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0-02-17 18:13任卫峰
四川水泥 2020年6期
关键词:样板工程质量施工现场

任卫峰

(太原市万柏林区建筑工程质量服务站,山西 太原 030024)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城市建设施工项目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对建设项目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现阶段,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需要仔细地分析在建筑质量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发展迅速,竞争日趋激烈,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通过合理的施工质量管理能有效的减少隐患,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并达到质量要求,减少负面影响,同时还能降低施工成本,增加企业效益。因此提升建筑业的施工管理对施工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决定着企业的信誉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企业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严格施工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施工过程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但是部分施工企业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只限于口头和文件形式,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上,所谓的质量管理制度只是一个口号,或者是应付有关部门检查的工具。未构建有效的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缺乏统一的施工现场管理标准和规范,对可能存在的问题疏于管理,责任明确不到位,出了问题相互推诿,找不到具体责任人。还有的质量管理条例只是生搬硬套范文,并不符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这些监管不到位因素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将严重影响到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

2.2 质量责任意识不强

一些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法律意识淡薄,责任意识不强,再加上施工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不严格,施工人员在施工活动中就会存在侥幸心理,违反操作流程和规范,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偷工减料,严重影响工程质量,频发安全事故。此外,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有的甚至没有上岗的执业证件,为了赶工期还要求特殊工种连续疲劳作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2.3 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不高

30年来,建筑业产值在国内GDP 的比重一直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建筑行业的技术水平却相对落后。建筑数量多,具有专业技术的施工人员严重不足,大量农民工涌入建筑施工队伍,他们大多年龄老化、文化水平低,没有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都是凭经验施工,降低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监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年轻的缺乏现场经验,老的很少亲临施工现场指导监督,致使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管理成为空谈。

3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3.1 设置健全完善的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

3.1.1 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制度。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根据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配备管理人员,明确其工作职责、权限,并按照规定的工作标准进行考核及奖励。

3.1.2 图纸会审和深化制度。在施工准备阶段,建设、监理、设计、施工等参建单位相关人员,针对图纸中不完善、不合理、不利于施工的、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设计内容进行会商、会审,提出优化、深化方案,取得设计单位的认可,最终得到最优设计图纸。图纸会审和深化更加有利于施工,更好的满足使用功能,减少了质量通病,减少了后期的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保证了工程质量。

3.1.3 样板引路制度。从项目施工准备阶段就制定目标,争创省、市优质工程“样板引路”就是工程项目根据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预先制作样板,包括在主体正式施工前公共区域设置集中样板,在施工现场设置图文样板,在已施工楼座内设置实物样板,要求工程实体的施工应与实物质量样板采取相同的工序、工艺、工法及材料,其标准不得低于实物样板质量,进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3.1.4 实测实量制度。在班组完成某一工作任务后,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测实量。将结果与规范要求对照,标示在原工作面上,记录在验收资料原始记录上。发现实测数据超过企业、国家标准,及时作出反馈,指导后续的施工。

3.1.5 质量通病防治制度。对常见的质量通病,在系统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从设计、施工、材料等各个施工环节采取措施,综合治理质量通病。

3.1.6 分户验收制度。住宅工程在竣工验收前,对每一户及公共部位进行的专门验收,并在分户验收合格后出具《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记录》。坚持一户一验,以数据说话,不达标准坚决不交付。保证用户住到了放心房、满意房。

3.1.7 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高度重视对建筑原材料管理,始终把好材料这质量第一道关,建筑材料、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后,在外观质量检查和质量证明文件核查符合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复检和见证检验。即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人员的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的现场试验人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在现场取样,并送至经过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资质认可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其计量认证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确保建材品质,坚持做到“两个不能使用”,即材料进场前先检后用,无材料检测报告不能使用;检测检验不合格坚决不能使用。

3.2 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企业管理以人为本,而人的意识支配人的行为,所以培养和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和观念,对提高质量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培训和实践认识到质量意识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先进企业的质量管理理念或有关质量的故事和案例增强质量认知,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

3.3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操作技能

首先,加强对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质量监管人员等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务求取得成效,不留死角。

其次,加大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重点是培训缺少专业技术的农民工,提高施工人员素质,提高施工队伍的作业能力。尤其是特殊岗位和操作重要设备的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且在上岗前要经过相关的技术培训,检验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

4 结束语

提高建筑工程是质量,要建立健全整套的质量管理管制,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素质水平,严格监督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希望各施工企业能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革,加强管理,建造让国家放心、人民安心的房子。

猜你喜欢
样板工程质量施工现场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打造辣椒种植“样板田”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人大样板”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