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2020-02-10 06:38李泉影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1期
关键词:营运能力优化对策

李泉影

[摘    要] 随着生物技术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日益明朗,生物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受到最近几年来经济周期性波动以及相关政策实行等因素的影响,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对于九强生物营运上的不足,本文提出了4个优化对策,希望能改变现状。

[关键词] 公司;营运能力;优化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01. 001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01- 0004- 02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生物技术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新兴产品越来越多,对于生物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生物市场的竞争因日益艰难的生存环境而加剧。在一家企业正常周转的过程中,企业对资产合理运用赚取利润的能力叫作企业的营运能力。本文将以九强生物为例,对九强生物的经营风险从多个点进行阐述。同时对九强生物建立客观合理的营运能力方面的评价指标,促进企业寻找与其他同类企业的差距,促进企业对其所有资产控制力度的加深从而提升管理的效率,帮助企业获得稳健发展。

2      营运能力相关理论

在一家企业正常周转的过程中,从企业贡献生产力的微观层次看,企业对资产合理运用赚取利润的能力叫做企业的营运能力。包括人力以及财务资源、生产资料资源、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等多种资源,以环境约束与价值增值为企业目标,通过重组各项配置与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能够推动企业正常运行的物质能量。就广义来说,构成企业的要素能够带来的最大作用就是营运能力;而从狭义来看,营运能力则是指该企业对于其所有资产的营运效率,但是不包括对人力资源的直接使用。其所包括的部门有:销售部、市场部和售后服务部等。

3      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3.1   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作为迅速发展的中国体外诊断产品与服务供应商,九强生物正式成立于2001年,是以自主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生物产品为主要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开发的系列产品与国际同步。它是以体外诊断产品(“金斯尔”品牌)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要经营业务的高新技术类型企业,并且拥有与国际主流同步的一系列优质产品。2014年,九强生物终于在创业板上成功上市,股票代码为300406。

3.2   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的现状

九强生物资产的构成在这四年大致呈降低趋势。2016年营业收入相比于上年度上涨17.87%,其中应收账款与日俱增,营业收入却没有跟上步伐。看行业均值可以发现应收账款天数远高于行业均值。存货周转率先下降后有轻微的增长,存货越来越多,导致存货周转率随着年限逐渐下降。从周转率的下降看出存货周转天数的增加,这对于生物方面的公司情况不容乐观。行业存货的周转天数近几年都是少于九强生物,存货周转率也是一直处于低于行业均值的状态。说明该企业的存货变现能力差,产品滞销,原材料多,销售情况不好。

九强生物流动资产周转率随年限增长而下降,营业收入变化较缓,而这时流动资产的变化却较为明显,几乎翻了三倍。表明九强生物的营运水平较差,经营管理水平也较差;就行业均值来看,自2014年开始流动资产周转率不到行业平均值的一半,2015年更是低至三分之一,同时流动资金周转速度较慢,在流动资产方面所占用的资金也较多,造成资金浪费。

从数据总体来分析,固定资产周转率这四年来的走势是先增加后骤减,营业收入上涨相对缓慢,相对来看资产总额就上涨较快。2015年,固定资产周转率达到四年来最高值8.55%,原因主要是试剂仪器销售情况好转以及新增雅培技术许可转让带来的收入。对于生物技术行业来说,固定资产大部分更新换代速度慢。固定资产周转率一直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这影响了九强生物的获利能力,直接反映了对资产的利用程度较差。

2013年总资产周转率大幅度下降,后暂时趋于稳定。营业收入大体来看呈缓步上涨,但是仍然比不上资产总额的上涨速度。对总资产周转率来说,2016年甚至跌到了2013年的一半。对比行业均值,2013年的情況很乐观,达到了0.91%甚至高于行业平均0.67%大约三分之一,但从2014年开始大程度下滑了,且连续三年低于行业均值。从2016年与2013年相比较来看,九强生物总资产周转率下跌,表明九强生物的经营效率明显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也降低,最终影响到营运能力。

4      九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

结合前面数据九强生物应收账款的质量在下降,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也仍然是处于偏低的地位。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遭受货物卖方拖欠货款,并且经历的逾期天数长于往年。但是九强生物却对这种拖欠的货款不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任由其发展,导致应收账款越积累越多。在产成品存货增多的同时,把存货销售出去的能力却变差,说明九强生物销售能力处于弱势,造成存货周转天数上升。

同时流动资产占用的资金较多,闲置的现金不能发挥本来具有的作用,为九强生物带来利益。因此使现金利用率低,降低了九强生物的营运水平。

九强生物的一部分产业规模太大,因此造成一部分设备闲置,引起资产的浪费;另一部分却因为规模过于小导致生产能力弱,不能形成规模的效益。对于固定资产部分的投资不得当,对投资框架的安排也不合理。

