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

2020-02-16 11:05邹书武
建材与装饰 2020年7期
关键词:发包人承包人施工现场

邹书武

(铜仁市广远建筑工程公司 贵州 铜仁 554300)

从建筑工程项目运营的角度来说,落实合同管理工作,对保障项目生产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管理地位不断提高。合同管理要注重施工现场的管控,实现对各类问题的有效预防和控制,避免引发合同问题,影响着工程的效益。这需要不断强化合同管理,促使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发挥合同管理的作用和价值。

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分析

一般来说,工程正式开工后,合同履行也就进入了施工阶段,直到完成施工作业,整个过程的合同管理都围绕施工现场进行,通过变更管理和签证管理等,对出现的合同问题,采取处理措施,保证工程有序开展。因为建筑工程生产作业的开展,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等的影响,使得进度产生偏差或者出现质量问题,造成业主和施工方之间的纠纷和矛盾,做好合同管理,高效协调施工问题,能够避免纠纷的产生,同时保证各方的利益。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问题

2.1 主观性风险

从合同管理的主观风险层面来说,主要是因为人为因素引发,并且采取人文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风险作用的合同风险。一般来说,主观性风险多来源于发包人或者业主,比如是否按照工程合约履行义务或者是否为真实业主等。部分企业管理者缺少法律意识,整个项目的经营活动开展期间,常见各类不规范情况,同时缺少合同管理意识,不注重合同管理。工程合同签订环节,合同双方没有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要求编制,工程合同内容的撰写和合同双方权责的分配等,有着不明确的情况,项目合同的形式化问题突出,影响着现场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

2.2 客观风险

此类风险具有不确定性,例如市场波动和法律政策调整等,均为不可预知的风险,同时采取措施难以有效防范,风险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从当前的管理实际来说,单纯依靠某种管理手段,难以高效防范,需要综合运用各类方法。

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策略的总结

3.1 案例概述

以某建筑工程为例,设计为矿建结构,整个建筑的面积大约为24185.6m2。此项目施工时,产生了工程变更争议、材料差价调整争议。现结合具体解决实践,分析如何实施合同管理,总结合同管理策略。

3.2 合同问题的处理方案

以工程变更为例,对于工程变更的争议,具体为图纸会审时将承台上层原来的22号钢筋进行了修改,改为25号钢筋,工程承包人提出因为主楼承台厚度为2.4m,超过了2m,为确保钢筋绑扎的质量和生产的安全,进行支架修改。其认为方案修改产生的费用应该由发包人负担,但是业主方拒绝。争议点如下:监理方认为不应该由业主负担支架方案修改产生的费用,因为主楼承台厚度超过2m在投标之前已经告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是工程承包人需要履行的义务,所以产生的费用应该在工程报价中充分考虑,同时方案的修改没有使得承台施工条件产生质的变化。

启示:对于上述合同问题,若想实现对合同风险的有效控制,要具有较强的合同意识。合同管理具有政策性和技术性以及经济性特点,需要相关人员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经验,能够运用法律知识和合同管理技术等,做好合同管理。从合同签订环节入手,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实现对变更问题的事前和事中控制,促使控制效果的实现。

3.3 合同风险的管控策略

3.3.1 做好招标环节的控制

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风险的预防和控制角度来说,要注重做好招标环节的控制。因为建筑工程合同的签订,其是以招标为基础,工程发包方编制项目招标文件,必须要确定相应的合同条款和细节,实现对合同问题的事前管控,关注工程造价。同时做好施工合同的编制控制,其为工程造价和质量以及工期目标控制的主要依据。高质量的施工合同,必须要体现上述内容,对合同内容和合同文件的编制以及解释,需要明确相关因素,比如执行顺序和工程范围等,提出关于工程造价调整的具体办法,明确工程进度和建筑工程款的支付方法。除此之外,考虑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有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做好风险的科学合理划分,保证合同价值得以实现。

3.3.2 严格控制变更

从合同管理实践来说,必须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没有达到工程师的同意,不可以随意进行设计变更。具体处理如下:①发包人要求的工程设计变更。建筑工程施工中,如果发包人需要对原来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变更,那么需要提前14d,并且以书面形式向工程承包人发出设计变更通知。如果设计变更超过原设计标准或者批准的建设规模时,那么需要报规划管理部门以及其他部门经过重新审查批准,并且由原来的设计单位提供工程变更图纸以及说明。具体实施方面,项目工程师向承包人发出工程设计变更通知之后,工程承包人依据变更通知和相关要求进行变更。此变更情况下造成的合同价款增减和项目承包人的损失,全部由发包人承担,同时延误的工期顺延。②承包人要求的设计变更。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承包人不可以因为施工方便而提出设计变更。其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如果被发包人采纳,若涉及到设计变更或者施工组织设计变更,以及需要换用材料以及设备,那么需要经过工程师同意。若未获得工程师同意便擅自更改或者换用,所产生的费用需要自己承担,并且要赔偿发包人的损失,此情况下的工期延误不予顺延。

3.3.3 构建合同风险预警机制

对于合同管理风险的有效预防,要构建风险评估机制,针对建筑工程合同条款的合理性,开展科学评判。同时对合同对象,进行信用等级的评估。加大对合同签订和履行等环节的风险识别和控制力度,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合同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分析是否存在潜在风险。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风险分类和预警,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控制方法,实现对风险的高效控制[1]。

3.3.4 调动全员参与积极性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需要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实施合同管理时,做好合同交底工作,增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的合同管理意识,明确自身的合同权利义务,落实工程造价和质量以及进度等的管控。

3.3.5 完善合同管理体制机制

通过构建完善的合同管理体制机制,保证合同内容和形式统一。具体实践中,企业要站在发展的角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合同管理体制和制度。负责合同管理的人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同时具有不断学习的意识,积极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进一步完善招标行为,做好合同拟定和管理,全面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履行合同管理职责时,围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常见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实现合同管理的价值[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要结合当前管理工作常见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文中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了以下策略:构建合同风险预警机制;调动全员参与积极性;完善合同管理体制机制等。

猜你喜欢
发包人承包人施工现场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律师解疑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应对合同解除
印章之争
以承包人名义收取工程款的行为是否构成表见代理
未经验收已被使用的工程欠付的工程款是否具备支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