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浙江卷)

2020-02-04 07:46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门神文章

本期赠卷参考答案:

一、1. D(A项,“徜徉”一词“徜(táng)”注音有误,应为“cháng”。B项,“浮想联篇”应为“浮想联翩”。C项,“鞭挞”一词“挞(dá)”注音有误,应为“tà”。)

2.A(A项,风生水起,风从水面吹过,水面掀起波澜。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语境中说“剧情”,应当用“跌宕起伏”才贴切,这样也能与后文的“扣人心弦”呼应,用“风生水起”则不够恰当。)

3.B(乙处,省略号和“等”不可连用。)

4.C(A项,“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一句谓语残缺,与开头第一个小句“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无法关联,应在“推进”的前面加上“凸显了”。B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自从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的主语是“长征五號B运载火箭”,此句没有说完,后面又说“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可将“自从”调整到句子最前面,让“自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做全句的时间状语。D项,“就可以看到大银幕上清晰稳定的图像和车内收音机上接收的电影原声”一句中,“看到……电影原声”搭配不当,可将“和”改为“,听到”。)

5.①是借助了比目鱼独特的身体构造②比目鱼生存的环境也不一样了③自然选择(或自身演化)的结果

提示:本题考查情境补写能力,应注重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和横线前后语意的连贯性。这个语段说明的是比目鱼的眼睛为什么会移动到身体的同一侧。第一空,前面介绍比目鱼出生20天左右眼睛开始“搬家”,“之所以能这样”要求解释眼睛“搬家”的原因。结合后面的信息“除了身体的构造发生改变”等,说明第一位的原因应当与比目鱼独特的身体构造有关。第二空,根据前面的“除了……”,说明还有另一个原因;再根据后文推断出第二个原因是比目鱼生活环境的改变。第三空是全段的结论句,依据上文“两只眼睛长在一起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及“比目鱼发育过程中的改变”等语句,总结比目鱼的眼睛“搬家”的原因,应概括为“自然选择或自身演化的结果”。

6.【示例】(1)图1凝聚力量,抗击疫情图2新门神

(2)图1:由多个小心形组成大心形,戴着外形像船头的口罩,用“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点明主题。简洁凝练,号召有力。

图2:借用传统民俗的门神年画,名字替换为“霍去病”“辛弃疾”,表达人们去病、弃疾的愿望。翻新传统,巧妙贴切。

提示:(1)给图片拟标题,一要紧扣主题,二要联系图片具体内容。比如图1,根据文字部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以及“大心”“口罩”可以看出主题是抗击疫情,由无数“小心”组合成“大心”意思是凝聚力量。据此拟题即可。而图2是由“霍去病”和“辛弃疾”组成的“门神”,直接从形象的主体拟题为“新门神”即可。

(2)评价图片的创意。解答时可分为三步,一是找出构成要素,二是分析主题,三是点明创意。图1的构成要素有“小心”“大心”“船形口罩”以及文字“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创意点在于用“无数小心构成大心”表示“万众一心”;用“船形口罩”表示“同舟共济”抗击疫情。整体构思简洁形象,号召力强。图2,以古代大将为门神是传统做法,但过去多用唐代大将秦琼和尉迟恭;现在换成汉代大将霍去病和宋代辛弃疾,成为“新门神”,利用名字“去病”“弃疾”表达抗击疫情的主题,用“门神”表达对健康的守护,两者结合,构思巧妙。

二、(一)7.D(D项,“文字阅读是单向的”移花接木,表述错误。材料三相关原文表述为“语言的阅读不但给读者以反思的可能性,而且为读者自己的想象提供了更多空间。相比之下,影视图像的传递是单向的”,可见,选项是将“单向”这一影视图像传递的特点强行移植到了文字阅读上。)

8.C(A项,“图像阅读和文字阅读变得越来越相似”表述有误,与原文文意相反。B项,“有一位著名诗人早就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无中生有。D项,“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绝对化。原文的表述是“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可是D项有意忽略了原文的“似乎”一词,把推断引向了绝对化;此外,“甚至要为此举行一种新的文化仪式”的表述也曲解了原文文意。)

