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工程管理及评价

2020-02-16 14:19韩中原
江西建材 2020年8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绿色指标

韩中原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新郑 451100

1 绿色建筑的内涵

建筑产品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舒适、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但是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内所消耗的自然资源、能源、有害气体等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建筑垃圾更是污染空气、水体、土壤的源头之一。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内能够保护环境,提高建筑产品的高效性、适用性及健康性,从而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这里的全生命周期是从项目立项到设计施工,再到建筑产品的应用及后续的报废回收等,贯穿建筑产品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整个过程。绿色建筑并非是指建筑产品的绿化程度,而是一个环保性的概念,即建筑产品充分、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既能够满足建筑产品的功能要求,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性,又能够与环境和谐共生,保护生态、节能环保。把绿色建筑的建造及使用过程看成一件产品,那么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可以划分为决策、规划、设计、施工、运营、改造、拆除及再利用,绿色建筑的评价即根据绿色建筑的特点,明确全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从部门管理、环境管理、资源及能源管理、经济指标等几个方面构建一个全面的评价体系[1]。

2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

首先,要针对绿色建筑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绿色管理。绿色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就是在建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融入绿色管理理念,每个阶段的生产活动均要综合考虑工程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合理配置建筑资源与自然资源,特别强调资源的减量与循环利用,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秉持着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绿色管理理念。其次,项目的全要素绿色管理。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要素包括技术质量、施工进度、费用成本、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全要素管理即对这些内容进行动态、系统的测评与管理,比如施工进度管理中,要合理搭配资源与生产力,既保证建筑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又要提高项目的环境评价及经济效益评价。最后项目全方位绿色管理。建筑工程具有体量大、周期长、涉及专业多等特点,一个建筑工程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与间接参与者可能涵盖了建筑行业的各个方面,比如政府主管部门、规划设计部门、建设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工程监理等,项目全方位管理就是加强各个单位部门的沟通协调,减少项目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成本浪费;所有项目参与方均基于绿色建筑的项目目标展开工作,实现人们生活空间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2]。

3 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

3.1 管理指标

所谓管理指标是指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相关的组织体系、参建人员、信息资源是否能够得到科学、协调的管理。管理指标包括绿色建筑项目管理层的参与度、员工培训、人力资源配置等。其中管理层参与度是指项目决策者、管理者对项目的宏观决策及相关规章制度、管理理念的落实与执行,管理层的参与程度越高,绿色建筑项目工程管理的实施效果越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就越高。建筑工程项目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因此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特别是绿色建筑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保证绿色建筑理念渗透在项目建设的每个环节,此外还要制订科学的培训内容及合理的培训频率。人力资源配置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项目各个阶段的参与者、决策者、执行者会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进度,因此人力资源配置还充分考虑各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分配合理的工种及岗位,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3]。

3.2 环境管理指标

环境管理方面的评价指标包括区域性污染、环境恢复、室外景观等三个方面。区域性污染是指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直接影响,包括有害气体、污水、噪声、固体建筑垃圾等。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有害气体控制,减少扬尘,施工场地要做好硬化处理,并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建筑施工产生的污水要做好水处理,加强水的循环利用,并有效治理项目周边潜在的污染源。噪声污染也是绿色建筑项目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消声隔离措施,减少噪声污染。固体建筑垃圾则要做好建筑材料的分类,并做好垃圾的回收利用。环境恢复是指项目开发前与开发后,环境恢复情况、恢复生态环境的投资情况等。室外景观是否满足绿色建筑要求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判断,即建设绿地面积比、室外景观生存周期、室外景观耗能量等[4]。

3.3 资源与能源管理

资源指标主要是指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设备是否与绿色建筑的要求相符,能源指标则包括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量、能源利用率等。评价一个建筑工程的资源管理水平能否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可以从建筑材料及建筑设备两个方面来进行,建筑材料包括绿色材料的使用情况、材料是否有效利用及回收;建筑设备的使用情况指标则包括设备损耗率及耗能量。评价建筑工程是否满足绿色建筑的能源要求,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测算整个过程建设及运营阶段的能源使用情况。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要尽量采用节能技术、环保材料及低耗能设备,积极开发、应用新型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3.4 技术管理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运营要采用先进的、有效的、环保的科学技术,评价一项建筑技术是否满足绿色建筑的要求,主要指标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绿色技术的使用比例。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否创新性的使用绿色技术,绿色技术的应用效果及效率,应用绿色技术是否提升了绿色建筑的整体效果等,这些均是衡量绿色技术使用比例的指标。施工技术的安全程度也是评价技术管理是否能满足绿色建筑要求的重要指标,施工技术必须以施工人员的安全及操作的可靠性为主,然后才考虑施工过程中技术的应用与实施,绿色建筑的技术管理强调安全性与可靠性。此外,技术管理评价指标还包括技术的可操作程度,即绿色建筑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技术对项目的适用性,不能为了“绿色”而“绿色”,技术的可操作性要以充分发挥技术的效益为前提。

4 结语

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绿色建筑将会成为人类社会建设与发展中的主流,它倡导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坚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减少建筑生命周期内的污染排放,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降至最低。当然,绿色建筑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绿色建筑的评价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绿色建筑的管理与评价技术也会越来越完善,在促进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同时,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绿色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绿色低碳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