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蛆”考源

2020-02-08 12:45杨国华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理据引申为坏话

杨国华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

一、“嚼蛆”理据众说

“嚼蛆”活跃于西南官话、东北官话、北京官话、江淮官话、吴语和赣语等区域的市井民巷,常用作骂人胡说,瞎说。文献中最早用例见于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那吃敲才,怕不口里嚼蛆,那厮待数黑论黄,恶紫夺朱。”对于“嚼蛆”的理据来源,诸家或有措意,但意见不一。自清代以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谐音说

刘瑞明[1]411认为:“嚼蛆为胡说八道之义,‘蛆’为‘欺’的谐音。”随后他[2]163否定了自己的这一说法,认为“蛆”为“哜”的谐音。认为“蛆”为“哜”的谐音,大概是因为“嚼”和“哜”都是口的动作,意义相关,都有“噬、咬”的意思。此说所释不确,说“嚼蛆”是“嚼欺”或“嚼哜”的谐音,前提是语言中得先有“嚼欺”或“嚼哜”这两个词,笔者目力所限,未在文献中找到该二词。

(二)“番俗”说

刘玉凯[3]228-233认为来源于一种以口嚼米为曲的制酒工艺,因以口嚼曲,要反复嚼烂,是十分麻烦而令人厌烦的事,所以将人爱说闲话比喻为“嚼曲”。这种说法有远绍之嫌,想象多于实证,缺乏民俗文化观念的支撑。

(三)象形说

钱乃荣、黄晓彦[4]78-79,石云孙[5]247,费杰成[6]420等人或以蛆在被杀犯人的首级嘴角边蠕蠕而动来象形,或以蛆小而可恶来象形,或以麻雀嘴巴多而杂,且嚼蛆的形象与麻雀吃虫相似来解释。以上各种解释查无实据,有因词生事之嫌,与“嚼蛆”词源无关。

(四)引申说

大多数人从字面意思出发,由嚼蛆之臭而引申之胡说,瞎说。

清代扬州人林苏门《邗江三百吟》卷十“嚼大头蛆”[7]574条云:“蛆分大小。大头者,蛆之肥而大者也。见者趋而避之,谁其嚼之?一人信口而谈,甚至胡言乱语,如嚼大头蛆然。”

姜亮夫[8]246认为:“嚼蛆,昭人谓语多而无理智也,言其如嚼粪蛆之臭不可闻也。”

宋德胤[9]24这一詈词类型(人物下部型),也引申为吃了脏东西,如《红楼梦》第九回中李贵骂茗烟:“偏你这小狗肏的知道,有这些蛆嚼!”又如第五十七回中,紫娟劝说黛玉,黛玉啐道:“你说这几天还不乏,趁这会子不歇,还嚼什么蛆!”蛆是脏东西,说人讲话是嚼蛆,这便是责骂了。

于银如,李青松[10]144晋北方言口语中“嚼蛆”表面意思是“嘴里嚼蛆虫”,后常用来形容人嘴里说个不停,胡说,瞎说。

以上说法,似乎有道理,窃以为难以成立。其一,此说增字为训,且缺少文献证据。其二,对“嚼蛆”理据的解释应该联系“放蛆”“喷蛆”等同义词通盘考虑,不能孤立地讲通一个“嚼蛆”了事。套用此说无法合理解释“放蛆”“喷蛆”的理据。

二、“嚼蛆”之“嚼”有吐出义

要探寻“嚼蛆”之理据,必先了解其构词语素。我们先分析“嚼蛆”构词语素中的“蛆”,《汉语大词典》“蛆”条:“比喻废话或坏话。《魏书·甄琛传》:‘琛曾拜官,诸宾悉集,峦乃晚至。琛谓峦:“何处放蛆来,今晚始顾?”虽以言戏,峦变色衔忿。’”这表明早在六朝时期“蛆”就有此义。

“蛆”的这一词义是脱胎于借喻修辞方式造词产生的。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人们常常借助已知的事物和已有的语言形式,认知和命名新的事物,这种能力称其为隐喻。它能借助他类事物来实现理解和体验该类事物的目的。如果把这里的“他类事物”称作源域,而把“该类事物”称作目标域,隐喻的基本原理就是“将源域的结构部分地、单向地投射到目标域之上,是两个不同概念域或认知域间的映射[11]26-28。从而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并使陌生抽象的概念新颖、形象、生动。“蛆”的“蝇类的幼虫”,为思维的支点,即源域,“废话或坏话”为认知对象,是目标域。源域和目标域有一个共同点,即都给人不快之感,正是将“蝇类的幼虫”这种视觉上给人的不快之感投射到听觉上给人的不快之感,从而给“蛆”造出新的词义。

用蛆(屎)表示废话和坏话,在普通话和一些方言中仍在使用。许宝华、宫田一郎[12]1905:“吐屎,胡扯;乱说。闽语。广东揭阳[t‘ou213-53sai53-21]伊倒吐屎,你孬听伊。”林伦伦[13]30:“三杯酒落肚,伊就四散吐屎。”张茀等[14]102:“你莫吐屎,不会说嚜扪着。(你别乱说,不会讲话就闭着嘴)”又许宝华、宫田一郎[12]1905:“吐臭蛆,胡说八道。西南官话。四川成都[t‘u53‘ou213‘y55]不许你们吐臭蛆!”

