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以文化资源“两创”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2020-02-04 07:54宋臻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城隍庙宁波资源

宋臻

5月21日下午,浙江省委副书记、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赴宁波市海曙区,专题调研药行街、莲桥第等历史街区建设工作。他强调,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的延续、文化的积淀,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历史街区,加快恢复振兴宁波历史文化,让城市更有文化品位,让市民留住文化记忆。在调研中,郑栅洁特别提及了明年纪念宁波建城1200周年活动,要求深入挖掘宁波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利用各种方式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宁波的历史,接受历史文化的滋养。

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以郑栅洁本次调研的其中一站宁波府城隍庙为例。作为宁波重要的文化地标,城隍庙修缮一新,于6月27日正式向公众开放。本次修缮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最低限度干预”的原则,保护文物建筑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并有条件地恢复文物建筑建设控制地带内历史环境的风貌特征,将城隍庙整体格局恢复至1883—1887年重建时的历史风貌。修缮后的城隍庙,也将作为承载宁波特别是海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呈现在游客面前。

保护、修复城隍庙建筑,在城隍庙里呈现体现宁波历史文化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为了复古而复古,而是要通过具有特定人文内涵的历史文化空间,汲取传统的养分,重续城市的人文思想烟火气,以文化资源的点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面,促进文旅商融合发展,拉动老街区的整体振兴。

诚然,要实现这个目标并非易事。一方面,这种重新构建必须能满足城市居民多样性文化消费以及文化与情感交流的需求;另一方面,目标必须依靠整合、发展、经营、运作文化资源才能得以实现。

何谓文化资源?广义而言,一切文化存在都可以被视为是文化资源。但文化存在要真正成为文化资源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即人们对其所隐含的文化价值与(或)经济价值的认知与认同,并确保通过创意化手段实现其文化价值与(或)经济价值。

文化资源既有一般资源的特点,又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首先,文化资源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因为人的认识水平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对资源的理解会因文化程度的变化而变化。

其次,文化资源一般都具有地域特征,即不同种族和人群对文化存在的价值认知具有差异性。

再次,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具有可交换性,且具有裂变效应。例如一种价值观、一种非遗技艺、一种人文思想等,在交换之前,交换双方分别拥有一种不同的观念、技巧或思想,通过交换,交换双方将分别获取两种观念、技巧和思想。

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资源的交换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是生产性而非单纯的消耗性。文化资源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化为文化资本,成为某种具有生产资料属性的存在。

近年来,宁波在利用其丰富多样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通过文化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把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企业和公民个人有机融合在一起,通過经济规律来定位各自的角色和进行角色的流动互置,达到激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的。

以市场机制配置文化资源,可以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多元供给。一方面,政府可通过委托、承包、招标采购、项目补贴等多种方式向具备资质的社会组织和专业团体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也可以与企业搭建公益性文化服务合作平台,让公众享受免费或优惠的公共文化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可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及其他鼓励政策,引导私营组织、社会组织和专业团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开发活动,丰富文化产品供给的内容和服务形式,满足公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宁波被誉为象征“海丝古港”的活化石城市,是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人文荟萃、人杰地灵,文脉源远流长,也是文化资源“富矿区”。将宁波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梳理,无疑是破解一座城市文化基因的重要方式,而这种解码,又反过来为我们下一步更好地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我们发展文化,特别是公共文化,不仅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究其根本,是为了以高水平的文化,引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笔者由城隍庙案例联想到海曙区近年来的公共文化建设,其依据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文化底蕴,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体系建设过程中,着重将“书香海曙”作为主要特色加以培育,在构建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具有价值引领作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放在首位。

当然,前面提到的还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文化资源与公共文化服务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并且能和谐地作为一个整体被充分认识和理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其中还包括了城市居民相互之间具有充分的社会包容性,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互利共勉关系,在文化资源观念上,使得文化多样性得以维持,又有敏锐的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意识等等。从城市领导决策层而言,则能接受并提倡文化的以人为本,而不是把文化当作某种面子工程,要能通过一系列政策,让文化资源转化为促进社会流动手段,而不是某种特权。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权利的公平促进社会机制调控,降低城市社会隔离,提升文化艺术的社会共享等。当城市的文化资源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中真正发挥出应有作用时,其会通过有效的社会、经济、文化机制,将人的发展状态协调在一个充满文化气质的发展系统之中。这一系统构成城市文化氛围(文化磁场)的总体,吸引并促动处于其间的所有活动主体迸发出文化动能,促进文脉传承、创意生成,并对本城市(地域)之外的文化通过积极互动,实现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更新。

(作者单位: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

责任编辑:杨 芝

猜你喜欢
城隍庙宁波资源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城隍庙是怎么来的?
逛镇江城隍庙街
一图读懂宁波
我给资源分分类
拖起明天的希望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城隍庙里红红的年味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