2020-02-04 07:21曾怡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文化功能边塞诗丝绸之路

摘 要:汉唐之际,中原王朝开辟出一条横跨亚非欧的丝绸之路,密切了中原与西域诸国的商贸往来,加强了东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唐朝文化呈现出蓬勃张扬、包容进取的时代风貌。唐诗受丝绸之路胡汉文化交融的影响,融入西域文化特质。边塞诗大量创作、诗歌唱和风气兴起,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艺术风貌。唐诗的繁荣是丝绸之路文化功能的集中发挥,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沟通中原与西域、文明与古朴、礼乐与豪放的重要文化桥梁作用。

关键词:丝绸之路 唐诗 边塞诗 文化功能

一、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形成

丝绸之路指西汉张骞、东汉班超出使西域开辟出来的通道,因丝绸为商道上的主要商品而得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通道,司马迁评价为“凿空”之举,对丝绸之路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自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来往通商的商人使者不计其数,中原与西域的全方位互动日益频繁深入。

东汉边疆战乱频发,内忧外患的朝廷放弃了丝绸之路的管理运营,一度关闭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玉门关。唐朝国力强盛,不仅重新打通丝绸之路,还进一步开拓新支线,用开放进取的宏大胸怀深化了中原与西域的全方位交往。从西汉至唐朝,丝绸之路的开拓、发展、繁荣沟通了中原与西域,为东西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交流融合提供了最广阔且富有生命力的平台。a

二、丝绸之路对唐代社会文化背景的塑造

文化体系中的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在交流融合中互相渗透,相互促进。丝绸之路在促进中原与西域物资往来、商品贸易的同时,带来了更深层次的交流即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融,从而带来唐朝社会文化氛围的整体改变,进而影响到文学创作。

(一)西域歌舞大量传入,胡乐胡舞盛行

东西方音乐交流的历史由来已久,杜佑《通典》卷一百四十六曰:“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胡地盛行的“胡角横吹”和“摩柯兜勒”成套的乐舞歌词,李延年依照胡乐造新声二十八解,《乐府诗集》云:“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盖军中之乐也。”鼓吹曲虽用作军乐,但它一般有歌词可以歌唱,“一些表达爱情追求、传达反战情绪的曲子(如《上邪》《有所思》《战城南》)已经在民间流传并受到欢迎”b。“乐舞艺术是丝绸之路上中外艺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典型代表,主要通过使臣往来、随公主外嫁、宗教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播。”c经过汉唐几百年的发展,从底层平民到上层统治阶级无不受西域音乐歌舞文化的浸润。隋唐时期统治者大力推行的“燕乐”,即西域龟兹乐传入后经雅化后的宴乐。胡汉交界的边疆地区,“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教胡乐”的歌舞之风尤盛。中原地区胡乐的盛行毫不逊色于边疆,元稹的《法曲》描绘了开元天宝年间中原人们欣然接受西域歌舞的情状:“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胡乐胡舞不同于含蓄克制追求雅化的中原文化,抒发感情大胆奔放,少刻意修饰多自然袒露。胡族文化经由丝绸之路传至中原,对理性克制以至于近乎柔弱的汉文化是一种补充,为被束缚已久的礼乐文化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呈现出健康活泼、开放包容的文化面貌。

(二)华夏中心观念淡化,平等看待异族文化

先秦时期华夏民族由于政治、血缘、文化等多种原因,在对待中原与四方民族的关系认同上心理趋于保守内向,华夏中心的观念盛行于世,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多持鄙夷的态度,称之为“蛮夷”“戎狄”“夷狄”。随着两汉以来丝绸之路的开拓发展,华夏中原与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人们的视野逐渐打開,不再局限于狭隘的华夏中心优越论。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各民族兼容并包,进一步引导社会打破华夏中心的狭隘视角。唐太宗被西域游牧民族尊称为“天可汗”,“开元太平时,万国贺丰岁”描写了统治者接见万国使臣的盛况。在对外开放的整体文化背景下,唐人对于域外文化“不感到惧怕,而是表现出一种宽容、兼收并蓄的态度和大胆、勇敢、无所畏惧的气度”d。

三、丝绸之路文化背景下的唐诗

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主要类型,在唐朝达到繁荣的顶点。意气飞扬的唐诗展示了盛唐气象,背后是文人在开放多元的文化背景下积极昂扬的文化心态。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封建盛世共同营造出恢弘阔大的社会背景,加强了胡汉文化的交流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唐诗的审美取向和文人心态。