英语中piss off义为撒尿,引申为扯淡之义,shit义为拉屎,引申为胡说,瞎说,这与汉语“嚼蛆”“放蛆”“喷蛆”“放屁”“喷粪”“吐屎”等词词义的发展过程基本一致,均是借用表示口中吐出的不洁之物或排泄行为作为詈辞喻体来宣泄自己的情感,由此看来,英汉在词义赖以引申的思想认识方面有共性之处,这可作为蛆有比喻废话或坏话义的旁证。

确定了蛆有比喻废话或坏话义后,我们再来综合考察“放蛆”“嚼蛆”“喷蛆”三个词,这三个词都具有胡说、瞎说之义,且结构相同,那么它们往往会有相同的语义组配关系。语义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印欧语之外的许多语言中都存在一个普遍规则,就是同场同模式,即处于同一语义场的义位,其演变模式常是相同的[15]285-289。“放蛆”“嚼蛆”“喷蛆”三个词语构成一个同义语义场,其义位演变模式是相同的。如果将胡说、瞎说这一义位作为“放蛆”“嚼蛆”“喷蛆”构成的同义语义场模式的终端,按照同场同模式的规则,这三个词一定有一个核心义素相同的义位作为这一演变模式的开端,我们认为开端为这几个词的字面意思,即放出或喷出废话或坏话。

“嚼蛆”何以表示放出或喷出废话或坏话呢?爬梳近代白话文献,我们发现,“嚼”还有吐出之义,这一意义在宋代已见使用。《三洞群仙録》卷十九:“(斑孟)又能含墨着口中,舒纸着前,嚼墨漱之,皆成字,竟纸各有意义。”这里的“嚼墨”多理解为把墨嚼碎,这样理解固然不错,但前提是墨是固体的。“墨”作为用于书写、绘画的黑色颜料,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到底是哪种形态?《说文·水部》:“漱,盪口也。从水,欶声。”即含水荡洗口腔的意思。由此可知“嚼墨漱之”漱的墨应是液体,因此把“嚼墨”理解为把墨嚼碎是不准确的,应该理解为吐出墨。又张孝祥《清平乐·梅》:“吹香嚼蕊。独立东风里。玉冻云娇天似水。羞杀夭桃秾李。”这里的“吹香嚼蕊”,李起敏、白岚玲[16]17理解为“梅花含蕊未开,香气四溢”。窃以为,这样理解是难以贯通的。梅花含蕊未开却香气四溢,不符合常识,香气是花的香气,花未开哪里来的花香。另外,夭桃秾李是指花开得艳丽的桃李,因此,与之相比并让其羞杀的只能是在严寒的环境里,仍然保持着一种独立、脱俗姿态的梅花。既然梅花是开放的,那么“吹香嚼蕊”应该理解为吐出花蕊散发香气。又唐士耻《灵巖集》卷八:“琳琅清彻语希夷,嚼玉吐琼声不移。”“嚼玉吐琼”为同义连文,玉与琼义同,嚼与吐义也应该相同才是。

三、“嚼”的吐出义由何而来

“嚼”的吐出义由何而来?我们认为“嚼”的这一意义来自“咀嚼、嚼食”义的引申。

因嚼的对象的苦、甘有别,引申出两义,除前文的吐出义,还有含食、吞食义。晋陈寿《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十二:“姬衰道缺,霸者翼扶,嬴氏惨虐,吞嚼八区,于是从横云起,狙诈如星。”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二十六:“观其饮啄飞沈,使人怜悼,况可甘心扑搋,加复恣意吞嚼。”

汉语中表食物在口中含义的词有同时引申出含食、吞食义和吐出义的现象,正是这种苦则吐,甘则茹经验认识在词义演变中发挥作用的结果。亦可为“嚼”有吐出义的旁证。

“含”本指东西放在口里,不咽不吐。《释名释饮食》:“含,合也,合口亭之也。”将食物含在口里是尝味的先决条件,味甘的食物则含,味苦的食物则吐。因而引申出含食、吞食义,《淮南子·时则训》:“羞以含桃。”高诱注:“含桃,莺所含食,故言含桃。”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使战守之人,日夜豺虎,竞为含噬。”元谢枋得《上丞相留忠斋书》:“四皓虽不事汉,茹商山之芝,亦当知高帝之恩,况羹藜含粝于大元之土地乎?”明张居正《答松谷陈相公书》:“不肖自罹大故,求归未得,含荼茹毒,蒙垢忍辱,须发皤然,已具足老状矣。”清李枢《〈精忠传弹词〉序》:“太夫人舍生不遂,乃奉君姑并携六月孤儿,伴榇回浙,赁居于海宁桐木村旧戚马氏之见远山楼。自此含冰茹蘗之中,惟曲尽其事长抚雏之责矣。同时引申出吐出义。”《文选·张衡〈西京赋〉》:“含利颬颬,化为仙车。”薛综注:“含利,兽名。性吐金,故曰含利。”利即金,含利即吐金,故含为吐出之义①。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汉光武中平中,有物处于江水,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含沙射人”即为吐出沙子喷射在人身上之义。唐陈子昂《送客》诗:“白苹已堪把,绿芷复含荣。”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石缝里长着些小花,正在含苞。”

