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2020-02-14 06:11屠兰兰
财会学习 2020年2期
关键词:控制策略成本控制制造业

屠兰兰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制造企业一直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社会的就业率。如果广大制造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相关的企业需要在成功转型的基础上,充分地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做好成本控制的策略,期望能够提升制造业发展的效率。本文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来提出制造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策略。

关键词:制造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控制策略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在这几年确实取得不小的进步,制造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确实也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制造业对科学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制造业也确实在各行各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因此,我国制造业只有不断地进行改变和进步,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时代的挑战。

一、制造业成本控制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产业。我国也会在2020年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工厂”。但是,我国在信息技术管理、科学技术开发和其他方面还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导致我国的制造业在材料、能源和管理费用方面消耗过高,甚至远远超过了国外企业。所以,企业必须有效地运用一切手段来提高企业的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通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并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有效地细化和分析内部的成本,才能够让更多的管理人员了解产品的生命周期和处理方法,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制造业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的作用

(一)对我国制造业内部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

制造业的经济效益会在运营的过程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只有将制造业内部的毛利润减去期间费用成本,才能够真正得到纯利润。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只有充分地控制制造业的成本,才能够在之后更好地降低制造业生存的压力,并让我国的制造业能够迅速地发展[2]。必要时,一定要做好制造业内部的财务成本控制,才能够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二)成本控制往往能够直接影响企业开展管理工作

制造业中的财务管理本身非常复杂。成本控制也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说,成本控制对于制造企业的活动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广大制造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地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将成本控制和其他环节的内容更好地联合在一起。只有结合实际情况来控制制造业中的成本,才能够对制造企业的运行产生重要的影响,并让我国的制造业更好地发展。

三、制造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整的成本控制理念

虽然我国现在制造企业的数量有很多。中小企业的数量也占据整体企业的大半。所以,大部分中小企业人员的管理意识也不太强。很多管理人员根本没有将成本控制纳入其中。又因为多数管理人员没有强有力的成本管理意识,所以在实际生产和制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成本浪费的现象。所以,只有从产品生产过程、人工装配和期间制造等多个环节有效地控制成本,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制造企业财务管理。

例如,某些制造企业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生產计划。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只是将一次性的材料送到了车间。甚至会整包整包地投放材料,最终导致这些材料不能够很好地被使用。这就反映出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合理的控制成本的理念。

(二)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制造企业都单纯地将成本管理看作是财务部门一个人的事情。例如,某企业在设定材料入库流程的过程中,充分规定了只有让材料单价合理地被确定之后才能够直接入账。如果其中有一张入库单的材料出现不合格的现象,则不能够直接入库。在此项操作的过程中,该流程出现了职责不清晰和控制不合理的现象[3]。这就是因为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的。这时,就一定要让同时精通产品和成本管理的人才来进行核算分析,这样才能够为下一步的改进提供依据。从实际执行的过程来看,不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会让同样的错误一再发生,从而没有办法更好地解决相关的局面。

有些制造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废品的损失情况,更没有在生产的过程中有效地改良绩效和奖励措施。例如,有的制造企业内部也根本没有明确的制造考核体系,更不会对员工设置一个合理的评价制度。个人绩效的好坏和个人的收益之间也没有直接的联系。这会直接影响员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如果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大家很难有效地认定相关的责任。

(三)成本核算的方法不太先进

目前,广大制造企业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都相对较为简单。有些成本管理的方法仅仅只是满足了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甚至只是简单地将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一次性地算入产品内部。其实这样成本核算的方法都过于单一,很难直接和真实的成本相比较。这样在实际分析成本的过程中就会缺乏深度,也没有办法更好地优化成本管理的措施。

有些制造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没有选择适当的标准来分配费用。不管分配任何费用都一律用工人的工资作为标准。但是实际上这些费用并不和人工工资有直接关系。另外,有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费用分配也不够标准。在产品生产的过程中,不管产品的规格有多少,都会选择统一按照成本计算的对象来核算成本,其所得的结果必然不佳。

四、制造业财务管理中开展成本控制的策略

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在制造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家需要采用如下的策略解决相关的问题。

(一)通过加大成本控制管理意识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相关的管理人员只有通过有效地分析企业盈亏的实际变化情况,才能够在运营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润。相关的管理人员则需要先分析企业经营的实际盈亏情况,再梳理正确的现代效益观念。并注意从成本管理对象、成本管理内容和成本管理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便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于是,广大制造业才能够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有效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二)优化企业成本控制的体系

目前,多数成本控制体系主要是由材料采购、仓储运输和销售环节一起组成的。企业可以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通过融入有效的信息化系统来使得整体数据变得更加准确和全面。广大企业需要将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最基础的内容,并让整个成本控制体系更好地被运用于财务管理体系中[4]。注意将价值链有效地融入成本控制中。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整個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另外,以不固定的组织单位作为作业中心,并将其作为一个“核算”单位,并全面地进行业绩考评。这样才能够使得整个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变得更加合理。

(三)科学设计

由于广大制造业的生产程序较长,且生产的环节较多,所以很难直接进行成本管理。因此,在实际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只有让各个环节都变得更加科学,才能够让各项成本管理制度都更好地被落实。一方面,大家需要全面分析各项成本要素,并有效地分析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界限,并用最严谨的方法来分配和设置成本,从而更好地反映出经营成本的目的。例如,著名的“京磁”公司就是一个主要生产过程中的作业中心。它本身也是工厂和车间中最小的一个组织。例如,在车间中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由10个人来完成。力争用最少的工作量完成最多的工作。另外,也需要将一个工程量尽可能地分成单纯的工序,并根据每个工序的不同内容来计算成本。这也使得整个成本管理的过程能够更好地进行。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制造业一直都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能够更好地实现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5]。广大制造业只有更好地重视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并在之后有效地设计成本控制体系,才能够让企业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更好地交流,并有效地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我国的制造业也才能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海伟.浅析制造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时代金融,2017 (5):169-173.

[2]高晓云.对制造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 (8).

[3]杨海娇.浅析制造业成本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财经界,2016 (9):77-77.

[4]李瑞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的研究[J].财会学习,2018 (9).

[5]刘计华,杨丽红.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J].纳税,2017 (6):38-38.

猜你喜欢
控制策略成本控制制造业
前馈控制策略指导下的母乳口腔护理在用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预防的效果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采用并联通用内模的三相APF重复控制策略
PWM整流型变频调速系统降电容控制策略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