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分析

2020-02-14 20:54胡嘉
建材与装饰 2020年6期
关键词:工民建结构设计安全性

胡嘉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13)

0 引言

虽然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预测更加精准,但是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是非常渺小的。作为工业与民用都需要依托的工民建,必须保证其安全性才能够使得人们在平常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尽可能的避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1 结构设计与安全问题的关系

1.1 工民建结构设计对建筑安全性的必要性

工民建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简称,其根据用途分为工业与民用。根据客户其他方面的要求对建筑的楼层、结构等方面也要因地制宜。结构设计是工民建工程施工的基础,只有合理的结构才能够让施工人员有据可循,在用料、布局等方面才能够更加精准。因地制宜的工民建结构设计能够使得建筑更加适应当地的环境,从而更好的预防灾难的发生。所以说,工民建结构设计是工民建工程施工中至关重要的步骤,它关系着建筑的使用寿命,决定着建筑的质量。关注结构设计,排除安全隐患,保证建筑质量是所有工作人员理应追求的方向。

1.2 工民建结构设计中安全问题的存在点

工民建结构设计中包括地质报告的查看、钢筋验收、验槽、计算书制作等部分。每一个部分都需要工作人员的精准计算,才能够保证数据不出问题,从而保证工民建结构设计的安全性。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工程的可行性,根据场地的评价来设计相关的地基持力层、基础埋深等数据。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的地下水,因为如果基坑进水,而没有相关的设计的话就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房顶漏水是很多建筑存在的问题,这也给人们的生活带去了很多的不便,房顶漏水问题与钢筋相关,所以在钢筋验收的过程要关注钢筋的数量与直径、钢筋的间距以及钢筋的合格证及验证报告等都是需要重点验收的部分。地基的局部处理则需要设计人员通过对当地的土地勘测,对普通土与特殊土做不同的处理。根据国家的安全标准,设计出能够适应当地环境的最佳结构,保证建筑的安全。所以说,结构设计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安全性。

2 工民建结构设计中安全问题类型及其原因

2.1 工民建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类型

在工民建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很多种,其中建筑的牢固性、规范性、科学性都会影响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2.1.1 牢固性引发的问题

不同的地质结构不同的场地环境需要设计者实地考察才能够给出相应的设计方案。但是很多工作者总是依靠自己的主观意念来进行方案的设计,从而导致方案因为牢固性设计出现问题。

2.1.2 规范性引发的问题

结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性,首先是国家的标准需要严格遵守,其次还需要根据世界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计算建筑的可承受力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对灾害的承受力。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地避免筑在灾难面前尤其是地震面前总是禁受不住考验。

2.1.3 科学性引发的问题

结构设计另一个问题类型是科学性问题,这类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地,只是需要相关人员提高自身地专业素质。另外就是工程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这些环节环环相扣才能够设计出安全质量高的建筑结构,但是往往这些环节会因为很多因素出现问题,导致结构设计的安全问题不断涌现。

2.2 工民建结构设计中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

工民建结构设计是一个需要所有工作人员协作的过程。结构设计安全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客观的因素,另一方面是主观问题。客观问题与系统问题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但是主观问题是我们经过反复的练习与培训能够克服的。比如说结构设计的科学性问题,主要是因为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出现安全问题是因为对场地的勘测力度不够强。再次是因为科学技术的不够先进,导致数据的计算不够精准,从而达不到相关的标准,从而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这些使得安全出现的原因正是设计者应该注重的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优化设计。

2.3 工民建结构设计中安全问题的具体表现

如果建筑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从地基到墙面到房顶都会出现安全问题。因为结构设计的不牢固导致房屋坍塌,因为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墙面裂痕以及房顶漏水。这些安全问题都会或多或少的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更严重的是在自然灾害例如地震面前,建筑的抗震性也会受到极大的考验。所以说,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体现在方方面面,设计者需要严谨对待每一个工作流程,才能够为施工队伍提供最精确的依据。

3 工民建结构设计中安全问题优化策略

3.1 培养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工作人员是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相关的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才能够在设计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安全问题。工作人员在从业之前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因为建筑结构设计是一个能动性非常强的工作。单单是理论知识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些安全问题,需要实地的不断练习才能够在实战中提高自身的安全问题。另外管理人员也需要通过相关的培训提供相关的案例来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在工作的过程中严格落实,避免因为主观的疏忽造成不可挽回地问题。

3.2 实行新的抗震安全技术

地震是对建筑物考验极大的自然灾害,所以说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仿真设计也成为了结构设计中的一个要点。不管是抗震规范还是出于建筑的安全性角度,抗震设计都成为了关键点。所以,建筑物内设置大地震动反应观测系统成为了新的规范。运用组织结构中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征的概念减轻发生地震时对建筑的破坏,保证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3 将安全性作为结构设计的前提

将安全性作为结构设计的前提,这样一来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也会更加重视。不仅如此,结构设计的整个流程都会将安全理念渗透其中,设计好每一个环节。考察场地的情况,排除地基存在的安全问题。地基是建筑的灵魂,如果地基出现了差错,整个建筑就会功亏一篑。了解周边的环境,针对性设计抗震性、通过精准的计算,排查因为钢筋问题造成房顶的安全问题。协作完成结构设计与检查,以安全性为中心点,工作人员为半径,将安全落实到结构设计的实处。

4 结束语

工民建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依托,其安全性直接决定了其使用的价值。结构设计作为其中的首要环节,需要权衡各个方面的利弊,因地制宜结合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满足安全标准下尽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当前结构设计仍然存在或系统或主观的问题,但是只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便会大大提高,工民建的价值也随之大幅提高,推动人类的生产生活发展。

猜你喜欢
工民建结构设计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简述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工民建防渗漏的施工技术探讨
BIM技术在辅助工民建设计中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