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发展现状

2020-02-16 17:07于利红李彩艳闫凤芹
山东化工 2020年22期
关键词:空分煤气化合成气

于利红,李 滕,李彩艳,闫凤芹

(兖矿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山东 滕州 277527 )

IGCC(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 的中文名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包括煤气化、净化、燃气-蒸汽的联合循环,具有热效率高、环保等优势。

IGCC 的工艺过程为: 原料煤经气化转化为煤气,经净化除去然NOX、硫化物、粉尘等,送入燃气轮机燃烧,产生的高温燃气驱动燃气透平做功,乏汽送入余热炉与工艺水换热,余热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驱动蒸汽机做功。主要设备包括,气化炉、煤气净化设备、燃气轮机、余热锅炉、蒸汽轮机[1]。

1 技术发展概况

20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IGCC技术研发,IGCC较早的成功案例为德国Lunen IGCC电厂(1972年建成)和美国 CoolWater电厂(1984年建成),为以煤为原料气化后发电的实验电厂。20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共建成10余座IGCC电厂,包括荷兰Buggenum(布格能)电厂(1994年建成)、美国wabash River电厂(1995年建成)及Polk电厂(1996年建成)、西班牙Puertollano电厂(1997年建成)。IGCC电厂发电效率已达到设计值43%,可用率达到85%。截止2011年,全球己经建成投运IGCC电站约30余座,总装机约 1000万千瓦[2]。

2009年,我国首座IGCC-华能天津IGCC示范电站开工。2012年该项目成功运行,目前已实现长周期稳定运行。

“十五”期间,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共同进行IGCC甲醇多联产技术研究,建设并运行煤基IGCC甲醇多联产示范装置,该装置于2003年开工建设、2006年稳定运行。系统能量利用率达57.16%,生产能耗降低5%。

2 关键技术选择

(1)煤气化技术选择。煤气化技术是IGCC核心技术,影响IGCC电站的投资、可利用率及电站效率,目前国外IGCC电厂采用 GE-Texaco、 E-Gas、Shell、Prenflo、MHI ( 空气气化) 、TPRI等六种气流床气化技术,国内天津IGCC采用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

(2)燃气轮机选择。美国Cool Water、Wabash River IGCC电站采用了GE公司7E、7FA燃气轮机,而荷兰Buggenum及西班牙Puertollano的两个示范电站采用德国西门子燃气轮机v94.2和v94.3。天津IGCC采用上海电气集团及德国西门子共同提供的SGT5-2000E(LC)型合成气燃机。

(3)合成气净化系统。合成气净化方式分为常温湿法净化及高温干法净化,常温湿法净化技术成熟、设备简单,主要包括旋风分离器(中温陶瓷过滤器)、文丘里洗涤器、脱硫设备及硫回收。高温(500~600 ℃)干法净化充分利用粗煤气显热,提高IGCC供电效率,设备投资降低,但其运行可靠性低及运行成本较高。

(4)系统热回收方式。通过废锅吸收粗合成气高品位显热产生中压或高压饱和蒸汽。低品位热的回收方式:产生热水,通过饱和器对合成气加热加湿;产生低压蒸汽,为系统其他过程提供蒸汽;加热合成气,提高入燃气轮机的合成气温度;预热锅炉给水。

(5)空分整体化。IGCC空分分为完全整体化空分、完全独立空分、部分整体空分(完全整体化空分即空分所需压缩空气完全从燃气轮机压气机抽取,完全独立空分指压缩空气由独立的空压机提供)。整体空分具有供电效率高、投资低、改善燃气轮机通流问题等优势,许多IGCC电站采用整体化空分系统。

(6)降NOx的方式,包括燃料热水湿化、注蒸汽、氮气回注等方式,国外电站燃料湿化及氮气回注是最为常用的两种方式[3]。

3 技术优势

①燃料适应性广。IGCC煤种适用性取决于所采用的煤气化技术的适用性,已运行IGCC技术采用多种煤气化技术,煤种适用性较强。

②发电效率高。IGCC的发电效率已经达到42%~43%,正在开发电效率超过50%的IGCC。

③具有环保优势。脱硫了率达到98%,脱氮率不低于90%,粉尘近零排放(一般低于 10 mg/Nm3)。IGCC技术中合成气经脱硫、除尘后进入燃气轮机。脱硫装置脱硫效率达99%以上,有效降低系统二氧化硫排放。降低NOx排放采用N2气回注、SCR等,使NOx排放<25×10-6。

④节水。IGCC电站的耗水量只有常规火力发电厂的一半左右[4]。

4 IGCC技术研发方向:

华东理工大学代正华课题组[5]利用Aspen Plus模拟了IGCC-甲醇多联产系统,考察了废锅流程及激冷流程气化工艺对多联产系统能耗的影响,发现废锅流程节能效果优于激冷流程。

SOFC/IGCC 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是指煤炭气化产生粗煤气经脱硫和除杂后,进入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堆,煤气化学能转变成电能;未反应完的煤气进入燃烧器,燃烧后高温气体送入燃气轮机发电;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燃气通入到蒸汽轮机再次发电。杨永平教授课题组研究了IGCC-SOFC的经济性及环保型,研究表明IGCC-SOFC具有高效性及环保性,但其投资较大,与IGCC相比经济性较差。SOFC/IGCC系统的发电功率比 IGCC 系统高10个百分点。提高SOFC运行压力,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效率。利用能耗污染综合指数IEF作为IGCC-SOFC系统综合系统的量化评价指标,CO2排放罚款与煤价的比值Rc为影响IGCC-SOFC系统综合性能的重要因素,比值小于0.03时,IEF随XCO2增加而增加,当比值大于0.03时IEF随XCO2增加而减小[6]。

王旭[7]等研究了IGCC-SOFC系统能耗,研究表明相同燃料下,以净煤气为燃料的 SOFC 系统的输出功率明高于 IGCC 系统。系统发电效率提高 10 个百分点,性能优于 IGCC 联合循环系统。

中国科学院肖云汉课题组研究了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站改造为IGCC的研究,研究表明采用采用燃料稀释方法控制系统NOx排放将降低系统能效0.5~2.4个百分点,回收高温粗煤气激冷后低品位热量(水煤浆系统)可使系统能效提高4.9个百分点。

陈鸿伟教授课题组[2]研究了IGCC电厂不同脱销方式的技术经济性,研究表明氮气回注系数减小,最佳整体空分系数也降低;余热锅炉安装SCR的脱销方式技术经济性较好,回注稀释剂结合SCR一体化、回注氮气脱硝方式都可以改善IGCC系统技术经济性。但余热锅炉安装SCR存在催化剂失活及氨泄漏的隐患及废弃催化剂的二次污染,因此回注氮气脱销方式具有发展潜力。

5 结论

与传统发电技术相比,IGCC技术能效高、污染物排放低,节水,符合当前日益严峻环保形势。研究者在IGCC关键技术优化、IGCC-SOFC、CO2捕集、脱硫脱硝等方面进行了研发,为该技术的优化升级及广泛应用提供了支持。

猜你喜欢
空分煤气化合成气
锅炉与空分装置及蒸汽放空阀联锁逻辑优化浅析
新疆宜化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通过鉴定
BiZrOx/ZSM-5催化合成气直接芳构化的研究
煤气化飞灰用作水泥混合材的试验研究
煤气化细渣资源化利用途径及发展趋势
基于电路控制的空分设备抗晃电方法
合成气回用气氛下RDF与粉煤灰掺混气化特性研究
煤气化工艺节能减排技术综述
合成气余热回收器泄漏原因分析及维修方案
上海某工业区合成气发展技术路线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