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及质量控制

2020-02-17 18:13赵剑兰
四川水泥 2020年6期
关键词:麻面桥梁工程安全性

赵剑兰

(四川路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0 前言

桥梁工程是目前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各种类型的桥梁在特殊地形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是国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其质量十分重要。桥梁的修建多是为了跨越水系、峡谷等特殊地形或城市道路中的拥挤路段,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受到日晒高温、风吹雨淋甚至是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这些情况会给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挑战,而影响桥梁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就是施工质量,本文以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艺及质量控制为要点,简要分析混凝土工艺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希望能为我国的桥梁建筑事业带来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1 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目前的技术环境下,桥梁工程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几乎都能在第一时间被监控,通过收集数据信息,利用网络和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勘查、管理甚至是最后的验收工作起到辅助作用。当施工过程中确实存在问题时,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以下是施工过程中一些常见的问题。

1.1 混凝土裂缝问题

桥梁的安全性关系到人们日常出行时的生命安全,同时作为交通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施工过程中更应该对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进行高强度的监控,避免因质量问题,出现各种事故,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带来严重的后果。

在桥梁工程中,比较多发的质量问题是桥梁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出现裂缝。桥梁上出现混凝土裂缝对于整个桥梁工程来说有着不小的影响,裂缝的出现会大大降低整座桥梁的强度,并影响其承载力,当载重较重的车辆从桥上经过,或是遇到地质灾害时,桥梁上的裂缝就容易进一步损坏,当损坏程度过大时极易发生严重的事故。造成桥梁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在于建设施工时,使用的混凝土原料质量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的标准,或者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存在问题。

在原料质量方面,除了工程材料采购人员在采购时要选择质量符合标准的混凝土原料和其他工程材料以外,对于已采购到的原料要分类别进行的妥善的存储,例如干粉类原材料要保证环境的干燥;钢筋等材料要避免环境潮湿,避免光线直射,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材料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时,技术人员不够专业使得原料的配合比不达标,也会造成混凝土的质量存在问题,在后期桥梁投入运行后造成质量隐患。

从施工工艺上来看,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交底不到位也是导致桥梁运行阶段出现裂缝的重要原因。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振捣工序中振捣的力度不合适,很容易导致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产生问题,从而造成质量问题,形成裂缝。而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短时间内如果出现内外温差过大的情况,容易使混凝土表面出现水分蒸发,缺少水分的混凝土容易凝结,在后期出现裂缝,因此在浇筑完成后的一定时间内都需要对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覆盖一层保湿用的覆膜,使内部充分湿润,同时确保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在一个平稳可控的范围内。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中,施工人员也要密切关注混凝土的具体情况,当天气较为炎热的情况下,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养护工作[1]。

1.2 混凝土麻面问题

麻面现象是混凝土表面局部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出现麻面,可能会对结构的密实性造成影响。其产生的原因有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使得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使用中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模扳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2]。

2 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主要分为高抛无振捣法和泵送顶升压注法两种。高抛无振捣法主要是利用混凝土自身的重力对其进行连续抛落,虽然方便但是不利于控制混凝土的密实度。而泵送顶升压注法相对复杂,需要在拱脚处开压注口,同时在拱顶开出浆口,利用输送泵的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从下往上一次性压注完成,虽然麻烦但是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与密实。采用泵送顶升压注法对于输送泵的性能要求比较高,输送压力必须达到使用条件。在输送过程中一般使用大型的拖泵,且混凝土运输车和输送泵的数量一定要足够,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前要检查搅拌机的功率是否符合施工要求,确保浇筑作业的顺利完成[3]。

2.2 施工环节的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混凝土凝固后不出现裂缝和麻面,必须在浇筑前制定好浇筑计划,在浇筑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来进行,施工人员不能擅自更改浇筑计划。首先是要确保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离析的现象,为浇筑工作的稳定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是要计算好浇筑时间和混凝土的运输时间,避免混凝土还没开始浇筑就凝固。根据气候环境、温度等外界因素合理选择搅拌地点,确保其质量不会出现问题[4]。

3 完善施工质量监管制度

在我国现有的建筑施工体系中,相关的施工监管体系已经相对较为成熟了,但是依旧有部分建筑企业的基层监管体系存在执行不力的情况,对于这种现象,企业应当加大力度使监管系统落到实处,从最开始的原材料采买工序一直到最后交付完工,所有程序都应该有监管人员对其中的质量情况进行检查管理[5]。施工单位要强化对建筑工人和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的培养,使其明白工程质量背后的意义,杜绝在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人员主观意识而造成的不良影响[6]。

4 结语

在桥梁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的应用最为广泛,因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的特点,在我国建筑业的很长时期都是主要的建筑材料,而混凝土材料在实际工作中的构筑要求也很高,从最初的的原料选择就要恪守标准,之后的搅拌过程也要具备相关的技术,保证原料的配合比最为科学合理,到后面的振捣、浇筑、养护等工作,都需要施工人员进行细心的工作,同时监管人员需层层把关,保证每道工序都保质保量,在每个环节都能进行质量监管。因为桥梁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设施,它不仅关系到居民出行的的便捷程度,为国民提供便利,其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关乎每个通过桥梁的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技术人员必须要明白建设中保证桥梁安全性的重要意义,杜绝在工程建设中由于疏忽大意、偷工减料、工艺过差而造成质量问题的情况,因为它不仅仅是为一座桥梁工程负责,也是为了居民的出行安全、人身安全负责,为国家的发展负责。

猜你喜欢
麻面桥梁工程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桥梁工程设计在BIM技术中的应用
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客运专线桥梁道床板烂根、麻面等质量通病的预防
浅谈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运用的病害治理对策
基于MicroStation的桥梁工程三维设计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