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策略

2020-02-16 11:05李建维
建材与装饰 2020年7期
关键词:施工人员建筑工程建筑

李建维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32)

0 引言

当下建筑行业间的竞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优胜略汰的生存法则在现代化的环境下有了更加深刻的时代意义。一个建筑企业要是想在行业内部脱颖而出,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就要在自身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上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传统的建筑企业仅仅依靠过硬的技术就可以,而从现在来看,还需要有精细化的管理才能够让企业更胜一层楼,这是一个行业内部的改革,是一个建筑企业提高自身优势的契机,不仅能够为企业节约成本,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为居民谋取更多的利益。一套完善系统的管理模式可以让建筑企业的生命力经久不衰,倘若不重视建筑工程的管理,企业必定会慢慢的漏洞百出,失去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竞争地位,最终将在行业中消失。由此可见,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一些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进行剖析正当其时。

1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1.1 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根据对现在的一些建筑企业的企业状况来看,绝大多数的建筑企业是没有与自身企业能力水平相配套的管理体制的,设置专门负责管理机构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在建筑项目需要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对项目一线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对于工程的一些技术指标没有做到心中有数。此外,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专业化,也没有做到专人专责,人岗匹配度不高,这样一来导致工程项目的管理混乱,施工情况不理想。更有甚者,一些施工单位为了最大程度的谋取利益,想尽一切办法地减少成本,管理情况混乱,结构失衡。一些管理人员都一人兼不同的职位,由于不能做到精细化管理、针对性施策,再加之工作任务繁重,最终导致工程项目的管理以及质量都大打折扣。

1.2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不高

建筑项目中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决定项目能否快速、高质量完成的关键性因素,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影响建筑项目的全局,施工人员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其施工的水平关系到整个建设项目的最终成败。在项目的起初,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其他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是非常重要的,倘若缺少了这一过程,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就会对项目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压力。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负责管理的工作人员自身素质达不到要求的话,还可能会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施工人员找管理人员走后门的现象,这些因素对整个建筑项目质量的影响都是毁灭性的。此外,项目管理人员普遍的缺乏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这导致了管理人员不能够及时掌握前沿的建筑技术、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缺乏敏锐的洞察力,这些都是建筑企业想要提升综合水平的掣肘。

1.3 材料质量难以保证

保障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质量符合要求是建筑施工的前提要求,如果材料质量不达标,建筑工程就会存在巨大的隐患。有的建筑企业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比较低,为了节约更多的成本,出现有问题的材料后也没有及时地进行退换,降低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对建筑的使用者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同时,很多建筑企业的环保意识较弱,没有响应国家对于绿色发展的号召,存在材料资源浪费的现象。

1.4 没有有效的工程成本预算

工程成本预算包括对施工设计中建筑材料成本的核算,施工人员费用的计算等内容。成本预算一般都是根据施工设计中的设计方案进行费用计算得来的,是建筑工程管理之中最重要的一项。然而我国目前很多建筑工地在施工设计进行时没有有效的工程成本预算措施,更没有针对工程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采购方案,使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缺乏科学的工程成本预算。这种情况将会造成工程实际造价与工程预算严重偏离,工程物料费用严重失控的现象,从而导致工程造价不断升高,严重的影响了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

2 建筑工程管理的管理策略

2.1 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与体制

建筑企业要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设立专门的办公部门做好管理的工作,摸索出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可以成立负责对项目现状进行调研的工作小组,对建设项目的综合情况进行考察。还要对各类工作人员的岗位进行优化配置,做到专业的人负责专业的事,提高岗位的匹配度,减轻工程项目的管理压力。专门的管理机构需要提前设立,并设置专门的工作岗位,不可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建立规章制度来进行适当的约束。对工作的责任进行明确的分工,合理调配,让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

2.2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企业要提高招聘门槛,一方面要通过学历进行筛选,留下符合学历要求的求职者;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这些人员的综合素质考察,多方面的举措充分保障求职人员的素质水平、能力水平符合新时代下建筑施工、管理的要求。此外,建筑企业要注重人才的多元性、即人才专业领域的丰富化,这样能为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留足后备的人才力量。最后,建筑企业要建立系统的考核体系。可以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核,不断优化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2.3 严把工程质量关

建筑企业要有专人对材料的采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工作,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应及时上报,重新采购。同时,建筑企业也要提高对于工程安全的认识,认识到材料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材料监督检查的制度。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材料市场的调研,充分了解施工材料是市场情况,包括价格、种类、质量水平等指标,对于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严防死守。工程的管理人员要经常到项目现场查看使用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2.4 提升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调高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在建筑工程管理之中尤为重要,这是施工企业能取得预期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首先要进行人员费用的核算,然后要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物资成本的核算。可以派专人对施工材料进行分发,并进行清点与清查;施工设备要由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检测与维修,确保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行;财务人员要每天进行费用支出的核算并且绘制数据图表,进行报备。通过细致的工程预算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工程预算的准确性,还能有效的减少施工现场物资浪费的现象,进而提升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在当代施工之中,如果一旦出现施工工艺流程与施工设计不符的情况,应该立刻进行问题的报备,同时协调参与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单位与组织机构,确认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将设计变更与解决措施进行报备,进行施工预算的更改,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预算对于施工过程的指导意义,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

3 结束语

高效、精细化的工程管理有利于建筑项目科学地开展,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对项目质量有所保障。在新时代下,建筑企业倘若单纯地追求更多经济利益,不把工程的质量放在首位,最后不仅会在市场的大潮中所淘汰,还会对产生的质量问题负有法律责任。建筑企业要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够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系统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让项目管理朝着更加科学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企业在建筑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施工人员建筑工程建筑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