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应用

2020-02-16 11:05李先锋
建材与装饰 2020年7期
关键词:组件发电新能源

谭 建 李先锋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推动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当前新能源发电量的比重来看,处于稳步提高的状态。根据2019年前三季度发布的风电和太阳能累计发电量数据显示,发电量为4629亿kWh,占据总发电量的8.7%,同比提升了0.7个百分点。当前,风电与光伏开发布局不断优化,新能源发电技术释放着能量,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1 新能源的发展现状

基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开发以及利用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最核心的是积极发展清洁能源,通过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达到绿色发展的目标。新能源为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的优势。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此保障能源安全,同时推动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以湖南为例,优化调度的同时,优先消纳风能、光伏发电、水电等清洁能源,2019年8月末新能源并网规模同比增长23.3%,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57.8%,占全省发电量的45.0%。不过新能源发电技术尚且处于发展阶段,还有很多技术以及运用不够成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探索,推动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释放技术的能量。

2 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2.1 风力发电技术

从资源的储量来说,风能资源储量比较高,同水资源相比突出,为水资源储量的10倍。借助风力发电,主要是将风力转换为驱动风力的机械力,借助发电机进行能源转换,形成电能。

技术的应用分析如下:①风机类型。依据装机容量指标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以及特大型机。一般来说,风机的容量越大,那么桨叶的长度就越大。根据发电机转速指标,细化为恒速机、变速机、多态定速机。②设备的组成和功能分析。使用的风力发电机组,组成结构为风轮、机舱以及基础等。运行的风轮,组成结构包括叶片和变桨系统等。叶片的形状如何,影响着风能的吸收程度。运行时,风机风速如果大于切出风速,利用旋转状态的叶尖,来完成气动制动。如果叶片处于异常状态运行下,那么要及时有效应对覆冰或者腐蚀等问题,确保叶片得到有效保护以及防护。③风机控制技术。使用的并网发电机,类型包括双馈机、双速异步机以及变速风力发电机。新的并网技术,引入了模糊控制技术,高效调节转速以及功率。利用神经网络,对叶片浆距进行控制,并且预测风轮气动特性,有着不错的效果。当风电场处于并网运行状态时,吸收无功,为了保证运行的效益,为风电场配置SVC或者其他无功补偿装置,通过实时动态补偿,减少因为输送功率引发的系统振荡情况,优化电网运行状态。

2.2 光伏发电技术

从地球能量的释放层面来说,太阳辐射为主要部分,通过向地球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能每秒钟辐射产生的能源,相当于大约500万t标准煤。若能够高效利用太阳能,则会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以及环保效益。

技术分析:

(1)光电效应。当物质被特定电磁波照射以后,那么内部相应的电子将会被激发,进而形成电子。运行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具体由蓄电池和电池控制器以及光伏电池组等装置组成。

(2)电池组。目前来说,使用的太阳能电池类型很多。应用较为广泛的晶硅电池,主要包括单晶电池和多晶电池。从应用效能方面来说,硅基薄膜光伏电池的能效略有不足;化合物薄膜电池的应用,存在着污染以及危害问题,因此应用很少;聚光光伏电池的应用,需要配置散热器以及聚光系统,成本较高,还需要加大成本控制的研究。

(3)光伏阵列。使用单抽式支撑光伏组件,可将系统工作效率提高20%;使用固定式组件,可将系统工作效率提高25%;使用双轴跟踪组件,可将系统工作效率提高30%,为了保证效能的实现,要做好安装环节的把控。

(4)逆变器。不用类型的逆变器,优势差异。例如组串式,MPPT路数多;最高配比组件为1:1;采购成本高;维护点位多;设备提供商多;适用于山地以及屋面。

(5)光伏电站SVG的调压技术。运行的光伏电站,尤其是末端电源点电站,极易被电压因素影响,整个电站的调整能力不强,需要借助SVC的性能作用进行调节。采用的SVG调节模式,具体包括恒功率因数模式、恒电压模式等。一般来说,电压省调的状态下,恒功率因数具体负责日常运行的控制,同时依据符合的动态变化,进行无功变化的调整。若系统电压高于额定电压,高出10%,那么对于电压的调整需求,采用恒功率控制措施难以达到,要采取恒电压模式。

(6)PID效应。从光伏组件的使用角度来说,电位处于某种情况下会产生逐渐衰弱的情况。由于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运行,受到电荷因素和漏电流因素的影响,使得组件的性能会被影响,出现50%左右的降低情况。如果湿度和温度等很高,那么PID效应会更高。对于PID效应,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首先,做好系统方面的处理。利用新工艺以及新设备,例如设置逆变器,实现减弱或者降低PID效应以及系统电压,减少对光伏发电系统运行的影响。其次,做好组件方面的优化。从组件PID效应的产生原因来说,高湿为主要因素,需要增强组件的密封性能。采取优化EVA生产工艺和原材料的配比方式,增强EVA胶膜的抵抗能力,减少PID效应的影响。最后,做好电池方面的控制。若想有效抵抗PID,充分发挥电池的作用,能够获得不错的效果,比如改变SiN减反层以及发射极。

3 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策略

3.1 整合各方力量推动新能源的发展

从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角度来说,还面临着系列挑战。若想不断加快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协同作战,结合当前电力新能源的发展实际情况,围绕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制定完善的执行标准以及要求,为电力新能源的发展提供动力。与此同时,细化明晰各个部门肩负的职责,推动电力新能源发展,推广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通过颁布相应的政策,不断提升新能源发电的比重,释放电力新能源的价值和优势。

3.2 科学规划

推动新能源的发展以及应用,当前的重要任务为科学合理规划,这也是发展电力新能源的基本要求。具体落实方面,需要相关主管部门能够坚持经济和绿色的基本原则,深度分析当前能源市场的基本需求,除了做好水电和火电的规划外,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可再生能源目标[1]。基于提出的新能源发展以及利用总目标,对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进行合理规划,优化规划方案,并且提出相应的标准,为电力新能源发展和应用面临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推动新能源发电技术的高效发展。

3.3 增强应用可靠性

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并网运行可靠性问题比较突出。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完善,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得到了有效增强,不过借鉴传统电力系统建设和运行的经验,系统运行环境比较复杂,若想提供稳定的电力服务,合理规划以及控制电路结构,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设新能源发电系统时,要做好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保证规划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最大程度上保证技术的应用效益[2]。

3.4 着力解决供需矛盾

从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分布来说,早期主要布局在中东部,即经济发达的区域,因为这些区域的电力系统网络相对成熟,应用新技术,只需要结合需求,对电网系统进行相应的调整便能够达到发电要求。电力新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我国需要着力解决上述部分不均衡问题[3]。目前来说,风电开发布局持续优化。2019年前三季度,中东部和南方地区新增风电并网228万kW,占全国的44.7%。截至2019年9月底,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风电装机5826万kW。结合实际需求,不断优化电力新能源的部署,满足多样化需求。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能源发电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依托相应的设备和系统,实现对新能源的有效转化,形成所需的电能,能够有效替代传统电力,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文中结合当前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应用情况,提出了推动技术应用和发展的策略,具体如下:增强应用可靠性;着力解决供需矛盾等。

猜你喜欢
组件发电新能源
“发电”
无人机智能巡检在光伏电站组件诊断中的应用
柠檬亦能发电?
含风光发电的互联电力系统自动发电控制论述
新型碎边剪刀盘组件
U盾外壳组件注塑模具设计
摩擦发电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风起新一代光伏组件膜层:SSG纳米自清洁膜层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