5      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的优化对策

5.1   严格规范应收账款制度,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

5.1.1   调查客户资信度等级,严格遵循信用制度

九强生物應加强对交易对象的信用风险担保的管控,打造企业间的信用体系。对客户进行信用评定,采取信用等级的分类。交易进行之前,应根据不同客户划分各自的等级,以此来确定不同的信用额度,但可以在实际交易执行中活跃地紧随客户的信用实时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该企业的信用额度。

5.1.2   调整公司催收账款制度,加速应收账款周转速度

从销售回款过程中的各种背景和具体要求分析出发,将催收的对象划分信用等级。采取应收账款针对性预防措施,对可能发生破产甚至关闭的客户,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保护他们的债权;对于已经破产的客户,及时获取相关法律文件,为后续核查做好准备;对长期搁置,实际上很难收回的逾期货款,或者由于另外的缘由引起的虚拟清单,先确定双方责任,通过相关部门批准核实进行核销、纠正,但不能使其长时间处于挂账状态。

5.2   加强存货管理,提高存货周转速度

5.2.1   丰富公司产品的规格,满足客户需求

九强生物通过扩大对新型产品研发的投资、稳固和壮大注册团队,积极与主管部门沟通产品开发和注册过程,使公司能够不断生产迎合消费者需要,通过了解有关注册政策趋势与提高和主管部门的协调性来升高注册的效率。同时明确使用九强生物不同类型产品的用户真正需要,不断更新自己,制造出适应更多需求的产品。

5.2.2   创新存货营销模式,提高存货周转率

使用创新型的营销模式,关注关系型的营销。九强生物以往的交易营销常常只有少量的、甚至口头的承诺,但新型的关系营销却具有以往模式所不具有的充分的承诺,同时拓展了营销的视野,九强生物应建立专门的客户关系管理组织,组织企业的业务人员,在营销组织中建立营销网络。在合理的标准下保持库存,提高库存清理能力和营运能力。

5.2.3   拓展销售渠道,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拓宽网络销售渠道,完善生产与产出关系,提高效率,同时在自身核心优势的基础上,重建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规制。通过构建创新的网络营销渠道,对直销业务模式的中间渠道进行有效压缩。同时,由交易对象的角度出发,随时调整营销策略布局,促进消费需求,协调推广活动,使产品顺利流向终端。

5.3   优化流动资产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率

5.3.1   资金适度分配,理智进行投资

九强生物流动资产利用效率逐年降低,流动资产耗用较多资金,造成资金浪费。因此,应建立投资决策和投资结果相关的契约关系,建立决策者业绩评价激励制度,以这种制度考评的决策结果作为各岗位层次管理人员考评的硬性指标,通过减少机会成本、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九强生物流动资产的投资效益。

5.3.2   合理调度资金,调整直接材料投入

有计划地调度流动资金,每笔款项用前先仔细计划,再进行策划分配。在实际工作中,仔细分析引起材料消耗的原因,及时发现处理,并采取适当的管控。注意对材料的采购成本的降低,控制材料购入价格节约直接材料投入的一个重要渠道。

5.4   转变管理观念,对固定资产进行合理安排

5.4.1   合理整合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九强生物的生物技术性质决定大部分固定资产更新换代速度慢,并不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在这方面,要做好岗位分工的调控。对外采购以及自行建设固定资产时,应遵循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从源头上消除固定资产的损失,达到账目卡实物相符。

5.4.2   提高固定资产质量,盘活存量资产

九强生物技术行业更新换代速度慢的公司性质导致固定资产不能物尽其用,应建立专项固定资产的处置、报废方面的管控机制,采用各种形式盘活暂时不用的闲置资产:相对老旧的资产,可通过拍卖等方式盘活;对于资源分散或重复,暂时无法形成规模效益的地区,可以重组为规模经营。同时可以通过出售、转让、资产互换、债务重组、承包和租赁以及破产拍卖的全部和部分。

6      结    论

本文提出了4个优化对策,希望能改变现状。九强生物应逐步加强对信用风险担保的管理,对九强生物应收账款采取针对性预防以及催收措施。拓宽网络销售渠道,完善生产与产出关系,丰富公司产品的规格。要使用创新型的营销模式,注重与交易对象的关系营销。合理调度研发人员的劳动成本,调控分配好各岗位的人员。确定固定资产的债务人拥有的权利和义务。要合理调控闲置的机器设备,组织企业的业务人员,使各方紧密合作。

主要参考文献

[1]韩子毅.企业的营运能力与绩效指标分析[J].全国商情,2016(26):32.

[2]李荣鑫,王淑梅.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存在的局限性及优化对策[J].商业会计,2016(23):70.

[3]宋璐.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以海尔集团为例[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6(24):11.

[4]王欣.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营运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3):18.

[5]柴荣华.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1):160

[6]张东.上海大众营运能力分析[J].知识经济,2017(4):96.

[7]吕新,王艳芹.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运能力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3

猜你喜欢
营运能力优化对策
浅析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战略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风险控制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问题简析
ERP实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分析
财务报表案例分析实证研究
试论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