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

2020-02-14 06:11李丰
财会学习 2020年2期
关键词:会计内部控制信息技术

李丰

摘要:在当前的信息背景下,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我国的事业单位来说,现代化企业体制的建设就是为了拉近事业单位和市场的距离,因此,事业单位不得不通过内部控制的手段对企业内部的资金进行优化使用和科学管理,帮助事业单位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事業单位;会计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概述及工作原则

(一)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概述

事业单位是由政府设立的,从事我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一系列工作的单位组织,主要是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协助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是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稳固,保证国家会计信息的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财务管理措施[2]。

(二)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工作原则

1.全面管理和重点管理

会计工作在企业中覆盖的面非常广,不但要对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进行财务核算,还要分清主次,重点管理事业单位的资金流动,保证事业单位的任何经济活动都在监管控制中。

2.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基础

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社会效益,而对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就是降低了企业经济活动的成本,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3.坚持相互制约原则

企业对财务管理应设置不同的会计部门,将核算和监管的职能分割开。一方面是为了分清权责界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和监督,保证会计工作透明公开[3]。

二、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对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事业单位是作为一个公益性的单位而存在的,并不隶属于国家政府,也不享受国家政府的拨款投资。因此,事业单位对财务的管理与其他企业一样,都需要通过内部控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但是不得不承认,社会上很多事业单位缺乏会计内部控制的意识,认为会计只是做简单的财务信息核算以及分配利益薪资的工作,甚至根本就没有设立与内部控制相关的部门。还有一些事业单位虽然对内部控制有一些认识,但其构建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对财务管理不够到位。当企业中出现了财务问题时才寻找相应的对策,使内部控制失去了风险预测的职能,导致内部控制在企业中并不能贯彻落实。

(二)预算约束力度不够

缺少有效的财务预算机制,事业单位在进行全年度的财务预算时,预算额度和实际的财务支出有所偏差。资金预算管理没有相应的制度和规范进行约束管理,在事业单位进行各项经济活动时都没有具体的行为规范。那么预算的数据信息也不够准确有效,最终导致开支预算过大,超出限定的额度,影响了企业后期的经营发展。

(三)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事业单位对会计内部控制没有充分的认识,那么会计工作也会在日常的工作中逐渐暴露出专业素养方面的问题。许多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会计,在工作中没有遵守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错误地认为日常的工作就是对企业的收支数据进行统计,在领导的确认下对企业的资金流动进行表面上核算就算完成了会计工作。这种懈怠的工作会降低企业资金管理的效率,还会使会计工作能力低下,缺乏对财务的监督意识,更有甚者还会利用工作之便做假账,虚报财务或隐匿账本,导致事业单位的腐败事件频频发生。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

一些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和相关制度,但是却没有建立单独的监督机构,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管。内部控制方式不符合公司的发展状况,或者内部控制的行为操作不够规范等都需要监督机制进行专项监督调整工作。此外,还有一些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只关注会计核算的工作,而对事业单位的性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短期发展目标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财务部门难以对会计的内部控制工作做出相应的评估判断,也就达不到内部控制的监督效果。而且,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一般是交由上层管理人员进行专项管理,监督部门怕得罪上级,因此在进行监督管理工作时只是对审计的结果进行查验,而并不敢对具体操作中的行为规范进行监督检查,导致监督工作不能落到实处。

三、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管理的措施

(一)构建会计内部控制的组织机构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需要建构一个专业的组织机构进行,通过组织机构提供的方案选取符合事业单位性质特征的、具有科学性的方案。调动内部控制的组织机构发挥其风险预测的职能,让事业单位及时做好防范措施,规避风险,减少经济损失。

1.建立独立的会计内部机构

会计核算和内部控制体系作为事业单位对财务进行管理的单位组织,应独立于企业的其他部门,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就是通过最终的财务核算报表监督企业发展经营状况。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是保障风险预测科学性的基础,因此企业要减少对内部控制的干预,但也同时要对内部控制进行上下一体的监督工作,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2.内部财务职权划分

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工作往往是由管理层和财务管理人员共同进行,导致在部分职能工作上可能会产生职能交叉的情形,不但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难以对权责进行划分。企业在建立了单独的财务管理机构后,将财务管理的工作细化到每个部门,甚至个人身上,明确职能界限。当企业出现财务问题时,就可以进行责任追究。

3.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依据我国财务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明确的提出了对企业中的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的规定。这是为了确保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将众多权责放在一个人身上,集权的职务导致企业在决策时容易产生错误,或者权力过大的人会进行暗箱操作、徇私舞弊等行为。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是要求企业在管理上,尤其是财务管理上将财务的出纳、核算、监督等职务分为不同的职员进行分权管理,促进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中的有效实施。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

事业单位要想进行内部控制工作,就要摆脱传统的会计观念,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高效的培养,加强对财务管理控制相关知识的培养以及实际操作能力,还要培养工作人员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掌握,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专业的会计职员也可以通过对市场人才的吸纳,整体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的绩效考核,督促他们日常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三)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监督

对事业单位来说,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不能离开监督机构组织的有效监督。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公开透明性,必须建立相关的监督机构进行监控管理。审计机构的独立存在就是为了对企业内部控制机构工作进行检验,需要企业配备优良的审计人才,通过内外结合的审计方式,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随时进行督查检测,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科学性以及风险预测的准确性。

(四)建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

在当前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对财务的管理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除了为企业建立一个全面覆盖的数据库,帮助会计工作便利高效开展,还可以保证会计数据核算的准确性,减少人为上的失误。除此之外,内部控制体系信息化的建设还可以保证操作系统的安全稳定,让财务信息处于安全密闭的空间保护中,保证非财务人员接触到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防止数据丢失和泄漏。因此,企业在建立一系列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对内部控制监督的审计机构的同时,不能缺少最终的保护程序。通过对计算机技术和高科技软件设备的引进,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高效率和安全性,也促进了事业单位现代化制度的建设。

四、结束语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建立內部控制体系对财务进行管理控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事业单位在健全内部管理控制体制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保证内控工作的科学高效,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黄彩云.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 (11):149-150.

[2]周超.会计信息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 (3):60-60.

[3]王晓玲.试论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J].财会学习,2017 (5):248-249.

猜你喜欢
会计内部控制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ERP环境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分析
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医院会计内部控制问题与策略探讨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