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图求自强,悔过能自新

2020-02-04 07:50唐浩明
家族企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曾氏好汉逆境

唐浩明

致沅弟(同治五年十二月十八夜)

沅弟左右:

十四、十五六日接弟初十日函、十二日酉刻及四更二函。贼已回窜东路,淮、霆各军将近五万,幼泉万人尚不在内,不能与之一为交手,可恨之至!岂天心果不欲灭此贼耶?抑吾辈办贼之法实有未善耶?目下深虑黄州失守,不知府县尚可靠否?……

奉初九、十三等日寄谕,有严行申饬*[chì]及云梦县等三令不准草留之旨。弟之忧灼,想尤甚于初十以前。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不料被申夫看破。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江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弟此次郭军之败、三县之失,亦颇有打脱门牙之象。来信每怪运气不好,便不似好汉声口。惟有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而已。

(版面所限,此封家书为主体节选)

评 点

过去有人说过,上天降生曾氏兄弟,是安排做太平天国对头的,太平天国失败后,他们也应在那时死去。若如此,无论是对他们个人,还是对清廷来说都是好事。此话虽是玩笑,却也有一定的道理。自从金陵城被打下后,曾氏兄弟都开始走背运了。

老大曾国藩一年多的剿捻(捻指捻军, 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吃尽了苦头,到头来无功而返,耳边听到的是一片讪笑声。老九曾国荃的新湘军更是屡败于东捻任化邦、赖文光之部,先前吉字营的悍将彭毓橘、郭松林、熊登武等人,在捻军面前都抖不出半点威风来。十一月中,接连丢掉云梦、孝感、应城三县。朝廷震惊。十二月初一,上谕严斥曾国荃:“该抚毫无布置,且近省各军俱已调拨赴营,致令后路空虚,实属调度无方;倘掉以轻心,不能速筹防剿,就地殄*[tiǎn]除,致令窜出本境,坐失机会,恐不能当此重咎也。懔*[lǐn]之!”

十二月初九日,曾国荃再度遭到朝廷申斥:“曾国荃驻扎德安,统领兵勇不少,调度无方,致令该逆如入无人之境,不知所司何事!着传旨严行申饬。”“曾国荃身临前敌,责有专司,尤不得稍涉推诿,致干重咎。”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一个自视为天下第一战将的人,面临着屡战屡败的局面和朝廷一再声色俱厉的训斥,他心里作何想?尤其令人玩味的是,上谕讲得清清楚楚,是据“官文奏”。此时官文(王佳氏,字秀峰)的湖广总督虽已由钦差大臣谭廷襄暂署,但他仍在湖北督办军务。朝廷对官文的信任及军机处对官、曾两人的心之向背已昭然若揭。曾氏兄弟对此自然心知肚明。

事情已经是这样子了,只得硬着头皮顶下去。做哥哥的曾国藩道出他平生成功的最大秘诀来,既是点拨,亦是安慰。这秘诀便是“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打脱牙”意谓失败了;“和血吞”则是不在人前示弱,将仇恨埋在心里,下次再来较量。这的确是硬汉子的所作所为。苏联有部電影叫作《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其实,岂止是莫斯科,全世界都如此!凡有人群之所,凡处竞争之地,如官场、战场、商场、考场,即便是最缱绻*[qiǎn quǎn]最软性的情场,也不相信眼泪,都相信实力!哪怕是“运气不好”这样的话都不应该说。若有这种思想,便会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便是在换取别人的廉价同情。这是软弱无能的表现,是没有出息的。有出息的强者就是曾国藩所说的:“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

笔者常常想:强者绝不是事事都强,时时都强,他必定有遭受挫折的时候,有失意的经历。古往今来,人们大多在胜利到来时才看到谁是强者。其实,真正的强弱早在如何面对挫折和失意时便已见分晓了。笔者真愿“打脱牙和血吞”这句最形象也最直白的湖南俚语,成为一切立志奋斗者的座右铭。

