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经》阴阳应象探析针灸思路

2020-02-16 10:47蓝良松张文兵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内经经脉针法

蓝良松,张文兵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0;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疼痛科,福建 福州 350004)

根据《内经》对阴阳的论述,我们可以从阴阳的角度获得启迪,以阴阳为纲,寻找不同的、有新意的针刺思路。下面我们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从阴阳失调中得到启迪的阴阳针法、巨刺针法、反阿是穴针法。

1 阴阳失调,前后互求,上病下取之阴阳针法

1.1 阴阳失调,前后互求

《阴阳应象大论》有云:“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此应遵王冰注,以其“阴阳”指人体不同部位:病之阴、阳指病变的部位,治之阴、阳指施治的部位。全句是说:病在阳部可治其阴位,病在阴位可治其阳部[1]。在一定角度上可以认为是,前后互求——胸腹有病,取之腰背,腰背有疾,取之胸腹。临床上用之较多,例如女子痛经,小腹部疼痛难忍,此时如果在局部针刺中极、关元、水道、归来等穴因为小腹部疼痛而使患者产生抵触情绪,此时如果采用“胸腹有病,取之腰背,腰背有疾,取之胸腹”的原则,针刺或者艾灸八髎穴、肾俞、命门、十七椎下等穴,则患者更能接受,效果显著。《灵枢·长刺节论》有言:“迫脏刺背,背俞也”,直截了当地揭示了针刺背俞穴对脏腑疾病具有的独特疗效[2]。因此,腰部疼痛也不能仅仅局限考虑针刺腰部,从阴引阳,“腰背有疾,取之胸腹”,腹针疗法通过取任脉的气海、关元来培补肾元……取中脘、下脘补后天气血的不足……起到引脏腑之气布散到腰部的作用[3]。其实针刺腹部或者运用脐针的方法并不神秘,也有其物理学理论支持,在现代解剖肌肉知识支持下的康复医学也同样认为,人体腰背部的肌肉和胸腹部的肌肉密切相关,例如腹直肌、腹内外斜肌的紧张会导致骨盆发生倾斜改变,力学结构的失衡往往会导致腰部肌肉、韧带、神经等受到牵拉,产生劳损、无菌性炎症等系列改变,从而引起疼痛等症状,因此腰部疼痛调理腹部,阳病治阴,也得到现代康复医学的印证。阴阳之气最要紧的是气机之间的相互沟通,阴阳气机相贯,因此不能鼠目寸光,眼睛不能只盯在局部的病变上,要领会《内经》带给我们的整体观念,既要谋“一域”,也要谋“全局”。

1.2 阴阳失调,上病下取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4]最为经典的描述当属高武《针灸聚英》收录的《肘后歌》:“头面之疾针至阴”“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针下定安泰”[5],大意是:头面部发生疾病了,可以寻求脚下的穴位,比如至阴穴等;如果是头部巅顶疼痛难忍,那么在脚底涌泉穴一针引气下行升降调和阴阳即可针到病除。更为具体的应用是补阴跷泻阳跷针刺法治疗失眠,正如《灵枢·寒热病》所云:“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出……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6]。针刺治疗失眠,大部分医家首先想到的思路一般都是以安心神、宁心气为主要入手点,常用内关、神门、大陵、印堂、安眠等,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此,那么部分较为棘手的失眠病证可能难以奏效,因此需要放宽眼界,上下求索。人体的经脉之气与阴跷脉、阳跷脉密切相关,阴阳之气在眼部目内眦相交接,阴平阳秘,就不会出现失眠;反之,阳气偏亢,就容易导致失眠。调节阴跷脉、阳跷脉可以对失眠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那么如何具体操作呢?补阴跷、泻阳跷,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可以具体落实到穴位上面来,能够真真确确体现“上有病,下取之”的观点:因为阴跷脉起于足内踝,与足少阴肾经相交于照海穴,上病下取,补阴跷即选取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因为阴跷脉脉本无穴位,故取与之相交的照海穴,阳跷脉也是同理),对照海穴施行补法;阳跷脉起于足外踝,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申脉穴,泻阳跷即选用足太阳膀胱经上面的申脉穴,对申脉穴用以针刺泻法。“上病下取”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许银华在《浅析〈内经〉调整阴阳气血之针法》一文中所言:“身体上部邪气有余的,可取下部的腧穴以引其下行……如肝阳上亢,头胀目赤,可取行间以泻肝火而平气逆。相反如气虚血亏或中气下陷,如子宫下垂、脱肛等病可灸百会、大椎等上部腧穴”[7]。升降相因,上下相求,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阴阳气机的左升右降,也映证了经络相贯,如环无端。

