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版本教材“比的意义”的对比与分析

2020-02-04 07:36李晓燕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20年12期

李晓燕

[摘 要]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材有多种版本,各种版本的教材各具特色、内涵丰富,當然也存在优劣之分。教师备课时要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从而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就“比的意义”对不同版本进行对比分析,明确教材的优缺点,从而使教师能更好地解读教材、重组教材、突破难点,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比的意义;解析教材;整合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5-0016-02

“比的意义”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建构比的意义,沟通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为以后学习比例知识奠定基础。现选择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青岛版及西南师大版共5种教材的7个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以期能整合适合学生学、利于教师教的教学资源。

一、不同版本教材对比分析

1.情境呈现

对比各版本教材比的内容编排体系,发现所有教材都把“比的意义”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运算及解决问题以后。情境的呈现也都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比如国旗的长和宽、果汁与牛奶的量比、身高中头与身体的比等,帮助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学习新知。

各版本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共同点:1.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2.一般都先出示两个量(青岛版教材除外);3.提示语都引导到两个量的比较上。这说明编者对“比的意义”的本质和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的认识都是比较到位的,但在情境选择、比的定义上,各版本教材有所不同。

(1)教学材料呈现不同

人教版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国旗长与宽的倍数关系从而引入了比,接着介绍了神五的路程、时间,引导学生求速度,介绍了比的另一用途——表示第三个量。苏教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相似,通过引导学生表示2杯果汁和3杯牛奶的数量关系引入比,接着给出小军、小伟的路程时间,引导学生求速度,并介绍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北师大版教材出示了三幅主题图,第一幅“观察下列图片,哪几张与A图片比较像”,通过图片的像与不像,探讨长与宽的倍数关系,为用“比”表示倍数关系做铺垫。接着在比速度和比苹果的单价中为用比表示新的量埋下伏笔。西南师大版教材以两位学生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和时间为例,引出了时间与时间的比即同类量的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即不同类量的比,然后提出了比的意义。青岛版教材通过头部长与身长的关系引入比,再通过引导学生求赵凡的行走速度,介绍比可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再在两者基础上介绍比的意义,编排上与人教版、苏教版教材相似。

各种版本各具特色,也各具优劣,北师大版教材(2012年版)呈现的材料比较丰富:让学生充分借助生活经验体验生活中的比,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再抽象出比的概念,从而让学生体验比的意义和价值。

(2)比的定义有所不同

北师大版、青岛版、西师版、人教旧版教材关于比的定义都是“两个数相除又叫作这两个数的比”,而苏教版、人教版教材(2012版)则是“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看起来差不多,但是着重点发生了变化。“两个数相除又叫作这两个数的比”,侧重点是通过两个数相除来沟通除法和比的关系,“两个数相除”具有结果性指向,给人感觉“比的意义”由除法而得来的,两者似乎有递进关系之嫌;而“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侧重点在于比的意义可以用除法来解释,表示两个数相除。在这里,比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并非只是除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两者是有紧密联系的不同概念,“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能更好地诠释比和除法的关系。

2.提示语句

教材中的提示指引非常重要,它是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关键点。统看五种不同教材的提示语,共同点是引导学生对比两个量的关系:哪个量与哪个量有什么关系?

如何引导学生去比较两个量的关系,各版本教材也有所不同,人教版教材的“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关系”对学生思维的指向非常明确,学生一下子就想到用算式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为理解比、分数、除法的关系做好了铺垫。北师大版教材的“上面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青岛版教材的“头部长和身长有什么关系”与苏教版教材的“可以怎样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问题比较开放,需要探求方法,但青岛版教材中的“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范围过大,指向性不明,建议在初步理解“比的意义”之后再提问研究其他量之间的关系。而西师版教材的“张丽用的时间是李兰的几倍”,虽然也是比较两个量的关系,但却把学生的思维框在了倍比关系中,不免有些狭隘,建议还是提“有什么关系”比较好。

3.习题设计

练习是课堂知识的深化,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因此,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非常必要。比较几个版本的教材,都有共同的几类习题:用比表示两个量的关系和写比并说说比的意义。

北师大版等几种教材新授课后设计了三种练习:一是结合具体情境中的比说说比的含义;二是结合具体情境说比值的含义;三是用比表示情境中两个量的关系。苏教版等几种教材课后习题有两种,一是用比表示两个量的关系;二是利用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填空,用于巩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立足整合教材实践建议

通过对比与分析,对于“比的意义”一课,笔者认为着重点在于厘清比的概念,通过沟通比和除法的关系来理解比的意义。建议对“比的意义”一课部分片段进行如下设计:

1.选取有价值的情境

通过将一张图片进行多形式的呈现,让学生寻找哪几张图片与原图比较像,从而导出比的概念。

(1)你认为图的哪些量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2)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除了除法,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比”。

(3)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

2.巧用整合习题

通过对比和借鉴,可用苏教版教材的第一题:

借助几何直观形象地将两个量的关系呈现出来,让学生在图中领会比的意义,有利于学生建立分数与比的关系;然后可以借鉴北师大版或西南师大版教材结合具体情境说说比的意义。

(1)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5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其中中国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与全球因吸烟而死亡 的人数的比是1∶5。

(2)哪一杯糖水更甜?

最后在具体情境中逆向理解比的意义:

各版本教材都有其优点与不足,作为教师应根据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以优化教学,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 参 考 文 献 ]

唐治国.小学数学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整合[J].教材教法研究,2012(5).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