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桑蚕养殖小蚕共育技术

2020-02-12 03:25靳春成郑兰兰
江西农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小蚕桑蚕龄期

靳春成 郑兰兰

(吉林省磐石市园艺特产技术推广站,吉林磐石 132300)

东北地区柞蚕养殖是传统产业,桑蚕养殖是后发展的一个产业,在技术方面还有待完善,相关人员根据桑蚕养殖的特点,总结出来一个适宜在东北地区推广的小蚕共育技术,即小蚕期集中饲养,到三龄后期,再分发到各个养殖户分散饲养。这个技术的关键,是解决了多数养殖户桑蚕蚕卵催青、收蚁、小蚕饲育的技术难题,广大养殖户在自家饲养四龄、五龄大蚕,技术就更容易些了,这样有利于推广普及桑蚕养殖产业。

1 小蚕共育技术要点

第一,建设适宜的桑树园。选择适宜在东北地区栽植的桑树品种,既要保证桑树适应东北气候,能安全越冬,又能保证桑树叶的品质,满足桑蚕各龄期需要,还能有足够的产叶量,为养殖桑蚕提供充足的物质保证。第二,建设标准的蚕卵催青室和小蚕饲养室。建设能调温、调湿、光线明亮、光照均匀、通风良好的蚕卵催青室和小蚕饲养室。第三,选择生产季节。选择夏秋季养殖,在桑树树叶生长茂盛季节采叶养蚕。第四,选择养殖品种。选择二化性、抗逆性强、食叶量大、全茧重的品种。第五,严格按养殖技术方案操作。蚕室蚕具要严格消毒,各个技术处理环节要严格按照技术方案要求进行,调控好温度、湿度、光照以及通风条件。

2 桑蚕小蚕饲养技术

2.1 桑蚕卵催青把越冬后的蚕种或经过人工孵化处理后的蚕种,放在催青室里,给予适合蚕卵胚子发育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使蚕卵胚子健康发育直到转青、孵化。催青先期温度为15℃~18℃,中期为20℃~25℃,后期为25℃~26℃。催青室前期空气相对湿度70%~75%,后期75%~85%。光线条件对蚁蚕孵化时间和整齐程度影响很大,蚕卵出库到进入催青室第4 d,给予自然光照,5~8 d,每天给予18 h的光照,9~10 d,保持环境黑暗,第11 d便能孵化出蚕。

2.2 一龄蚁蚕饲育饲养蚁蚕关键是做好保温、保湿、保苗、防病、防中毒、精选良桑等措施。

2.2.1 收蚁 收蚁当天,05:00-06:00取出收蚁器,放在蚕匾内进行感光1~2 h,蚁蚕感受光照后,陆续咬破卵壳出来,然后撒引桑,30 min后倒掉桑叶,解开收蚁器,放入蚕座上给桑。第1 d没有出蚕的蚕卵,放黑暗处保护,第2 d早晨05:00-06:00再给予感光出蚕。

2.2.2 收蚁用叶 黄中带绿,以黄为主稍有缩皱的,手触柔软的枝条第二位片叶为好,严禁老嫩不一。

2.2.3 蚁蚕采用防干育 蚕座上盖下垫塑料薄膜,每晚给桑3次,全龄期经过4 d时间。给桑的多少关系小蚕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给桑量少会影响蚕儿体质,过多增加残叶会使蚕座增多,造成发育不齐、浪费桑叶,所以给桑量一定要适当。根据蚕的发育阶段、食欲与残叶程度,灵活掌握。一般起蚕应给适熟偏嫩的桑叶,只给一层,随着蚕的增长,到少食期给桑1层,中食期1.5层,盛食期2层,减食期1层。给桑时还根据上一次给桑余量的多少,适当提前或推迟给桑时间,增加或减少给桑量。一龄蚁蚕期的用桑量每张蚕一般约为2 kg, 第 1 d 用 0.25 kg、 第 2 d 用 0.75 kg、 第 3 天 d 用0.75 kg、第 4 d 用 0.25 kg。

2.2.4 给桑的方法 一般采用切叶给桑,切叶的标准:采用正方形切叶,其大小以蚕体长度的2倍,见方为宜。给桑前先扩座匀座,使之分布均匀,齐一食桑,健康发育。给桑时可采用一撒、二匀、三补的方法,先四周后中间,大洞补给、小洞匀开,从手势上先高后低,使叶子从手指缝中均匀的票落于蚕座上面,然后用鹅毛把四周向内扫齐。

2.2.5 扩座与除沙 为适应蚕儿的生长发育,必须相应扩大蚕座面积,防止蚕头分布不均匀,达到稀密适当,一龄期要求为一条蚕体见方就可以,每天扩、匀座各一次,盛食期前扩大到最大的蚕座面积,约1 m2左右;一龄蚁蚕期不除沙,防止丢蚕或伤蚕体。扩座方法如下。①条叶扩座:先把切好的条叶,撒在蚕头较密的地方、待蚕儿爬到桑叶时,用蚕筷把它移放到蚕座四周即可。②普通扩座:蚕儿没有吃尽桑叶时,利用蚕筷把桑叶同蚕一起向四周移放,移放时四周适当偏稀,以免出现蚕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2.2.6 饲育温湿度 一龄期的适宜温度为28℃,干湿差1.5℃,湿度90%,严格掌握好温湿度的调节。