9.(1)材料二说明图像阅读的特点:①整体性(“互动与交融”或“元素与元素的‘相乘”)②有一种创造性的领悟。(2)材料三突出影视图像阅读的特点:①被动接受,②感性直观的当下体验(或“直觉的、快感的和当下的”)。

(二)10.①使用叠词、拟声词。如用“簌簌”“沙沙”等摹写环境,衬托人物心理。②语言具有暗示性(或具有象征色彩)。如通过描写月亮升起,暗示(或象征)波塔波夫内心重燃希望。③语言具有诗化风格。如通过“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的拟人化描写,表现波塔波夫内心的情感波澜,情景交融,充满诗意。

11.①体贴别人、善解人意。当她从信中得知男主人公的期待之后,帮他实现了愿望。②多情、浪漫。比如修好门铃后,她对即将回来的男主人公充满了期待,兴奋得面色绯红。③热爱生活、积极主动。离婚后移居小城的她,积极拥抱生活的新变化。见到不敢进屋的男主人公,主动拉他进屋,并为他弹奏钢琴。

12.①情节前后照应。小说开头以悬念的方式提到女主人公觉得和对方似曾相识,结尾进行呼应。②利用书信来加快小说的叙述节奏。通过书信,将男女主人公的心灵迅速拉近。③利用景物进行前后勾连。雪、钢琴、蜡烛等景物反复出现并前后勾连、照应。④场景相对集中。通过压缩空间的方式,将场景集中到波塔波夫老人的花园、小屋。

13.①心理创伤的修复。受伤的心灵就像小说中那架走了调的钢琴,钢琴修复寓有人们的心理创伤得到修复并重新奏响心灵的美好乐章之意。②爱情的修复。战争背景下被冲淡的爱情乐章重新奏响。③战后家园与生活的重建。战后家园重建与美好生活的乐章重新奏响。

三、(一)14.A(A项,“浮”意为“停留在……表面上”,此处可引申为“超过”。)

15.C(A项,介词,相当于“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项,代词,代指韩愈;结构助词,的;C项,连词,表并列;D项,介词,至、到达;介词,同,跟。)

16.B(B项,“司马迁和韩愈……一生理想郁结于心,而文风典雅,如同庙堂礼器”错误,由第二段可知,“因触犯君主……理想郁结于心”是司马迁;“文风典雅,如同庙堂礼器”是韩愈,选项把二人的遭遇和文风特点混为一谈。)

17.某自初读书/即知读执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广求远访/以日揽其变/呜呼/如公者/真极天下之文者欤

18.(1)左丘明的文章华美,然而他的行为事迹在后世(文献中)看不到,不能考证。(关键点:行事:行为事迹;见:同“现”,显现出来;“不见于后”:状语后置。)

(2)后来各地求学的人,开始以他们原有的文风为耻辱,只追求古文。(关键点:学者:求学的人;耻:以……为耻;惟古之求:宾语前置。)

19.(1)感伤(2)达观

20.①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②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朓诗有“何况隔两乡”);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③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

21.(1)民(2)严肃谨慎地对待政务

22.①“居敬而行简”,“居敬”也就是“敬事”。凡政事居心于敬,思虑周密;而行事简约,把握重点,不敢烦扰百姓。这样百姓就能享受和平安宁之福。②“居简而行简”,居心简单,处处生怕多事,不肯尽心竭力;而行事也只图简单,敷衍塞责。这样百姓就会受其苟且草率之弊。

