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探析

2020-02-08 16:22李勇
今日消防 2020年12期
关键词:消防隐患防火监督高层建筑

李勇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建设与发展速度进一步提高,而不断提升的建筑水平也让人们拥有更好的居住环境,但是各种安全隐患却不容忽视,尤其是消防隐患务必要加以考虑。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就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其不仅会造成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更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分析高层建筑消防隐患的基础上探讨高层建筑防火监督的有效措施显得至关重要,希望可以满足高层建筑的整体消防要求。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隐患;防火监督

从高层建筑特性来分析,消防监督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直接受到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度的影响。目前,高层建筑难免存在消防隐患,这就导致消防监督工作难以落实。所以,仔细分析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并做好防火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1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分析

相比低矮建筑,高层建筑的人员集中度较高,并且诸多高层建筑都是使用商住两用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拓展建筑功能会有大量机器设备融入其中,从一定程度上提升火灾发生概率。再加上高层建筑对自然条件相对敏感,所以其本身出现火灾的概率更高。因此,仔细分析高层建筑消防存在的安全隐患是重要任务。

1.1火势蔓延速度快

随着人们对居住与工作场所环境追求的不断提高,建筑内部的装潢变得越来越复杂,倾向于使用多样化的装修材料,一旦发生火灾,会导致火势急速蔓延。但是因为人们在装潢之中所使用的材料的防火性以及可燃性存在差异,并且大部分住户会选择改造室内线路,导致一旦起火,火势蔓延速度加快,增大扑灭难度。除了这些情况,因为室内空间相对狭小,能提供给人们的安全躲藏空间较少,加上无法保证其空气流通,往往会引发窒息的现象。为了避免高层建筑起火,避免对人身财产安全埋下隐患,就需要增强防火意识,合理规避这类现象的出现[1]。

1.2扑救工作困难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之后,因为其高度会导致扑救工作难度的增加,而周边的附属设施也会加大消防人员的扑救难度。并且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产生连锁反应,造成消防人员难以快速到达现场,救火工具也无法靠近,严重影响高层建筑火灾正常扑救工作的开展。

1.3人员逃生难度大

高层建筑中高层房屋距离地面较远,一旦建筑内部发生火灾,就会增大高层居民的逃生难度,并且大部分建筑的逃生通道与方案都相对简单。目前,就国内高层建筑内部结构来看,逃生路程长是最为普遍的特点,一旦火灾发生之后,面临的危險也是多种多样。除此以外,因为高层建筑人流量较大,其逃生难度无法与建筑内部人口密度成正比,也会影响人们的逃生速度。同时,因为火灾发生的时候人们必定会存在恐惧心里,再加上短时间内会在建筑内部出现有毒气体,造成人们的呼吸困难,逐渐减少人们的逃生空间,这样的问题也会增大人员的逃生难度[2]。

2 高层建筑防火监督的有效策略

针对高层建筑防护监督的有效实施,需要完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合理优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楼层内应该设置防火避难所、注重日常消防监督管理、合理引入新型防火技术和设备,这样才能满足高层建筑防火监督的要求,为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性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

2.1完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促进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帮助监督部门提升责任感,落实消防意识,最终提升监管效果。第一,在实际的工作中,首先需要明确消防领导部门的责任,保证消防安全,再配合完善安全责任体系的建立,最终提高高层建筑的消防质量。以此为基础,在实际的工作中就可以针对性地做好消防处理工作,并且对工作积极认真、执行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要给予鼓励,这样才能使其在提升责任意识的基础上提高监督水平。第二,落实各项监督与管理工作,即在实际工作中不定期开展检测工作,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督,针对各项建筑是否满足消防安全进行检查,同时做好消防安全方面的考核,提升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如果表现良好可以给予相应的表扬;但是对消防意识较差的人要给予惩罚,可以将其工资福利待遇与消防安全意识挂钩,不断提高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2.2合理优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与建设环节,需要实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优化,以此来提高高层建筑的防火监督能力。高层建筑内部结构设计,在考虑使用需求的同时还需要满足防火救援的需求。通过高层建筑布局的合理规划,在内部空间中,做好排烟通道的设计,并且直接连接到总排烟管道,确保在火灾发生的时候能够快速的排除浓烟。在高层建筑结构之中的人员疏散通道设计上要考虑使用过程中的实际人流量和对应的空间距离,尽可能在建筑中间部位上设置人员的疏散通道,以便高层建筑之中每一个区域空间的人员都可以快速的撤离。在高层建筑设置火灾报警装置的时候,需要对报警时间和人员逃生时间进行综合的考虑,尽量选择并联装置,增加报警装置的数量。火灾报警装置还需要接近高层建筑的使用区域,这样才方便建筑内部人员及时发出火灾报警,给予逃生人员和火灾救援人员更多的时间。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还需要做好专门的蓄水池设计,保持建筑内部拥有足够的火灾救援与消防控制的需水量,这样才能及时进行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在高层建筑的装修设计方面则要利用可燃点更高的材料,并且要求材料无毒无害,尤其是对防火性能较高的材料使用,能在火灾发生时形成有效控制有害浓烟量的空间,为人们提供躲避空间,同时减小火势蔓延的速度[3]。

