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中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探讨

2020-02-17 18:13贺志明
四川水泥 2020年6期
关键词:温度控制骨料气温

贺志明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现阶段混凝土钢筋结构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区城市建筑的主要应用材料之一,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的自重,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但是混凝土对施工环境的温度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若是混凝土构件内外部的温差相差过于悬殊,大幅度增加了内部裂缝问题出现的几率,导致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无法满足建筑要求,容易埋下安全隐患问题。因此,为了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

1 混凝土工程项目冬季施工的主要特点分析

1.1 混凝土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隐患的隐蔽性。若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位于冬季,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常常会在春暖花开,气温回升的时节出现,大幅度提升了安全隐患处理的难度,严重者甚至出现二次返工的现象,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年限、施工单位的经济收益以及其社会形象。

1.2 计划性较强,时间准备不充分。若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处于冬季,常常会由于准备时间不充分、技术要求较强等因素影响为建筑工程项目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1]。

2 浅谈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

2.1 原材料的选用及配合比

若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处于冬季,应当选择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主要施工材料,其建筑骨料应当选择不含冰 雪等易碎物质,并严谨使用含有钾离子的防冻物质。除此之外,在配比混凝土比例时,应当立足于防冻剂的最低温度、建筑工程设计图纸以及施工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而系统地分析,经过反复实验确认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2]。另外,在混凝土配比时,应当增加水泥的含量,通常来说增加30kg/m3左右最为适宜,增加混凝土的强度与硬度,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4%左右的含气量,不仅能够大幅度提升混凝土构件的严密性,还能提升其抗冻能力,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年限。

2.2 温度控制措施

温度控制措施应用于混凝土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蓄热法,主要应用于气温在-15℃以上且结构相对较为厚重的混凝土建筑施工项目。此种温度控制措施主要特征是对水泥沙石和水进行加热处理,并在其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以此来保障混凝土的温度,提升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蓄热法操作简单便捷,投入资金相对较少,但是其缺点在于混凝土强度增长相对较为缓慢。其二,负温养护法,主要应用于气温在-25℃以上且不需要保温的混凝土结构,对于混凝土强度增长速度无较高要求的建筑施工项目[3]。在混凝土配比中加入防冻材料能够保障混凝土在零下温度中仍然不会出现凝固状态,不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的效果。负温养护法投入资金相对较低,但是其缺点在于混凝土强度增长相对较为缓慢。其三,外加热法,主要应用于气温在-15℃以上且混凝土构件厚度正常的建筑工程项目。采取火炉、暖棚等加热措施维持施工现场的温度处于0℃以上,使混凝土以正常的速度硬化,保障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硬度。但是外加热法投入费用相对较大。其四,综合蓄热法,是将两种保温方式进行综合应用,主要适用于气温在 -12℃ 以上的混凝土梁板柱以及框架结构项目工程,综合蓄热法投入成本相对较低,混凝提的轻度增长速度较快。

2.3 混凝土生产

在冬季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并根据项目施工要求合理选择加热的方式。在气温处于 -8℃以上时,为了降低加热工作量,施工人员可以选择加热拌合水的方式提升混凝土材料的温度,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是,防止水文过高导致水泥材料出现假凝现象。因此,施工人员在加热拌合水时,应当将其温度控制在80℃左右。同时,在未对砂石进行加热处理时,应当将水与骨料进行全面接触,让拌合水的温度传递至骨料,再与其他胶凝材料搅拌均匀。若冬季气温较低,仅仅加热拌合水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当将骨料、砂石以及石子等原材料进行加热处理。除此之外,应当对投放物料进行细致检查,防止冻块骨料进入搅拌机内,降低搅拌机内温度,影响混凝土的质量,降低搅拌机的生产效率,影响施工进度。在冬季施工时,施工人员还应当对施工现场温度、材料温度等项目进行多次测量和记录,保障混凝土生产的有效性[4]。

2.4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板料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当及时将其运输至施工地点,在此期间,为了防止混凝土拌料热量出现流失现象,应当在运输车辆外层包裹适量的保温材料,严密控制混凝土热量流失的速度,一般情况下控制在5℃/h。若处理不当,混凝土物料在运输期间发生冻结问题,施工人员必须在实际施工前对其进行再次加热搅拌处理,保持混凝土物料处于液态。运输期间的保温措施是降低混凝土物料热损失的重要手段,因此施工人员应当缩减运输时间,提升混凝土物料的保温效果。

2.5 冬季混凝土的浇筑

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前期应当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与此提升建筑的效率和质量。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施工人员应当及时清除模板中表面的冰雪以及泥土等杂物,并将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5℃左右。一般情况下,冬季在浇筑过程中,应当避免出现施工缝,若是在施工现场中存在极为特殊的因素影响导致无法进行连续性混凝土浇筑工作时,且暂停时间大于混凝土凝固时间,应当合理设置施工缝。

与此同时,在施工缝处开展浇筑工作时,施工人员应当对混凝土上的薄膜以及砂石等进行细致的清理,并淋上适量的水保障表面的湿润度,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温度控制在2℃以上,在对其进行水泥铺浆,若是已经浇筑完毕的混凝土构件强度符合施工要求,方可继续浇筑,反之,则继续等待。在浇筑整体结构的混凝土构件时,已经浇筑完毕的混凝土构件在未覆盖薄膜之前,施工人员应当保障其温度处于2℃以上[5]。在冬季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加快振捣速度,并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正式浇筑工作开展之前,施工人员应当利用热风机对钢筋以及模板等进行提前加热,并保障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满足建筑施工标准要求。

另外,冬季混凝土在开展浇筑工作之后,还应当对其进行细致的测温工作,保障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在浇筑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应当按照施工方案以及设计图纸预留的地方设置测温孔,一般来说,测温孔主要位于温度变化大、易遭冻结的部位[6]。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混凝土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成为建筑行业中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对提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冬季施工中,应当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探讨与分析,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强冬季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温度控制骨料气温
船舶主机温度控制方法优化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基于FY-3D和FY-4A的气温时空融合
不同骨料替代方案下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基于多重点云与分级聚合的全级配混凝土三维细观结构高效生成方法
深冬气温多变 蔬菜管理要随机应变
再生骨料含量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锻造温度控制
基于模糊控制的PLC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与气温成反比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