2.2.7 消毒防病 坚持蚕体蚕座消毒,做好桑叶的贮存和保鲜,搞好室内外卫生,门口石灰要常更换,入眠后零星用具要消毒,蚕沙要集中处理。

2.2.8 做好眠中保护 眠蚕50%以上时,少给桑,切叶偏小,注意饱食入眠,以眠前吃饱为原则。止桑后撒干燥材料,眠中的温度比饲养温度降低1℃~2℃,眠中湿度前期(止桑到起蚕)偏干,后期(见起蚕到全部脱皮)偏湿,避免强光照射,避免强风直吹和震动等不良刺激。

2.3 二龄蚕饲育

2.3.1 饲养用叶 用桑标准以嫩绿色的枝条第3~4位片叶为宜,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整叶位。

2.3.2 饲育方法 二龄蚕采用防干膜覆盖育,蚕座上盖塑料薄,全龄期经过4 d时间。

2.3.3 给桑次数 每昼夜给桑3次,全龄每张蚕给桑量约在5 kg。

2.3.4 给桑方法 采用切叶给桑,切叶的标准:采用正方形切叶,其大小以蚕体长度的2倍,见方为宜。第1 d中午给叶约1.5 kg,给叶前蚕体蚕座消毒,加起除、分匾网,10 min后给桑,待蚕都爬到网食叶时,提网分匾,清除蚕沙。第2 d给叶约2.5 kg,给叶前10 min左右揭膜,通风,对蚕体蚕座进行消毒,10 min后给桑,提前扩座到最大面积。第3 d给叶约1 kg,见眠切叶偏小,看蚕给桑,止桑后撒干燥材料。

2.3.5 扩座与除沙 为适应蚕儿的生长发育,必须相应地扩大蚕座面积,防止蚕头分布不均匀,达到稀密适当,二龄期要求每条蚕所占面积为2条蚕体见方就可以,每天扩座、匀座各一次,盛食期前扩大到最大的蚕座面积,约2~2.5 m2;扩座时利用蚕筷把桑叶同蚕一起轻松地向四周移放,移放时四周适当偏稀,以免出现蚕分布不均匀现象。第1 d中午给叶前加起除、分匾网,10 min后给桑,待蚕都爬到网上食叶时,提网分匾,清除蚕沙。

2.3.6 饲育温湿度 饲育温度控制在27℃,干湿差2℃,湿度为85%。

2.3.7 消毒防病 坚持蚕体蚕座消毒,做好桑叶的贮工作存和保鲜,搞好室内外卫生,门口石灰要常更换,入眠后零星用具消毒1次,蚕沙要集中处理。

2.3.8 眠蚕处理 身体粗而短,皮肤发亮,节间膜处紧张发亮,并有蚕驮蚕现。蚕眠中注意调节温湿度,温度降低到26℃,湿度80%,防强光、强风、震动等。

2.4 三龄蚕饲育

2.4.1 用叶标准 响食用叶适熟偏嫩,以上龄的用叶为标准,本龄的用叶以三眼叶、疏牙叶、枝条上部的第5~6位片叶为宜。

2.4.2 饲育方法 三龄蚕采用防干膜覆盖育,上盖下不垫,蚕座上盖塑料薄,全龄期经过5 d。

2.4.3 给桑次数 每晚给桑3次,全龄每张蚕食桑量约20 kg。

2.4.4 给桑方法 采用切叶给桑,也可以采用全叶育,不切叶。切叶的标准:采用正方形切叶,其大小以蚕体长度的2倍,见方为宜。见眠切叶偏小,看蚕给桑,止桑后撒干燥材料。

2.4.5 扩座与除沙 为适应蚕儿的生长发育,必须扩大蚕座面积,防止蚕头分布不均匀,达到稀密适当,三龄期要求每条蚕所占面积为3条蚕体见方就可以,每天扩座、匀座各1次,盛食期扩大到最大的蚕座面积,约8 m2左右。第1 d响食给叶前加起除、分匾网,10 min后给桑,待蚕都爬到网上食叶时,提网分匾,清除蚕沙。

2.4.6 饲育温湿度 温度26℃,干湿差2.5℃,湿度80%。

2.4.7 消毒防病 坚持蚕体蚕座消毒,响食添食抗菌素,搞好桑叶的贮存和保鲜,搞好室内外卫生,门口石灰要常更换,入眠后零星用具消毒1次,蚕沙要集中处理。

2.4.8 眠蚕处理 见眠蚕时注意给桑的数量,切叶适当偏小,止桑后撒干燥材料,对青头蚕多的进行提青并匾,另行饲养,并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做好眠中保护,温度降低到25℃,干湿差3℃,湿度75%,防强光、强风、震动等。

小蚕共育分蚕可以在三龄减食期,也可以等到三龄蚕眠起,响食后分发。提前通知各个养殖户准备好蚕匾、运输架、遮阴网、或专用运输车等,接到通知把蚕及时运回饲养。

猜你喜欢
小蚕桑蚕龄期
塑钢纤维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研究
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早龄期力学性能的影响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切料机助力小蚕人工饲料育快速推广应用
早龄期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实验研究
半自动小蚕饲育机的升级改造
夏秋用双限性桑蚕品种“蜀芳×川白”的育成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可爱的小蚕
桑蚕 广西“天虫”占全国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