23.(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3)夙兴夜寐言既遂矣(4)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5)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四、作文24.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曾经认为君子的文章,不会有超越他德性的浮夸,那或刚强或柔婉、或轻缓或急切的文气,或繁密或简洁、或舒缓或敏捷的格调,一概都出自于他内心的诚挚,不隐藏他所到达的境界,不勉强写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就好像楚人一定会唱楚地的歌曲,秦人一定会穿秦地的衣服。只因为他的言论不会超越于他的内心,因此沿着他的言论去寻求,那么潜在的德行心志,都不能掩饰隐藏。大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知其言就没有理解人的办法,而世上糊涂的人,只知道言语和品德这两者不能相通,或者相信他的话语却怀疑他的行为。唉,这是只知其一,而不知道君子的文章本来就是出于他们的德行,与那些没有德行却述说德行的人不一样啊。我刚开始写文章,最喜欢读《左氏春秋》《离骚》等书。左丘明的文章华美,然而他的行为事迹在后世(文献中)看不到,不能考证。屈原的仁德,不愿意只为自身谋私利,他的文气遒劲,他的志趣高洁,因此他的语言翻覆曲折,一开始认为他是繁琐的,左顾右看,中间又怀疑他的迂回曲折,然而他的心思至诚恳切,内心忧伤,因而他的言语周密而不令人厌烦。推究到最后,因而知道他的仁德出于愤激而不是怨怼,不同流俗而洁身自好,并非有私心,彷徨悲叹,(而国中)终究没有安慰他的人,因此他剖白心志,思虑国家而并非显露自己,这就是屈原的忠诚。因此他的文章如同明珠美玉,美丽而令人赏心悦目;如同秋风袭来,夜降露水,凄清辽远而令人感动同情;如同神仙驾临烟云笼罩,高远而不能攫取。依循他的言语来考证他的事迹,难道有不合理的吗?

自(夏商周)三代以来,我最喜欢读太史公、韩退之的文章。司马迁雄奇豪迈、慷慨激昂,他自年轻时就周游天下,交结豪杰。他的学识在讨论寻找梳理前世踪迹上最有优势,他凭借着一股不平之气,敢于仗义执言,以至于惹来祸端。因此他的文章奔放坦荡、明白通达、简洁朴素而肆意驰骋。只是他平生志向在心中有所郁结,因此他在文章末尾的只言片语,时不时有感慨愤激而不能宣泄的情况。韩愈的文章如同先王的衣冠,郊庙的祭祀礼器一般典雅,到了他豪放不羁、超卓不群,无法收拾心情的时候,就极尽语言的瑰丽精巧,这些是不足以拿来指责的。唉,韩愈在唐朝,大概是很不受重用了。然而他冒犯君王,忤逆权臣,面对正义便忘却了艰难,刚正坚毅而又诚信务实,因而他的学问能够在道德破坏之后独树一帜,继承孔孟的学说来自立其说,故而韩愈的文章即便想要不成为这样的风格,大概也不可能了。

自从唐代以来,经历了五代的战乱。宋朝兴盛,铲除叛逆而讨伐罪人。到了仁宗临朝,天下平定,战争不兴,休养生息,一天天地趋向富贵繁盛。士大夫在这时交游,谈笑安乐,再也没有从前那种幽愤不平的气息,天下的文章渐渐兴起。而庐陵欧阳修先生开始写作古文,近的揣摩两汉文章,远的探究(夏商周)三代的文章,而继承孟子、韩愈之风,也成就了一家之言,长久以来形成的习惯更加高洁,文风经过淬炼洗濯而更加新颖。后来各地求学的人,开始以他们原有的文风为耻辱,只追求古文。而欧阳公在这时,实际掌握着评判文章的标准来引导天下豪杰,而世上号称能写文章的,出自欧阳公门下的占了十分之八九。而您则是这些门生弟子中的第一名,您的文章议论,能与欧阳公不相上下。从先辈的贤人名士那里听闻,认为您的文章虽然兴起于欧阳公之后,然而坚定屹立的样子连欧阳公也颇为敬佩,以至忘记了后来论及这些事的人。我刚开始读书,就知道要讀您的文章,思考之后再思考,广泛求访用来每天掌握其变化。唉,像您这样的人,真是已经到达天下写文章人的顶点了!(选自《张耒集》)

猜你喜欢
门神文章
门神想吃立夏饭
清代宫廷门神述略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门神
贴在门上守住家
门神年画展
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文章英文摘要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