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2020-02-08 08:45韩凤英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0年5期
关键词:分析对策林业有害生物

韩凤英

摘要:林业有害生物是威胁林木健康生长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及不科学的防治,破坏森林系统中生物多样性,造成生态环境恶化。随着对外开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物流和交通的发达,为危险的有害生物的扩散提供了条件,林业病虫害的防控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本文阐述了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以及综合防治、绿色防治措施。分析了林业生态建设中森林病虫害绿色防治的重要性,为提高森林生态环境建设质量,为建设绿色家园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森林生态环境;林业有害生物;科学防治;分析对策

随着国家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人工林面积逐年加大,森林覆盖率呈現逐年升高趋势。但是在人工造林之前,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营造了大面积的纯林,整个林分结构抵抗灾害的能力较差,再加上苗木选择不当,生长能力较差,很容易加重病虫害的传播流行。某些病虫害在林间一旦发生,将会以较快的速度传播到整个林地,从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和损失。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有针对性的科学防治,控制病虫害的传播蔓延,维护林业生态系统安全。

1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水土资源,防止国土沙漠化、荒漠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整个森林生态系统也是维护整个国家生态平衡的重要系统之一,也是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相关部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森林病虫害的科学防治,保证整个林业生态系统的安全,促进林业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安全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林业生态系统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使得我国的林业资源进一步恢复。并对森林病虫害构建了完善的防治系统,对保证林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原因及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自然因素

从总体情况来看,世界的生态环境呈现逐渐恶化的态势,严寒、酷暑、干旱、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频发[1]。各种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使得林木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为林业有害生物的繁殖、生长、传播提供了条件,林业病虫害的发生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很多已有的林业病虫害在不断地进行着繁殖和进化;一些外来森林病虫害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甚至在恶劣的生态条件下仍然能够生存、生长、发育,更快地适应了外界环境的变化,生存能力和抵抗能力不断增强,使外来林业有害生物不断加重传播,给林业病虫害防治及森林生态环境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2.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造成林业病虫害发生流行的一个主要因素。很多地方对森林的生态环境保护功能认知不到位,对森林资源的利用情况不合理,以至于在城市化进程或者城乡拓展发展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森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使得整个林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林间的各种有益的鸟类和昆虫数量迅速下降,使有害生物失去了天敌的制约,大量繁殖生长,造成了林业病虫害的大量繁殖和生长。另外,在人工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不能够做到科学选择林木品种,不能够做到适地适树,选择的林木品种不适应本地区的生态环境,种植之后生长发育较为缓慢,抵抗能力较差,很容易遭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另外,在林木种苗调运过程中没有执行严格的检疫检验,使得带有病虫害而没有检出的种苗进入到造林地造林,这些林业病虫害会在新造林地大量繁殖生长,从而引发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在一个林区传播流行的现象,给整个林业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很多地区在进行人工造林工作之前,没有进行有效的调查分析,不能够掌握造林地的实际生产条件,制定的造林规划缺乏合理性,造林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造成林木种植之后成活率较低。再加上林木品种搭配不合理,营造了大面积的单一品种林。单一品种林的林分抵抗能力本身较弱,加上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很容易给多种林业病虫害的传播流行提供条件。

2.3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临的问题

目前相关部门对森林病虫害科学防治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对多种病虫害防治有了比较全面的认知和了解,但在工作开展中,由于受到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面临着不少问题,直接影响到防治效率和防治质量,使得森林生态系统改善缓慢。一是政府部门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小。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购买先进的防治设施,加强整个防治体系建设,同时还应该有人力资源配置,上述种种工作均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由于资金投入力度小、投入不到位,造成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力度不够,防治效果不好。二是防治技术落后,一直沿用传统的化学农药防治手段。由于化学农药毒性较大,使得林间的有害生物和有益生物都被杀死。而林间的很多有害生物的抗药性逐渐变强,存活下来的有害生物在没有天敌的制约之下会快速繁殖生长,反而导致林业病虫害反复流行,反复传播,造成严重危害,对整个林业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三是没有完善的森林病虫害预防机制。由于森林病虫害预防机制不完善,不能够预先掌握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动向,因此无法采取预防措施,只能忙于事后应付,使得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3 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对策

3.1 要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科学防治的重视程度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森林病虫害发生蔓延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各级政府只有提高重视程度,才能够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危害。也只有提高政府的重视程度,才能够保证林业病虫害科学防治的资金投入。相关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对技术人员应该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向广大的护林人员、管理人员充分讲解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病虫害防治的关系,整个森林系统的生态安全对经济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而进一步加大科学防治的工作力度。另外通对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提高对森林病虫害联合防治的认知程度,以确保各部门联防联治的防控工作稳定高效地推进和广泛有效地开展。

3.2 构建完善的森林病虫害预警系统

做好预测预报工作是防范林业有害生物扩散蔓延,提高防治效率的基础。通过信息技术和科学设备有效预警监测能够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减少防治用药量。要充分做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的调查,掌握病虫害的具体发生时间,以及发生周期、发生动态、发生范围,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信息化预警系统,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避免其快速传播蔓延,降低生态经济损失。通过应用自动化智能设备能够提高预警机制的预警能力,或使得预警机制更加完善。在林地通过无人机检测或架设相应的监控设备,能够对整个林地进行动态化的監控,一旦发现林间出现异常情况之后,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排查。

3.3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绿色新型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

要加强新型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来保证林业生态安全。一是重视防治新技术的引进来提高防治效益和生态效益。二是加强先进林业病虫害防治机械设备的推广应用,通过应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大大减少用药量,提高林业病虫害的防控效率。三是保护利用天敌,通过利用某些病虫害的天敌来抑制病虫害,保护这些天敌生存的生物链不仅可以维持整个林业生态系统的平衡,还能够增强整个林业系统的抵抗能力,保证整个系统生态完整。四是在林业病虫害防控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所造成的危害。很多林农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一味地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多种类,大量地使用农药,使得林间的有害生物天敌大量消失,害虫失去了天敌的制约,同时使得残存的病虫大量繁殖造成病虫害爆发。长时间使用同一种农药,使得病虫害的耐药性显著增强,药物防控效果越来越差,应该加强合理用药,强化使用绿色药剂进行防治。

4 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和人民对森林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切实提高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强化森林资源的科学保护利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等因子,以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为出发点,分析引起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强化林业病虫害的有效监测和科学治理,加强绿色防治,推进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构筑绿色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 张胜华,张斌辉. 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山西农经,2019(8):91.

猜你喜欢
分析对策林业有害生物
试析汽轮机组油系统常见故障分析及对策
民乐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与现状分析
临沂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柜员的思想状态分析与对策
幼儿教育活动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河南省淮阳县中学生体育课课堂现状与分析对策
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创业状况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