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让思政教育积极融入大学语文课程

2020-02-04 07:34何敏
文教资料 2020年31期
关键词:润物无声融入大学语文

何敏

摘   要: 立德树人,教育之本。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应借势发展,充分挖掘隐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不断更新课程观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本文分析了思政教育与大学语文教育的紧密联系,挖掘了思政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涵,探讨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融入大学语文课程的路径。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思政教育   融入

一、引言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回归本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过程育人新格局,以德育为先。习近平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既是对新时代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拓展与深化,又是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的一种新时代教育理念,更是自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举措[1]。大学语文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兼具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等多种教育功能,大学语文教学中要挖掘思政教育内涵,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融入思政元素,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

(一)思政教育是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在要求。

大学语文教育肩负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感悟优秀传统道德思想的过程。自古以来,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就强调“以德为先”,如孔子“仁者爱人”,孟子“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墨子“兼爱”,荀子“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礼记·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清代王船山的“德智统一论”,等等。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里,大学语文教育更应具有德育功能,注重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相统一,使教书和育人相得益彰。在浮躁的物质时代让学生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政教育有着共同的目标。

教育的本质是培育精神和灵魂卓越的人,最终目的在于形成美好的品德,这是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最终价值取向[2]。“传道、授业、解惑”中“传道”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对人生方向、人生价值的指引,根本是灵魂的塑造。大学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的素质培养导向功能,对于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更应把人文性和审美性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语文教学要弘扬正能量,传播真善美。古往今来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跨越时空,携带着感发的力量,带给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积极的人生情怀,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更有家国担当。在思政教育中,学生能够重新认识和完善自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取得更好的发展前景[3]。两者有着共同的育人目标,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大学语文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有效载体。

大学语文教育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主要表现为:网络时代,大学语文有着更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更易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学语文课程是基础必修课,受众面广,影响广泛,可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度;大学语文是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综合体现,对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应用价值;大学语文教学倡导以情动之、以德感化的教育方法,提倡推人及己、修己安人的教育方式,改变传统思政教育中讲政策、讲理论、讲道理的单纯灌输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更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共鸣,有助于主体功能的发挥。

三、思政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内涵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引用了一个比喻,“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我们要善于挖掘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采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植入思政教育,实现学生“真学、真信、真懂、真用”。

新时代,思政教育面临着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本领、有担当,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担,在当今大学语文教学中,思政教育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培育家国情怀。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家国的情感眷恋和责任意识,以及对家国一体的深刻感悟和积极践行,无论时代变迁,这种情怀都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人的灵魂之中。

大学语文教学中很多选材会出现展现爱国主义精神的主题,多能反映出与国家休戚与共的情怀,具有强大的文学感染力和情感冲击力,也是课程思政强有效的切入点。“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文学作品中有对国破家毁、艰难时世的忧伤,有对杀敌报国志士的赞美,。如屈原被流放,报国无门,最终投江自尽,完美地诠释了爱国志士的家国情怀,他的《国殇》“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热情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表达的是浓郁的爱国之心;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但一生关心的是社稷民生,《秋兴八首》流露着诗人浓浓的乡关之思、爱国之情;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茍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二)塑造健全人格。

习近平曾对青年提出“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期许。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健全人格主要包括正确的政治观、道德观、健康的心理和较强的处事能力。“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更要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为核心,塑造健全人格。经典作品中仁爱思想、和谐思想、诚信忠诚等都是人格培育的宝贵资源。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品性,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的操守,屈原“世人皆浊我独清”修身洁行的品质滋养学生的心田。司马迁忍辱负重著就《史记》。苏轼一生起起伏伏,但面对磨难总能泰然处之,“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等诗句传递给我们的是旷达、潇洒和超然的态度。

(三)培育审美意识。

大学语文集中了诗词曲赋散文戏曲小说等文学形式,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有鲜明的审美特征,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美的意境、美的人物等为审美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学习《春江花月夜》,引导学生感受月下水天一色没有任何杂质的纯净空灵之美,更应引导“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再如学习《前赤壁赋》,不仅要生成清风、明月、江舟、歌声组成的审美意境,更要体会作者高尚情操和豁达心胸,挖掘美的品质。

四、思政教育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的融入路径

(一)明确目标定位,“立德”树人。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品格素质和人文修养。但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育人。我们要在语文课程定位中融入思政目标,正确认识大学语文在践行课程思政方面的优势作用,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隐性思政教育功能,在注重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强化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承文化,培育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二是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做诚实守信和谐发展之人;三是培养审美意识,提升精神文明和人文素质。

