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

2020-02-14 05:49刘双宇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人口老龄化

刘双宇

摘 要:我国已进入人口红利式微期,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日益凸显的重大难题,探讨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对实践和理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运用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对老龄化和产业结构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得到了如下结论:①人口老龄化阻碍产业结构升级优化。②老龄消费虽然促进第三产业消费性服务产业发展,但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升级;老龄消费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4.007

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新常态”经济下,我国提出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命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是关键。刘玉飞、彭冬冬(2016)认为高素质、具备高级技能的劳动力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源泉,即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需要人口结构的支撑。但是,随着我国人口结构逐渐老化,劳动力市场供给发生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已不在,蔡昉(2010)根据人口转变的阶段性变化特征认为,我国已进入人口红利式微期和刘易斯转折点到来时期。可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日益凸显的重大难题,探讨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之间关系对实践和理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已有文献对二者关系,主要有两个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蔡昉,王美艳(2012)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者技能需求要求高,但目前我国人力资本存量较低,且年龄偏大劳动者不适应于产业升级;Boriss et at.(2012)认为老龄化对第一、二产业就业结构有明显的副作用;陈敦贤(2011)认为老龄化加重社会抚养负担并且会对劳动生产率造成影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口老龄化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陈颐、叶文振(2013)通过1981-2011年台湾地区相关数据,运用动态VAR分析认为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趋势趋近产业结构升级。聂高辉、黄明清(2015)从我国31个省面板数据出发,得到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的观点。

综上可知,学术界目前对以上二者关系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存在不同见解;另外,目前对此关系的研究以理论探讨为主,实证检验相对较少;并且少数文献的数据分析中忽略了不同省份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政策优势等区域差异性;最后多数实证研究没有从老龄化和产业结构关系的内部作用机制角度着眼分析。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进行了人口老龄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研究和内部作用机制研究。

2 研究模型和方法

本文构建的基本计量模型:ISi,t=α+β1oldi,t+∑δXi,t+∑γZi,t+εi.t(i为省,t为年份)。其中X变量为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制变量,结合第二部分分析,引入如下变量:①老龄消费oldc,借鉴茅锐、徐建炜(2014)研究,采用医疗保险消费占家庭总支出为代理变量。②劳动力参与和生产度lar,本文采用有效劳动代理(有效劳动=人均受教育年限×就业人数)。③人力资本水平,本文采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倡导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作代理变量,该指标由人均GDP、预期寿命、受教育水平构成。④財政负担FB,借鉴汪伟等(2015),采用财政支出中科教占比来作代理。⑤技术投资“倒逼”作用IV,用地区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做代理。Z变量为控制变量,本文选取:①政策制度支持PI,以各地财政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衡量。②城市化率UR,刘志彪(2010)认为城市化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用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衡量。③地区生产总值LnGDP。

被解释变量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变量IS,本文借鉴徐德云等(2008)提出的方法,构造使用如下指数:IS=y1×1+y2×2+y3×3(yi表示第i产业的产值比重)。IS越大,产业结构升级程度越好。

核心解释变量人口老龄化old,田雪原(2013)指出,生育率下降导致人口老龄化,汪伟等(2015)研究均采用老年抚养比作为老龄化指标,综上本文用老年抚养比和总和生育率差值作代理变量,模型处理中该差值的对数来分析。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通过hausman检验和Breuusch-pagan LM检验认为,选用随机效用分析更加有效。

3 数据分析和研究发现

本文使用的数据为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7年的省际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部分省市统计年鉴。

表1给出了相关数据的描述性统计量。从样本期数据的描述性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核心变量老龄化还是有较大的变动范围,从全国来看,2017年我国老龄人(≥65岁人口)占比为10.1%(数据来源于2018中国统计年鉴),属于老龄化社会。

如表2所示,模型1、2、3分别代表不含作用机制变量模型,含有作用机制变量而对老龄化变量增减模型。其中核心变量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为负作用,即老龄化阻碍产业结构升级,这与汪伟等(2015)、刘玉飞,彭冬冬(2016)研究得到结论相反。

本文运用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对老龄化和产业结构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得到了如下结论:①人口老龄化阻碍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具体而言人口老龄化通过老年人消费、人力资本水平、财政负担等路径对产业结构产生消极影响,老龄化趋势还会通过“倒逼”技术投资、劳动生产率等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促进作用,但是前者影响大于后者。②老龄消费虽然促进第三产业消费性服务产业发展,但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产业发展,总的来说会对产业结构升级造成负面影响。③城市化率和政策制度支持等方面都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其他相关变量中,城市化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符合刘志彪(2010)研究结论,城市化带来的产业集群效应,通过规模经济、资源共享等促进产业结构向更高级的结构转型;政策支持也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政府导向作用对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4 启示

虽然本文认为老龄化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从内部机制分析,并不说二者是完全对立的,关键是要充分利用老龄化带来的机遇,积极规避老龄化带来的消极影响,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宏观政策设计,本文得到了以下政策启示:

(1)顺应老龄化潮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老龄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老年人对消费性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大小主要取决于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这又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体系密切相关,老年人得到保障后自然会更多的推动“银发经济”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未来进入刘易斯转折点,人口红利时期的多数劳动力会进入老年阶段,壮大了老龄群体,这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

(2)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现阶段人口基数决定了还就业人数还未明显的下降,但是我们还是要充分重视老龄化将会带来的劳动力数量下降,下一阶段的人口红利应当挖掘“质量”而非以前的“数量”,通过开办老年大学,增加专业的科技与技能培训,促进一部分老年人继续学习。而且老龄化也会带来一批成熟劳动力,可以通过适当延迟退休,充分发挥老年人在工作经验、社会阅历、管理方法等方面的优势。

(3)引导企业加强创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提供帮助,加快城市化建设。老龄化“倒逼”企业进行转型,政府必须从经验、方面、政策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一方面可以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从发达城市转向需要发展的城市,进行产业空间转移;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鼓励扶持资助企业向资本技术集约型产业转型;推动城镇化建设,引导资源有效流动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充分发挥城市规模经济效应、集聚经济效应等。

参考文献

[1]汪伟,刘玉飞,彭冬冬.人口老龄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J].中国工業经济,2015,(11):47-61.

[2]刘玉飞,彭冬冬.人口老龄化会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38(03):12-21.

[3]聂高辉,黄明清.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科学决策,2015,(11):1-17.

[4]陈颐,叶文振.台湾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动态关系研究[J].人口学刊,2013,35(03):63-72.

[5]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5(04):4-13.

[6]蔡昉,王美艳.中国人力资本现状管窥——人口红利消失后如何开发增长新源泉[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04):56-65+71.

[7]刘志彪.以城市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兼论“土地财政”在转型时期的历史作用[J].学术月刊,2010,(10):65-70.

[8]陈敦贤.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3):60-63.

[9]徐德云.产业结构升级形态决定、测度的一个理论解释及验证[J].财政研究,2008,(1):46-49.

[10]田雪原,人口老龄化与“中等收入陷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46-249.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升级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贸易开放、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基于隶属函数模型分民族人口老龄化的综合判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