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拳爱国情怀 促进国宝回归

2020-02-16 14:49
关键词:马首兽首颐和园

素材导读

2019年11月13日,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在国家博物馆举行。马首由澳门商人何鸿燊捐赠,将划归北京圆明园管理处收藏。此前,何先生出资结束了马首百余年的漂泊。如今,他将马首铜像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献礼。

素材呈现一

“马首”回家,

折射盛世气象与孝亲心肠

李泓冰

“马首”回来了!

2019年11月13日,这个消息让中国文物爱好者百感交集。

圆明园兽首,本身固然是珍贵文物,但它的价值又远超出文物本身的意义——圆明园命运的起伏跌宕,记录着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面前的悲凉与屈辱。因此,每一尊兽首的回归,都是国人关注的焦点新闻。在国家和社会达人的共同努力下,此前已有包括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在内的六尊圆明园流失兽首铜像,通过不同方式回归。

这次回归的“马首”在十二生肖兽首中是有特殊性的。十二生肖代表十二个时辰,大水法前的这十二座兽首铜像会按其代表的十二个时辰,依次轮流喷水报时,唯中天午时马首铜像喷水时,十二铜像会同时喷水。而“马首”,在中国文化符号中,本就有着更丰富的寓意——马首是瞻,从这个意义上说,“马首”的回家,具有某种示范意义。

中国文物流失之广、数量之众,是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伤恸。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就有100余万件。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数据显示,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更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这数以千万计的文物,是祖先们的智慧才情、巧夺天工,原是传家之宝、传国之宝。落后就要挨打,子孙们无力守护,是曾经的国觞,更是国耻。在法国枫丹白露的一个中国珍宝馆里,陈设的多是百年前八国联军从圆明园掠走的文物。它们在异乡泣诉着一个古老民族城池失守的悲哀。

守护国宝便是守护祖训与文脉。在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身为“五代故宫人”的梁氏家族,奋然参加抗战文物南迁的感人故事,就生动演绎了国之重器何以是祖先魂魄所依,甚至成为守护者的毕生信仰。而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炎黄子孙有能力也有义务守护国家宝藏。何鸿燊先生的善举,堪为马首是瞻——类似的善举,已经成为流失文物回家的重要渠道,这是民族复兴的盛世气象,也是炎黄子孙的孝亲心肠。

(选自人民网)

马首铜像捐赠仪式的举行意味着,离家一个半世纪有余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正式回归。

捐赠仪式结束后,马首铜像并入当时正在举行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与公众见面。

其实,在这个展览上亮相的每一件珍宝,背后都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

【素材解读】

我们在向为流失文物回归努力的人们致敬的同时,也要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在厚利驱动下,不少文物和艺术品通过非法途径流失国外。有文物专家分析,历史上文物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外国掠夺,而现在文物流失主要是因为走私,且后者文物流失的数量已经大大超过前者。

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这一文物保护原则,已是国际共识。“马首”归来,我们畅通接国宝回家的“来路”值得庆幸。但同时也必须意识到,阻止珍贵文物继续被盗卖被走私出境,堵住国宝流失的“去路”已成当务之急。

素材呈现二

那些流失文物背后的唏嘘往事

马首铜像捐赠仪式的举行意味着,离家一个半世纪有余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正式回归。

捐赠仪式结束后,马首铜像并入当时正在举行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与公众见面。

其实,在这个展览上亮相的每一件珍宝,背后都有一段令人唏嘘的往事。

圆明园兽首:从星散到重聚

19世纪中叶,晚清朝廷“天朝上国”的迷梦被列强的坚船利炮震破。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付之一炬,包括兽首在内的大批珍贵文物就此被掠西去。

圆明园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喷泉构件,由清乾隆年间西洋画师设计,中国宫廷匠师制造,融合东西方文化特色。兽首用料考究,形态逼真,展现出很高的工艺水准。

20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圆明园兽首在内的中国流失文物陆续现身海外,引发国人和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中国政府始终以坚定的决心推进文物回归,从牛首、虎首、猴首的国企竞拍,到马首、猪首的华商捐赠,再到鼠首、兔首的外国友人返还,圆明园兽首逐渐从星散走向重聚。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圆明园12个兽首现在已经有7个回到国内,但真正落脚圆明园的,马首还是第一个。”

颐和园文物辗转归国

与圆明园的命运似乎多少有些相似,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颐和园惨遭劫掠,万寿山佛香阁西侧宝云阁铜殿的十扇铜窗因此流失海外。

1993年,美国企业家莫里斯·格林伯格先生以重金购得这批铜窗,无偿赠还中国。此前,英国安布罗斯·哈丁博士也无偿赠还了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自清漪园(即颐和园前身)的清代铜鹤等文物。

宝云阁的全部构件采用中国传统的“拨蜡法”和“掰沙法”工艺铸造,之后再连铸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铜殿,体现了中国熔模铸造技术的卓越成就,也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颐和园文物回归对于恢复颐和园完整性、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铜鹤的风格较为写实,造型丰满健硕,寓意吉祥。值得注意的是,颐和园铜窗、铜鹤等是较早通过国际友人捐赠的方式回归的流失文物。

龙门石窟珍贵石刻佛像的回归之旅

如果要说中国的石刻艺术,就不得不提洛阳龙门石窟。它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可是,在20世纪初,洛阳龙门石窟曾被大规模破坏、盗凿,大批石窟佛像流落海外。

2001年4月,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向中国国家文物局归还龙门石窟看经寺浮雕罗汉像,开启了龙门石窟流失造像回归的序幕。

2004年至2005年,國家文物局经过严格论证,抢救征集了旅美收藏家陈哲敬先生收藏的古阳洞高树龛北魏释尊佛首等7件龙门石窟佛教造像。

综合来看,这8件石刻佛像属于北魏晚期至盛唐中国造型艺术极盛时期的优秀作品,展示了在龙门形成并影响全国石窟造像的“中原风格”和“大唐风范”,十分珍贵。

特别是古阳洞高树龛北魏释尊佛首,还是著名杨大眼大龛上方小型龛中现知唯一存世的一件主尊佛首。该龛左侧“高树造像记”为著名的北魏法书《龙门二十品》之一。

清代大沽铁钟的故事

大沽铁钟又名“乐威毅公祠”铁钟,铸造于1884年,目的是为了纪念抗击英法联军壮烈殉国的直隶提督乐善,外壁上段铸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

它也曾有过一段坎坷的回归经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铁钟被作为战利品掠走,存放在英国朴次茅斯市。2003年以来,天津市政府通过多种渠道呼吁将文物归还中国。

2005年5月,在中英两国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英国议会通过了无偿返还文物的提案,阔别故土100多年的铁钟终于回到祖国。

这口钟铭记着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勇气和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弱变强的伟大历程。

(选自中新网)

猜你喜欢
马首兽首颐和园
兽首
颐和园
失踪的镶金兽首玛瑙杯(上)
兽首
“马首”回家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马首铜像入藏圆明园
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家
马首
颐和园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