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实践应用

2020-02-14 19:12吴林成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9期
关键词:调度变电站智能化

吴林成

(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3)

现如今,众多行业将迈向智能化作为长期发展目标,电力系统也在向智能化发展,并取得一些积极成就。智能化需要电子信息技术提供支持,电子信息技术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力系统的整体自动化水平。所以,要提高电力系统现代化水平,迈向智能化,就必须重视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1 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电子设备、软件技术

电力自动化系统由众多的设备组成,也需要一些软件技术支持。

1.1 硬件设备

现代化的电力系统普遍采用自动化技术,而要实现自动化,就需要电子系统进行信息采集以及合理调度。电子系统是电子设备、技术的整合,是一种自动化设备,并且日益体现出智能化特征。受电子系统影响,提高了设备间数据流通水平,并且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可以为一些系统参数调整提供有益的参考指标。利用信息收集装置,可以收集到电力系统中的继电器、开关等的工作状态等方面的信息,并且与监管系统相连接,可以通过监管系统调节指令,精准调控电力系统的各类参数。这一过程本身具有较高的自动化表现。现如今,采用电子信息技术的硬件设备在终端设备、远程通道等均有应用,通用性好,应用范围广。

1.2 电子信息系统

要实现自动化,不止要有硬件设备支持,也需要软件系统发挥管理作用。软件系统依托硬件系统实现各种复杂的自动化功能,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软件系统下的子系统日益专业化、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自动化要求。应用配套管理系统,可以明显提高自动化水平。例如典型的能量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电能的合理分配,可以在工作中进行各类相关信息的登记与计算。而信息采集系统能够获取电力硬件系统设备参数,通过监控系统分析这些信息,可以确认是否有参数异常,并根据既定程序评估异常,做出相应调整并留下记录。

2 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优势

基于获取的信号,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分析这些信号,得出有效信息,再根据信息下达指令,实现对目标设备的有效控制。借助电子信息技术,基于网络技术,现代计算机能够远程接收到信号,并且针对性下达指令,使远程自动控制成为可能,并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奠定基础。电子信息技术能够接收、利用各种数字信号,由于数字信号本身具有非常快的传播速度,所以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可以明显提高自动化系统实际反应速度。在现代电力系统中,要进行系统控制,需要对大量的仪器设备进行大量操作,系统十分复杂,操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才能保证操作科学性。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很多人工操作会交给自动化系统执行,操作人员工作强度降低,所需专业知识也相应较少,工作失误可能性也有下降。此外,电子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发电厂闭环控制。这一应用可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环保增收。

3 电子信息技术应用

现如今,在自动化系统中,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有广泛应用,举例如下:

3.1 配网自动化

当前社会发展形势良好,外部环境相对安定,国内经济持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迎来发展契机,在电力系统中不断提高应用水平,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各种现代技术协调互补,促进了配网自动化水平提升。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普遍应用,配电网也采用了自动化系统。由于配网工作复杂,自动化系统也相对复杂。电子信息技术可以监管、调控配电网。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系统运行稳定性、优化系统性能。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加深,现如今配网自动化系统无论是稳定性还是工作效率均有明显提升。这一转变,也证实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积极意义,必须加强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研究,借助这一技术,推动配网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3.2 变电站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重要节点,肩负着接收、分配电能,控制电压电流,确保电能传输效率等工作,是社会用电稳定的保证。变电站有多种设备,例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能够缩短设备运行问题被发现所需的时间,并能辅助处理一些问题,有效提高变电站运行整体安全性、可靠性。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应用于二次设备,且常会用于测控装置中。在变电站中应用这一技术,能够明显提高电力企业对变电站各种硬件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的掌握程度,可以实现对其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基于监测到的各项数据变化,通过大数据技术以及现代人工智能,允许储存数据并且可以分析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之后按照处理结果发送相应指令,目标设备执行指令,实现自动化控制。

3.3 电网调度自动化

在电网中,要实现自动化功能,就需要实现调度自动化,调度自动化则需要电子信息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在电力系统当中,电网调度工作属于核心功能。在自动化实现以前,电网调度采用的是人工调度的方法,这项工作重要且复杂,对调度人员的能力要求很高,往往难以保证调度质量,进而影响了供电稳定性、科学性。在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后,电网调度从人工调度向自动化调度迈进,调度工作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解放了人力。调度自动化有多个子系统,需要协同工作,才能发挥技术优势,每个系统正常运行都必须有电子信息技术提供支持。例如信息的收集、处理以及控制,在实际工作中,可实时收集发电厂、变电站数据信息,之后将这些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处理,获得科学结果,再按照结果为调度工作提供决策上的支持。

4 应用发展趋势

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有重要提升作用,也可以有效提高区域自动化程度,可以提高服务效益。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电力自动化水平在明显提升,并且操作、管理更加方便、简单,整体操作更加高效化。计算机以及各种电力设备被有机整合,脱离无序、冗余结构,全面提升了系统运行效率。在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硬件、软件不兼容问题,但经过不断的技术攻关,现如今这一问题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未来电子信息技术会进一步促进电力系统迈向高度智能化,使智能电网更加智能,供电更加科学可靠。

5 结束语

从当前技术应用情况来看,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变电站、配电网等电力系统中,实现了电网调度等工作的自动化。要实现电力系统的高度自动化,并向智能化迈进,就必须重视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当前,要关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情况,适当引进新技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以及整体自动化水平。

猜你喜欢
调度变电站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电力调度自动化中UPS电源的应用探讨
基于强化学习的时间触发通信调度方法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关于变电站五防闭锁装置的探讨
CTC调度集中与计算机联锁通信接口的分析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超高压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