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工艺探究

2020-02-16 14:19陈智超
江西建材 2020年8期
关键词:预埋件预制构件装配式

陈智超

福建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

0 引言

装配式建筑由于其施工周期短、施工方便、施工成本低等特点,受到建筑行业的热捧和关注。不少行业的学者和专家一致认为,未来装配式建筑一定会占有重要比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发展趋势和施工要点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

1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控制要点

1.1 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控制

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控制,主要是其施工材料所决定的。例如,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预制构件使用的钢材、模板、混凝土均符合国家相应标准,其施工流程均按照使用标准进行。

1.2 预制构件的运输过程

预埋件在制作完成后,由于混凝土的韧性较差,因此,要注重运输过程中,对预埋件的损害。大部分的预埋件,其型号和材质各不相同。因此,在运输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尤其是对于特殊型号的预埋件,造成成本高、使用次数少,这种预埋件的运输,一定要提高注意事项。

1.3 预制构件的保存

预埋件的种类较多,因此,其保存方式也各不相同,大部分的预埋件,保存地点不能和施工地点相距太远,造成施工困难。因此,合理摆放预埋件,合理搭建预埋件堆放场地,对于预埋件的保存,极为重要。

2 工程概括

福建福州某公共建筑工程总面积15万m2,其中部分使用装配式预制构件结构体系,该单体建筑楼层为6层,单体建筑面积20000多m2。该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项目使用预制构件施工,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梁、预制楼梯、预制板等,预制梁板上增加7cm厚的现浇混凝土面层,地上六层,全部使用预制楼梯施工工艺。由于场地限制,构件体积大,转运吊装难度大,需做好一次吊装完成安装,对预埋件要求高[1]。

3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工艺

3.1 铺设钢底模板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台座上,铺设钢底模板,模板龙骨使用符合规定尺寸的角钢,每个模板尺寸为6m×3m,龙骨内浇筑相关型号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工作。浇筑完成后,覆盖8mm厚的钢板。铺设好钢板之后,要及时打磨钢板表面的污垢,减少钢板表面的锈迹。用腻子找平打磨钢板接缝处,保持钢板的底模相对光滑,进而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2 制作钢模板

钢模板的制作是预制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型钢和钢板组成。通常,按照施工方案,在侧模板之间的连接处进行定位销孔,并且进行相关模板组装固定。施工中,同一类型的预制构件,可以使用同一套侧模。预制构件的预埋件以及预留孔,需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局部改良。

3.3 加工制作钢筋笼骨架

钢筋笼骨架,作为预制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前,首先要准备好构件的间距,其次,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制作。首先,套筒和主筋,要先进行浇筑,并用套丝,将主筋的位置、预埋件位置、辅筋安装位置进行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进一步确保其安装质量,需要在骨架底部,安装垫块,垫块的材质避免使用木质以及陶器等,应该使用预埋件生产厂家提供的专用垫块,同时其尺寸和主筋的保护层厚度,保持一致,间距设置为1m左右,确保主筋的保护层的尺寸可以达到标准。进而提高预制构件的使用寿命[2]。

3.4 安装预埋件

预埋件是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关键环节,其安装方式和预埋件的种类有关,大部分的预埋件,在安装过程中,要根据预埋件的特点和位置进行安装。同时,安装前,必须将预埋件固定在指定位置,并用吊杆或者模具,来加以固定。由于预埋件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预埋件变形等现象,因此,预埋件的应用和使用,要提高安装意识,及时观察预埋件的变形程度,减少后期的返工。对于预埋件的质量问题,则是以检查为主要查看方式,在安装预埋件之前,工作人员要进行预埋件的检测工作,确保预埋件的尺寸符合安装要求,同时,提高预埋件的制作工艺,以及对于预埋件的垂直度的控制程度等,这些操作内容,都可以提高预埋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3.5 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前,项目施工人员,首先要检查预制模板、预埋件、预制钢筋,进一步确保预制构件的质量和尺寸,是否符合建筑工程设计的标准。同时,在符合条件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在浇筑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时候,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需要对浇筑的混凝土构件进行振捣,同时,注意振捣的顺序,严格按照,快插慢拔、均匀对称的振捣要求来操作。另一方面,振捣器的移动距离不能过大,避免漏振的发生。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的连接处,要进行凿毛处理,在接缝处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使用缓凝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4h以上,才可以进行混凝土冲洗作业。对于预埋构件的连接面,其表面应该保持平整,干净。混凝土在浇筑之后,利用平整机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磨平操作。混凝土的表面平整度,应该维持在3mm以内[1]。

3.6 混凝土养护

养护工作是延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使用寿命的重要方式。由于预制构件的混凝土使用量较多,因此,当混凝土初凝时,水泥的热化反应相对明显,混凝土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相差较大。当其内外部温度差超过25°时,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产生一定的差异性,进而造成温差裂缝,最后影响了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及时,监测混凝土的内部温差,温差较高,可以进行适当的降温工作,进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同时,当混凝土的周边温度过低,可以采用将构件外部,包装一层塑料薄膜,这种操作,可以进一步提高构件内部的温度,提高混凝土的强化速度,保存内部的水分,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在混凝土施工完毕后,还要结合现场的其他情况,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例如在混凝土外边面喷洒水分、覆盖茅草等方式都可以进一步养护混凝土,如施工设施有限可以直接涂抹混凝土养护剂进行养护工作[2]。

4 结论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因其造价成本低,制作周期短、使用美观的特点,我国已不断加强推广使用预制构件,并进一步优化建筑产业格局,完善建筑产业构造。

猜你喜欢
预埋件预制构件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提升探讨
锚筋预埋件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轨顶风道预制构件力学性能加载试验研究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幕墙槽式预埋件现场监理探讨
对工程预埋件施工工艺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