(一)边塞题材诗歌大量创作

“边塞诗是盛唐诗歌高峰上最鲜明的一个标志。”e边塞诗的诗歌传统由来已久,《诗经·小雅·采薇》中描写将士出征边塞的情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汉魏六朝古诗及乐府诗中也有边塞诗创作,如《木兰诗》《陇头歌》《代出自蓟北门行》等。唐代边塞诗创作出现了质与量的飞跃,形成了边塞诗派,这与丝绸之路有密切的因果关系。《全唐诗》中边塞诗有2000多首,其中内容与丝绸之路和边塞战争有关的约有1500首,且几乎每一首都有相应的战争背景。唐代统治者的开放扩张政策带来了边塞战争,边塞战争符合开拓进取的价值导向,昂扬的时代激情冲淡了战役的沉重痛苦,拥护王朝、开疆扩土、建立功业成为诗歌主要的感情基调。文人入幕府成为风气,渴望在战场上夺取功名实现人生价值,“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很多诗人都有入幕经历,如骆宾王入徐敬业府、杜甫入严武府、高适入哥舒翰府。唐代文人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家国天下、君臣父子的传统伦理框架中,而是放眼多种文化交融的广阔时代背景,文化心理由内向转到外向。诗人亲身体验边塞生活,领略边疆景物的雄阔壮美,切身体会战场厮杀的残酷,体验胡汉两种文化的碰撞,所兴发的报国之感、思乡之情、人生体验在诗歌中有所体现,推动了边塞诗的繁荣。

边塞诗的诗风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衰也发生了变化。唐初丝绸之路处于开辟历史的新阶段,诗歌中洋溢着乐观昂扬的豪情壮志,如骆宾王的《从军行》抒发报国激情:“不求生入塞,唯当死报君。”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经过前期的开拓发展,成为东西全方位交融的大舞台。边塞诗取材更加广泛,不再局限于征战报国,有描写边塞自然风光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送别友人的不舍“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对残酷战争的思考“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中晚唐安史之乱爆发后大唐王朝走向衰落,丝绸之路光彩不再,诗歌中多有回忆往昔的感慨唏嘘,“以西凉州、河徨为主题的边塞诗陡然增加,如元稹《西凉伎》《缚戎人》、白居易《西凉伎》《缚戎人》《阴山道》、张籍《陇头行》”f。张泌的《边上》描写了晚唐丝绸之路的破败萧条:“山河惨淡关城闭,人物萧条市井空。”总之,丝绸之路的发展、繁荣、衰落影响着唐朝边塞诗的创作,边塞诗是丝绸之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唐朝历史的见证者。

(二)唐诗音乐性增强

以音乐文化为题材的唐诗描述了西域乐器的传入与胡乐胡舞的盛行,成为极具异域风情的瑰丽篇章。龟兹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乐舞之乡,唐代不少乐器、歌舞、曲调都出自于此,玄奘《大唐西域记》描述为“管弦伎乐特善诸国”。唐诗中对龟兹音乐文化的描述俯拾皆是:“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元稹《连昌宫词》)、“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李頎《听安万善吹觱篥歌》)。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促使唱诗风气形成,朝野上下宫廷内外官民无不吟诗唱曲,王之涣、王昌龄、高适留下了“旗亭画壁”的历史典故,生动地展现出盛唐市井生活。诗歌音乐性的增强也成为唐五代词兴起的重要动因,词令文体脱胎于传统文学,具有歌舞的音乐性,在宋代激发魅力,成为中国文学的另一座高峰。

四、从唐诗繁荣看丝绸之路的文化功能

沟通东西的丝绸之路在唐代达到鼎盛,它在物质文化层面极大地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商业贸易和物资往来,强力推动大唐盛世的到来;在制度文化层面西域歌舞、风俗、宗教传入中原,丰富中原文化生活,加强了文化的沟通互动;在精神文化层面游牧民族富有生命野性的文化对高雅柔弱的士族文明产生冲击,使中原文化有刚柔并济的气质。作为唐朝文学最辉煌的成就,唐诗是唐朝时代精神和文化氛围最敏锐的捕捉者和呈现者,它见证了丝绸之路对中原王朝文化氛围的塑造。丝绸之路的文化功能突出表现在唐诗上,使唐诗在题材、风格、文人气质上显示出鲜明的胡汉文化交流融合的特征。

a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02—140页。

b 李雄飞:《唐诗中的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第55—60页。

c 薛东前、石宁、段志勇、郭晶、李玲:《文化交流、传播与扩散的通道——以中国丝绸之路为例》,《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5期,第781—786页。

d 方亚光:《唐代对外开放述论》,《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第107—111页。

e 林庚:《唐诗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59页。

f 李明伟:《唐代文学的嬗变与丝绸之路的影响》,《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第134—141页。

作 者: 曾怡,山东大学(威海)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文化功能边塞诗丝绸之路
服装广告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论中唐边塞诗
唐代边塞诗里的情长思远
边塞诗概念小考
新边塞诗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