(二)挖掘思政内涵,彰显时代育人特色。

大学语文课程中精选富含思政教育功能、励志教育功能和心理健康培育功能的名篇佳作,为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内涵充实的人文载体。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让学生从作家作品中感受人格力量,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增强和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让学生在古今中外经典作品的熏陶下,受到家国情怀与高尚情操的滋养,升华思想境界。

比如讲授儒家经典《诗经》时,《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诗句表现了卫国战争中士兵同仇敌忾、忘我卫国的高尚情怀。“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经典名句出自《邶风·击鼓》,我们可以结合当代婚恋现象,倡导健康的婚恋道德观。再比如讲授《左传》首篇《郑伯克段于鄢》时,在品味作品人物形象塑造,分析为何会出现骨肉至亲、兵戎相见的悲剧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到底是家庭悲剧还是道德悲剧、人性悲剧?体会私心带给家庭、社会的严重影响。感受团结友爱、坦诚相待品质的可贵,引导学生从个人偏私中走出来,寻找民族、国家的大爱,不断提升思想认识水平。再如讲《史记·李将军列传》时,我们讲解作家作品时,可以挖掘作者司马迁对生与死的界定,体会司马迁的勇敢和坚毅精神,也可以引出《史记》中那些为正义、为理想、为家国奋斗抗争的人物——如先国家后个人的蔺相如、刺杀秦王的侠客荆轲、自荐出使解国难民危的毛遂等。重点讲解李将军时,司马迁用错综笔法,多角度地刻画出英勇杀敌却白首未封,最终引刀自刭的悲剧英雄李广。透过李广的悲剧,我们能分析出李广自负其能,缺乏政治头脑,为人木讷,心胸狭隘等性格缺陷,挖掘出健康人格的重要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和谐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要拥有互信合作、凝聚团队的力量;要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作为打拼的后盾,有良好的抗打击能力和调控情绪的能力。培育健全人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价值和发展潜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模块设计教学。

我们可以选取思政元素明显的作品进行模块化教学。如家国情怀、修身明理、敬业精进等,譬如家国情怀板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时,将屈原的《国殇》、陆游的《关山月》、辛弃疾的《摸鱼儿》、郭沫若的《炉中煤》、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一并打通。屈原礼赞为国捐躯的战士,讴歌士兵的坚毅品格;陆游将当时南宋社会融成一幅关山月夜全景图,痛斥了南宋朝廷的无为,凝聚了战士们报国无门的苦闷及中原百姓渴望收复故土的愿望,熔铸了诗人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怀;《摸鱼儿》表面“婉约”,实则沉郁悲壮,巧借典故,妙用比兴象征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关切,感慨自己的报国无门;《炉中煤》里,郭沫若更是以独特的象征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如火的爱国情怀;《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与祖国心心相印,同命运,共患难,对“永恒的中国”的土地深切关注和深情赞美;《听听那冷雨》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游子浓郁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抒发对祖国母亲深沉的爱。相类情感在不同时空下交错复现,有利于培养学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崇高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四)拓展第二课堂,熏陶德育。

除了课堂教学外,还要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思政作用,实现教育的全方位覆盖。通过各种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增进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观念,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开展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曲艺大赛、国学知识竞赛、汉字书写大赛、人才培养大讲坛等校内外活动,结合多种社团、校园文化、文艺展演活动延展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更好地观照自我、观照人生、观照社会。

要引导学生“走出去”,在实践中体验社会现实。寒暑假可以考察当地或异地文化风俗、历史风貌,进行文化vlog;围绕当下热点话题,撰写调研报告;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展馆,结合民俗节日和革命纪念日,开展文化纪念活动和红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本土意识和家国情怀;也可利用网络平台开辟文化专栏,给学生提供交流和研讨传统文化平台。通过实地考察和生命体验,打破学生与生活世界的隔离,構建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

五、结语

大学语文课程有着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天然优势,应主动承担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命,不断深挖思政内涵,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促学生定信念、明事理、强能力、提修养,确保语文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如何让“思政”的“盐”融入课程的“汤”,更好地实施“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我们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和尝试。

参考文献:

[1]【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两周年特别报道】韩宪洲.以“课程思政”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EB/OL].https://www.sohu.com/a/280396722_273375.

[2]陈晓峰.立德树人视域下大学语文教改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8).

[3]金锡林.大学语文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探讨[J].语文建设,2016(12).

猜你喜欢
润物无声融入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润物无声
爱在心头 润物无声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润物无声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