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 争当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模范生

2020-02-04 07:55余红艺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格局理念发展

余红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就一系列关系国家中长期发展的重大议题作出顶层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效衔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深刻认识“变与不变”在变局当中看清大势、保持定力

十九届五中全会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突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提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充分展现出识变之谋、应变之方、求变之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文和习近平总书记作的说明后,我个人理解,五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体现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对于“三个新”的理解和把握,应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五中全会精神,更應以贯穿过去、现在、未来的大视野,以贯通时势、战略、方法的全视角,以洞察世情、国情、省情、市情的大格局,来系统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要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五年前,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可以说“十三五”时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这条主线的五年,改变了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唯GDP增速为规划“指挥棒”的局面,经济社会发展正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规律,新发展理念不断得以深化升华。五年后,我们进入新发展阶段,更应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新阶段的新变化。其一,国际形势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逆全球化、中美经贸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对未来五年发展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其二,我国经济发展核心逻辑已然改变。在经历了40余年高速发展后,支撑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诸多因素开始逐步弱化,发展模式需要从以往的“速度规模型”经济增长向“质量效益型”经济发展转变,更加关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加关注产业结构的均衡,更强调人民福祉,更加依靠“需求驱动”“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这些变化,概括讲就是困难更多了、挑战更大了、要求更高了。对此,中央通过对2035年的远景目标设置,倒推我们在“十四五”时期应该做些什么、必须达成什么样的阶段性目标,用系统观念把握发展时间轴。同时,我们也自信地看到,我国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没有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没有变。在变与不变中,我们必须牢牢保持战略定力,专心干好自己的事情。

要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重要历史关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可以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相结合的角度来认识新发展格局。

首先,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运用新发展理念的必然战略选择,是遵循现代大国经济崛起的一般规律的产物,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强了顶层设计,采取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从经济新常态、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再到今年提出的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步步在深化、具体化,最终的落点就是构建新发展格局。

其次,历史地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编制实施了八个五年规划(计划),这些规划在制定目标时受到的边界制约,主要体现在要素资源、市场环境和创新能力水平等方面。而今天,我们在谋划“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时,不仅要继续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下功夫,更要以我为主、趋利避害、积极应对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新冠肺炎大流行对人类社会产生空前巨大冲击,测试了全球治理秩序和治理能力,世界进入秩序重构和全球化再平衡的时期,未来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将发生趋势性变化。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全球化不可逆转不会中断,但规则很可能会发生变化,世界经济分工协作体系将呈现方向性改变。同时,更多国家和企业将调整供应来源地,会更加重视对其核心技术、关键产业等保护,从国家安全和供应链稳定来谋划重要产业自主发展。另外,人们的消费方式、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将发生重要变化。顺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中央作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性决断,对此我们要有深刻认识、精准把握。

充分发挥基础优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率先行动、率先破题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关键在于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探索出一条立足城市特点、现实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快构建和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实现路径,但“构建”和“形成”之间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历史性跨越中,宁波作为“重要窗口”建设模范生,不能缺位、要有作为。要聚焦“重要窗口”模范生的12个方面内容、15项重大标志性成果,率先行动、率先破题,激发市场主体和基层活力,及时总结经验,打破路径依赖,创新政策举措和方法手段,闯出一条具有宁波特质的构建新发展格局之路。

宁波是一个经济外向度较高的城市,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我们关键要解决的是“如何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问题。既要突破“以出口为导向推动经济发展”的传统依赖,又要充分认识到宁波的港口资源、开放能级、民营企业长期深耕国际市场积累的经验和质量过硬的产品,就是我们参与国内循环、做大做强国内市场的比较优势。从战略上讲,在新的形势下宁波要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守住外向型经济这个“存量”,更要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积极求得内循环的“增量”。我们要以建设双循环枢纽城市为目标,提高驾驭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强化国际国内“两个扇面”的链接,在努力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更强“引力场”的同时,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努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从战术层面讲,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们必须盯住不放的目标。宁波一方面要扬优势,继续做强做大实体经济,强化创新驱动,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有效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快补齐现代服务业这块短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等新产业,加大对研发设计、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知识产权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依靠党的全面领导,我们走过了“十三五”拼搏奋斗的五年、成就非凡的五年。在新时代的历史征程中,我们更应该发挥制度优势,坚持和加强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淬炼过硬作风,注重调查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决策机制、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地方人大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实践者,处于民主法治建设的第一线,越是在关键时期、非常时刻,越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充分发挥人大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抓住“盯住法”“管好钱”“把牢图”三大主线,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结合点,为编制好、实施好“十四五”规划贡献人大力量,推动宁波早日形成新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谢 霞

猜你喜欢
格局理念发展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格局与结局
以天地为格局
用心处事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