2.3楼层内应该设置防火避难所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越往上层的建筑发生火灾后救援的难度就越大。所以,在高层建筑之中就应该考虑到安全避难所的设置,应该将避难所设置在防烟分区的附近。另外,避难所应该避免超过15层,这样才可以确保消防云梯能在第一时间就到达火灾现场。对高层建筑防火避难所的设置见图1所示。

2.4注重日常消防监督管理

在开展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工作的过程中要落实日常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在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责任上,需要明确其消防监督责任,提升其执行效果。高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中,应该实现综合化的消防管理体系监管。作为物业管理单位,也需要定期的检查与维护高层建筑内的消防设施以及供水管道等,并且及时更新消防栓,保持自动感应喷洒装置良好的电子感应,合理设置烟雾浓度报警设施参数,这样才能够降低火灾的发生率,并且也可以减少人员方面的伤亡。另外,在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安装中,也要求消防监督管理人员能够现场进行监督安装,能够细致的核对消防设施与器材的数量、型号、质量合格标志等,在核算准确无误之后,才能够进行后续的安装施工。在施工中也应该做好针对性的监督工作,确保消防设施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同时执行安装流程,这样才可以提升高层建筑的消防保障能力[4]。

2.5合理引入新型防火技术和设备

在传统模式下,室内防火是以消防栓器材为主体的,因为消防栓本身的灵活性较强,可以较有效地控制火势较小范围的火灾。但是在高层建筑的持续发展下,消防栓与现代防火的需求相去甚远。在高层建筑中,为了提升消防救援能力,就要考虑对新型防火技术与设备的使用,能够为高层建筑内部人员的疏散提供更多时间。针对新型防火技术与设备的使用,应该拥有更大的喷水量,并且还具有智能化的着火点检测,实现高层建筑消防水平的提高。目前,自动感应喷洒技术是使用相对广泛的新型防火技术与设备。在高层建筑内部,每一层顶部都要安装自动感应喷洒设备,实现防火监督的全面覆盖。对于自动感应喷洒消防设备还应需要考虑科学合理地使用自动感应元件。可以做好烟雾感应标准的设置工作,一旦自动感应喷洒设备的感应探头感应到高层建筑内部环境的烟雾浓度超出了预警标准,就会第一时间启动火灾报警器,并且使消防喷洒装置启动,针对着火点进行洒水处理。通过新型防火技术和设备的使用,可以让消防控制与火灾预警真正合二为一,进而在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工作中实现建筑内部火灾的防控技术与设备的合理运用,提升消防成效,为疏散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这才是现代高层建筑防火的主要趋势[5]。

3 结语

考虑到现阶段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具有多样性特点,而这部分安全隐患会对建筑工程的安全与人身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所以相关单位及人员要掌握出现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在实践中积极改革和创新,强调对消防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治,从而为高层建筑的安全稳定使用奠定基础,为城市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贤磊.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分析与防火监督工作思考[J].河南建材,2018(02):272-273.

[2] 王武.簡析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要点[J].消防界(电子版),2018(04):89,91.

[3] 徐俊.对现代都市高层建筑的防火监督及隐患的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8(03):72-73.

[4] 周庆.简析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及防火监督策略[J].消防界(电子版),2018(03):86,88.

[5] 孙鹏.论高层建筑的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J].消防界(电子版),2018(03):104,106.

猜你喜欢
消防隐患防火监督高层建筑
浅谈公共娱乐场所的消防防火
浅析如何做好高层建筑消防隐患与防火监督工作
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隐患以及消防对策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思路及具体策略研究论述
浅谈常见消防设备隐患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