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挥杆过程中髋部动作的技术分析

2020-02-12 02:38李晓峰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挥杆髋部高尔夫

李晓峰

(江汉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56)

1、高尔夫挥杆技术动作

完整的高尔夫挥杆过程主要包括:准备姿势、引杆、上杆、顶点位置、下杆、释放、击球、前挥、送杆、收杆这十个步骤。在挥杆时球手需要保持自身挥杆结构,维持身体的动态平衡的同时让球杆在既定平面上运动完成挥杆,下杆时身体的运动时序为髋部、肩部、手臂、手,使球手在击球时将身体的能量最大地释放出来将球击打出去,这样打出去的球不仅距离远而且精准。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研究对象及参考对象

(1)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10名江汉大学高尔夫专业选手作为实验受试对象,右手球员,球龄超过2年且技术动作稳定。

(2)参考对象。

罗里·麦克罗伊,现役高尔夫职业选手,年龄30岁,现世界排名第二,联邦快递杯积分第一;自2007年转入职业至今共取得美巡赛冠军18个,联邦快递杯总冠军2个。以下是本赛季截至2019年11月4日为止在美巡赛中的各项数据及排名(以下数据摘自美巡官网)。

表1 麦克罗伊2019年美巡赛技术数据排名表

2.2、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

(2)影像分析法。

影像分析法就是利用录像设备,拍摄研究对象的挥杆动作,并利用手机软件——高视高尔夫,对挥杆视频按时段进行剪切、截取图片资料。

(3)数据分析。

使用FlightsScope雷达探测仪记录10名受试者30次击球的距离、方向等数据,再使用Excel工作表对视频数据和击球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3、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通过录像设备记录挥杆动作,并用专业软件对挥杆动作进行测定与分析。视频选取球手全挥杆过程中,准备姿势时、上杆时杆身与地面平行、上杆时前侧手臂与地面平行、上杆时顶点位置、下杆时前侧手臂与地面平行、下杆时杆身与地面平行、击球瞬间、前挥位置7个不同时刻髋部的运动形态;并通过高视高尔夫视频剪辑分析的方法可以测量出每位受试对象在全挥杆过程中每个时刻髋部标记位置的移动距离,按比例计算出挥杆过程中个时刻髋部的旋转角度,与职业选手挥杆技术数据对比,找出其挥杆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3、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髋部动作在高尔夫全挥杆过程中的运动变化,通过收集的数据绘制出曲线图,分析每个人在挥杆过程中髋部旋转角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找出其髋部旋转特征及问题。

3.1、高尔夫专业学生1号木挥杆时髋部旋转角度变化特征分析

图1 高尔夫球手1号木挥杆过程中髋部旋转角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观察图1、图2得出:

(1)通过图1看出,10名受试者在上杆顶点的位置时髋部旋转角度的数值在10-40之间,其中2号、4号、7号受试者髋部转动角度低于20°说明其挥杆过程身体核心部位参与较少;

图2 受试者1号木平均击球距离

(2)通过图1,观察10名受试者下杆到击球瞬间时髋部旋转角度在40°-110°之间跨度较大,其中有6名受试者击球瞬间髋部旋转角超过了60°,4名受试者击球瞬间髋部旋转角在40°-60°之间,从而看出10名受试者下杆过程中髋部的旋转角度远远大于上杆;

(3)通过图1,从每条曲线的走势来看,球手在上杆阶段所用的时间更长,下杆阶段所用的时间更短;

(4)结合图1、图2发现10名球员上下杆髋部角度差与击球距离不成正比,根据运动人体力学原理,上下杆髋部旋转角度差越大,身体肌肉的拉伸度越强,身体蓄力越强,释放的力量就越大击球距离越远。从图1中看,上杆时:9号球员的髋部转动角度最大为40°,7号球员的髋部转动角度最小为6.6°;击球瞬间时:9号球员和7号球员的髋部转动角度都为83°。由此算出上下杆角度差:9号球员为123°大于7号球员89.6°;观察图2中9号球员的1号木击球平均距离为204码,7号球员的1号木击球平均距离为211码,9号球员的击球距离小于7号球员,没有呈正相关。

3.2、麦克罗伊1号木挥杆时髋部旋转角度变化特征分析

从美巡官网上收集麦克罗伊最新1号木挥杆视频及相关数据,才用本文中的研究方法绘制出髋部旋转角度变化曲线图 (图2)。

图3 麦克罗伊1号木挥杆髋部旋转角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从上图3可看出:

(1)麦克罗伊在上杆至顶点位置时,髋部旋转角度为37°(小于40°),此时身体核心部位得到了充分的扭曲拉伸;

(2)下杆至击球瞬间时,髋部旋转角度为37°左右,与上杆时基本一致,由此可看出麦克罗伊挥杆时身体内外协同度较高,核心部位力量发挥充分,挥杆结构保持完整;

(3)上杆时间与下杆时间接近1:1,角度对称、稳定性高;

(4)上下杆髋部转动角度差小于80,1号木平均击球距离313.2 码(图 1)。

4、结论

4.1、结论

通过对10名高尔夫专业学生1号木击球时髋部旋转角度分析以及与高尔夫著名职业选手麦克罗伊1号木击球髋部旋转角度数据对比发现以下问题:

第一,高尔夫专业学生上杆时髋部的旋转角度偏小,身体核心部位参与挥杆较少,以至于大多数学生在挥杆中主要依靠肩膀、手臂等上肢来完成发力,击球距离偏短;

第二,与职业选手相比,高尔夫专业学生下杆时髋部旋转角度过大与上杆相比严重失调,从而导致挥杆结构混乱,挥杆中身体力量传递不顺畅,甚至导致运动损伤;

第三,高尔夫专业学生上、下杆时间差别较大,挥杆缺乏节奏,下杆急于发力导致挥杆结构无法维持,从而使挥杆力量无法充分发挥,挥杆稳定性较低;

第四,上下杆转髋角度差与距离不呈正比。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是球员挥杆时身体发力部位及顺序错误所致。

猜你喜欢
挥杆髋部高尔夫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高尔夫MK7.5的 10位对手
高尔夫挥杆练习方法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
核心部位力量训练对高尔夫挥杆速度影响的探究
高尔夫
街头高尔夫
休闲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