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示修养“鸣”标风骨

2020-02-04 07:46郑漪澜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普罗保持沉默王小波

郑漪澜

奥古斯丁有言:“你若沉默,请出于爱而沉默;你若发声,请出于爱而发声。”人事多纷扰,人生多曲折,面对各色人等和各种之事,选择“默”还是“鸣”,一般难以骤作决定或一概而论。我以为,只有推己及人,心向普罗,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以惠及他人与社会。可以信守的原则,乃是:“默”示修养,“鸣”标风骨。

沉默不仅有关个人之修养,更是一种智慧的沉淀。适时的沉默有如细雨,润人于无声却胜有声。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说:“适合沉默的事说出来就显得奇怪。”的确,生活中,他人失意时,陪在他身边,静静地倾听,或是给他一个无言的拥抱,比空洞单薄的言辞溫暖得多,也有力得多。不知沉默,不懂言说分寸的人只会令人心生厌弃,同时这种行为也足以自证其教养的缺失。显而易见,体恤他人的沉默是种修行,也是一种更加“高级”的爱,它具有温煦而强大的力量,自能抚慰人心、宽解人意。

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哪怕是足以傲人的成就,也无须自夸于公共话语空间。耐得住寂寞,守得住从容淡泊之心,此为人生之大修养。还有,一个人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高远目标而不懈战斗、上下求索,虽一时看不到成绩,但他潜行于前行之路,处于人生的蓄势期,也自当秉持一种不与尘俗混同的高迈和静气。

当面临社会乱象或是事关道德原则的大是大非问题时,我们当发声,这是责任,更是担当。试看,鲁迅以笔为刀,敢于执言,他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勇毅和胆气直指国民劣根性,致力于疗救国人的灵魂。再看,王小波冷静分析社会现象,分析国人的弊病,谈理性也谈信仰,以其精警的文字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他们以积极发声者的姿态,体察国人心理,关注国家命运,以一己之微力为国家鼓与呼。一味沉默犹如闭眼信足狂奔,极有可能奔向悬崖而不自知;回避必要的发声,犹如自筑空中楼阁,摇摇晃晃,临危而无感。社会需要鞭挞丑恶、清醒客观的发声者,他们是刺破黑暗的利剑,亦是推动国家机器顺畅运转的工程师。须知,“邪恶获得胜利的唯一条件,就是善良的人们保持沉默”(爱德蒙·伯克)。情系普罗大众,心连国家社会,当鸣则必鸣,鸣以济天下。鸣,标示的是人的大写的精神和铮铮风骨!

当然,一个人蒙受不白之冤,或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也自当站出来为自己“说话”,洗刷耻辱,一证清白,或是维护自己应有的权益。这同样是一种风骨。

然知之不难,行之唯艰。无论是沉默还是发声,我们都需要从爱出发,但与此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度”。过度的沉默或是过激的发声,可能都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度”的把握非常重要,我们应站在他人的角度衡量自己的言行。须知,该发声时却噤声,固然不可取;发声时若是人云亦云,也无异于空谈,我们应以独立人格去思考,理性发声,切忌随波逐流,泛泛而谈。

当默则默,当鸣则鸣。请记得,“默”示修养,“鸣”标风骨;博爱于人,裨益社会!(指导老师:赵福芹)

【简评】“沉默”还是“发声”?文章首段即宣示选择的标准:“默”示修养,“鸣”标风骨。具体行文时,先论“沉默”,次及“发声”,尾段总结,全文层次清晰,结构圆融。无论是论说“默”还是“鸣”,作者都从他人和自身两方面入手,语言平实,引人思考,说理有力,令人信服。

【他山之玉】

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但这是不对的。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它的价值观很简单:开口是银,沉默是金。一种文化之内,往往有一种交流信息的独特方式,甚至是特有的语言,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文化可以传播,等等。这才能叫做文化。

沉默有自己的语言。举个住楼的人都知道的例子:假设有人常把一辆自行车放在你家门口的楼道上,挡了你的路,你可以开口去说:打电话给居委会,或者直接找到车主,说道:同志,五讲四美,请你注意。此后他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回答你,我就不敢保证。我估计他最起码要说你“事儿”,假如你是女的,他还会说你“事儿妈”。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沉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种行为的厌恶之情:把他车胎里的气放掉。干这件事时,当然要注意别被车主看见。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猜你喜欢
普罗保持沉默王小波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众声喧嚣,再读一读王小波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似水流年
印邦长拍女记者脸惹众怒
诗歌
蝶恋花
保持沉默
不逢其时不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