“啐”有物在口中品尝之义,《广雅·释诂三》:“啐,尝也。”《礼记·杂记下》:“主人之酢也,哜之,衆宾兄弟则皆啐之。”郑玄注:“哜、啐,皆甞也。哜,至齿;啐,入口。”引申为吞食、啗饮义,《广韵·夬韵》:“啐,啗也。”宋洪迈《夷坚支志》乙卷一:“一日,会食堂上,恍恍间见一少女,顔貌光丽,从外入,径造其前,举手掩食器,欲啐嚼而莫能,二亲疑焉,问其故,托以他事。”宋程遇孙《成都文类》卷四十二:“太古之时,六经之道禁于天地混茫间,天下之人不知所以养身之具,乃相与汚尊而抔饮,茹毛而啐血,爼豆之事阙而不讲,君臣上下、賔师朋友之间无以相接。”明田汝成《炎徼紀聞》卷四:“若丸以七跃口食已,必涤臄刷齿以为洁,作酒盎而不缩,以芦管啐饮之。”又引申为吐出之义,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十八:“被人做一万个鬼脸,啐干了一千担吐沫,也不为过,那个信他?”明罗懋登《西洋记》卷十:“站起来照面啐上他一口吐沫,喝一声:‘唗,你这大胆的泼贱奴,敢胡言乱道如此!鸟兽与我不同群,你快杀我,你不杀我,我便杀你。’”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话没说完,被贾母照脸啐了一口唾沫,骂道:‘烂了舌头的混胀老婆,怎么见得不中用了?你愿意他死了,有什么好处?’”

“啖”“啗”为一对异体字,亦有物在口中咀嚼、嚼食义。《说文·口部》:“啖,噍啖也。从口,炎声。一曰噉。”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三:“授啖,又作噉,同。达滥、达敢二反。《广疋》(按:当为《广雅》):‘啖,食也。’《说文》:‘啖,噍也。’”《集韵》:“诳也,噍也。”清毛奇龄《古今通韵》卷八:“啖,噍也,饵之也。”(按:噍为嚼的或体)《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仲尼先饭黍而后啗桃,左右皆揜口而笑。”唐薛用弱《集异记·韦知微》:“猕猴于是腾跃踊骇,化为虎焉。扃闭不及,兵仗靡加,知微阖门皆为啗噬,孑遗无有矣。”唐韩愈《晚秋郾城夜会联句》:“凶徒更蹈藉,逆族相啖嚼。”引申为“含食、吞食”。司马光《类篇》卷四十四部:“啖啗噉嚪,杜览切,《说文》:‘噍,啖也。’或作啗噉嚪。啖又徒滥切,诳也。啗噉嚪又徒滥切,食也。啗又户黤切,物在口中也。”“食也”和“物在口中”放在一起理解即是含食的意思。唐李白《古风》之一:“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宋何薳《春渚纪闻·雀鳅蛇蟹之异》:“(吕五)每以一大斛,置鳅满中,投以盐醯,听其咀啖至困,然后始加刀炙。”又引申为“吐出”。“啖”“啗”的吐出义虽古训所无,但汉语方言中的用例可以相印证。陕西绥德方言谓狗吐出舌头为狗啖舌,如狗啖舌的时候人也热得受不了。又许宝华、宫田一郎[12]5432:“啖,反胃;吐出。晋语。陕西绥德[t’]娃娃啖奶∣噙在口里的饭又啖出来。”

四、结论

综上所述,“嚼”有吐出之义,“嚼蛆”即为吐出废话和坏话之义,后引申指胡说,瞎说。“嚼”有吐出之义后因词语的兴衰更替,表示吐出义的“嚼”使用频率降低,最终被其他词替换,从而断裂了词与词义的联系。人们不知“嚼”有吐出义,便对“嚼蛆”的理据作出了各种的解释。

注释:

① 《周易正义》引南北朝时期易学家周弘正对“元亨利贞”的解释:“若以五行言之,元,木也;亨,火也;利,金也;贞,水也;土则资四事,故不言之。”利和金相互指代。

猜你喜欢
理据引申为坏话
兔死狗烹
从理据出发展开高品质评价——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走进文言文深处
别说土豚坏话
神奇汉字
关于某些书商的坏话
英语中爱情隐喻及其认知理据分析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的理据信息
全译繁化机制的内涵、理据与类型
谁在背后说你坏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