那么在“徐图”的过程中,还要为“自强”做哪些准备呢?与这封家书相关联的内容,出现在了同治六年正月初二日曾国藩写给曾国荃的另一封信中,其中不仅肯定了“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的逆境良法,也提出了通过“悔字诀”自省、在逆境中砥砺前行的人生诀窍。

鄂署五福堂有回禄之灾,幸人口无恙,上房无恙,受惊已不小矣。其屋系板壁纸糊,本易招火。凡遇此等事,只可说打杂人役失火,固不可疑会匪之毒谋,尤不可怪仇家之奸细。若大惊小怪,胡思乱猜,生出多少枝叶,仇家转得传播以为快。惟有处处泰然,行所无事。申甫所谓“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星冈公所谓“有福之人善退财”,真处逆境者之良法也。

弟求兄随时训示申儆*[jǐng]。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得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今九载,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吾九年以来,痛戒无恒之弊。看书写字,从未间断,选将练兵,亦常留心。此皆自强能立工夫。奏疏公牍*[dú],再三斟酌,无一过当之语自夸之词。此皆圆融能达工夫。至于怨天本有所不敢,尤人则常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弟若欲自儆惕,似可学阿兄丁戊二年之悔,然后痛下箴砭*[biān],必有大进。

立达二字,吾于己未年曾写于弟之手卷中,弟亦刻刻思自立自强,但于能达处尚欠体验,于不怨尤处尚难强制。默存一悔字,无事不可挽回也。

这封信是对曾国荃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信的回复。曾国荃来信中提到,“二十二日黎明,五福堂两栋均被火烧……火从上而下,非会匪之毒谋,即仇家之奸细……今值此内讧外侮之交,又灾生意外……当求随时训示申儆为叩。”

五福堂即湖北巡抚衙门后院。当时的规矩,各级官府的正堂(即一把手)及其眷属住衙门的后院。后院起火,从上烧到下,很有可能是人为放火,故而曾国荃认定:要么是公敌? 会匪,要么是私怨? 仇家。但曾国藩劝曾国荃不要这样想,而是把责任者局限在自家内部。这样一件很可能是遭人暗害的事,为什么不去追查到底,揪出作案者,予以严惩,反而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这岂不是在示人以弱吗?何况受害人乃堂堂的一省之主!于是曾国藩向曾国荃提出他的另一人生诀窍:悔字诀。

悔字诀助曾国荃过难关

什么是悔?悔者,悔过自新之谓。《易·系辞》曰:“震无咎者存乎悔。”也就是说,行动而无过失的原因,在于能够悔改。咸丰七年八年之间,曾国藩在家守父丧的时候,回顾出山办事以来的种种不顺,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即自己并非万能者,而事情的成功也不是靠一味硬干。从老庄“柔弱胜刚强”的学说中,曾国藩获得了人生的最大启迪。因为这一转变得力于对自己过去所作所为的悔改,故他将这一启迪命名为悔字诀。他又将这个悔字诀在“体”“用”两个层面上予以充实。

所谓体,即主干本体,“悔”的主体为立、达二字。立,即自立自强,这是核心;达,即通达圆融、事业成功,这是最终的目的。所谓用,即所采取的途径、方式、手段等等。“悔”的途径为不怨不尤。不怨不尤,则自心平静,亦不至于招恨结仇。以不怨不尤之用,可成能立能达之体。这就是曾国藩 “悔字诀”的主要内容。以眼前的例子来说,家里失火,怀疑是别人有意加害,便是怨尤,要不得。

一个人身处逆境之际,一定是外界强自己弱的时候。此时行“悔字诀”,好比韬光养晦,减少被人攻击的目标;好比藏锋削芒,少了许多与人冲突的可能性。如此则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太多的伤害。若在顺境的时候也能奉行此诀,则更能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敬服。

猜你喜欢
曾氏好汉逆境
超越逆境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好汉一个半
像好汉一样
50年后仍是一条“好汉”!
《水浒传》所反映的酒俗及其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读《曾国藩日记》:一日四省
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山村除僵尸
完形填空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