2 阴阳失调寻对侧——左右互求的巨刺、缪刺针法

巨刺、缪刺作为古代针法,最早关于其记录出现在《黄帝内经》中,《灵枢·官针》云:“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指的是机体一侧有病而选取另一侧相对应的经穴进行治疗的方法。《素问·缪刺论》有言:“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必巨刺之。”[8]例如:《针灸甲乙经》提出巨刺法治疗偏瘫:“偏枯,身偏不用而痛……病在分腠之间,巨刺取之。”机体是一个完整、和谐统一的整体,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当两侧经脉之气失衡,一侧气血的盛衰会影响对侧[9]。对于中风后遗症偏瘫病证,巨刺有着明显的优势和特点。中风的最根本病机,正如张景岳所归纳的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加上“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夹杂以致经脉阻塞,络脉空虚,肢体偏瘫不用。因此,中风的本质是“虚实夹杂”,以“虚”为主,脏腑,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如果脏腑气血阴阳本有不足,肢体偏瘫的那一侧必然经脉空虚,经脉之气不足,此时如果再刺激偏瘫一侧,无异于“竭泽而渔”,经脉之气不足,等同于“无兵可调”,激发不了全身经脉之气;同时在患侧是针灸“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复溜”,也将因为“虚不受补”而徒劳无功。反之,肢体活动尚可的另外一侧,由于经脉之气比较充足,经气充足则在针灸的刺激下,可以调动整体的经气对机体进行修复。因此左侧肢体偏瘫无力,取右侧肢体穴位效果显著,同理亦是如此。现代研究认为神经系统在其运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通过自身完成的调节控制功能,信息在传递时,形成的环式回路,促成大脑皮层内相应通路收到调节控制,从而使机体有利于控制病痛,直至康复[10]。现代医学的研究可以作为一种佐证,以相对科学的方式帮助大众认知巨刺、缪刺针法的合理性。但是我们不应就此受到局限。

3 阴阳互藏,阴阳中复有阴阳,《内经》“小整体”观念——反阿是穴针法

传统的一贯观点认为痛证如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腰扭伤以及肌肉劳损导致的疼痛等,如按之疼痛,一般就在按压疼痛处取穴,以达到直达病所,治疗疾病的效果。不能否定,阿是穴是人们最初在治病实践中慢慢形成的最基本认识,即:哪里痛按哪里。孙思邈做了很好的总结:“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11]但是有些病证,阿是穴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于痛处扎针或者按摩,有时却会痛上加痛、恶化病情。基于《内经》阴阳学说,阴阳中复有阴阳,衍生出的“小整体”观念可以给我们新的启迪:宇宙有阴阳,世间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人体是一个阴阳,同样人体的一块完整的肌肉也有阴阳。因此,根据阴阳学说的对立制约、终始互求的观点,急慢性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可以运用“反阿是穴疗法”:肌肉起点处疼痛,于肌肉止点或者肌腹处下针。反阿是穴在穴位特性及分布规律上与阿是穴有对立性,且具有普遍性[12]。反阿是穴疗法和“阴阳中复有阴阳”的观点相互映证,“小整体”观念更加完善和证明了阴阳学说内涵。以肩周炎为例,《针刺肩颈部肌肉起止点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总结道:“临床上我们以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表现来选取与之相应的肌肉起止点作为针刺刺激点。结果表明,该疗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确实,对于局部疼痛和功能活动的改善很有帮助。”[13]反阿是穴疗法,独辟蹊径,如果把肌肉起点病变的部位看作是“阴”,那么未病变的“止点”或者“肌腹”可以认为是“阳”,这也与“阴有病、阳取之”的治疗法则相契合。

4 结语

阴阳针法、巨刺针法、反阿是穴针法,前人虽然已经有很多对于此的丰富描述,但是对于初入临床的医学工作者来说,有时候缺乏一个明确的思路去引领和运用它。因此笔者不才一管之陋,运用阴阳学说为载体将此总结在一套体系里面,以作启迪。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思路并不是对局部取穴疗效的否定。通过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学习,可以开拓我们的针灸治疗思路,找到更多、更好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为广大患者造福。

猜你喜欢
内经经脉针法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从出土和传世早期经脉类文献中的疼痛病症看经脉理论的形成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论《内经》肝为罢极之本及其现代应用
阻力针法联合针刺后溪穴治疗颈肌筋膜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