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通病的防治管理

2020-02-17 18:13郑大亮杨金贤
四川水泥 2020年6期
关键词:通病蜂窝屋面

郑大亮 杨金贤

(龙口市鸿翔装饰有限公司,山东 烟台 265701)

0 前言

在完成上述工作后,使用清水进行清理,将修补区域完全润湿后,使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开从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来看,近些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以200 米以下的高层建筑为例,2018年我国完成88 座项目的施工建设,约占全世界高层建筑项目的61.5%。高层建筑项目数量的持续增加,在减轻城市土地供给压力,拓宽城市发展空间的同时,对于项目自身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为形成条理清晰的施工流程,高效防范各类施工质量通病问题的出现,文章以通病问题出现原因为立足点,持续创新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的方式方法,打造完备的防治管理机制,降低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出现机率。

1 高层建筑特点分析

对高层建筑特点的客观分析,使得工作人员逐步形成正确的思维认知,对于后期质量通病出现原因的全面梳理有着指导作用,同时帮助施工企业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针对建筑特点,制定详细的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方案,增强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1.1 高层建筑工程量较大

与传统建筑项目不同,高层建筑流程繁琐,过程较为复杂,为达到施工目的,施工企业需要组织多个施工队伍,众多施工人员共同参与,例如高层建筑在钢筋、模板安装以及管线铺设的过程中,考虑到施工周期以及施工成本,施工企业需要具备足够地组织协调能力,对高层建筑工程量进行合理分配布局,保证各个施工部门之间的衔接性,在确保各项施工活动有序开展的同时,压缩施工周期,减少施工问题的出现,不断增强各个施工部门之间的配合默契度[1]。

1.2 高层建筑工程准备繁杂

高层建筑在整个建筑体积、建筑面积等方面,均远远多于一般意义上的多层建筑,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施工活动进行之初,需要施工人员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员,结合高层建筑施工的相关要求,有计划地进行施工材料的采购、施工设备的租赁等准备工作[2]。例如工作人员需要对入场建筑材料开展必要的质量检测工作,避免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引发后续一系列质量问题。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性,采购阶段涉及到的施工材料的类型、数量较多,无形之中,增加了施工准备工作开展的难度,容易诱发施工质量通病的出现。

1.3 高层建筑周期较长

从过往高层建筑施工经验来看,单个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在两年左右,单层建筑结构的施工周期一般在5 个小时到10 个小时,施工工期较为紧张。为保证施工进度,避免施工企业的违约风险,往往需要进行连续性的建筑作业,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采取必要的施工技术手段,应对降水、低温等环境因素对于高层建筑施工活动的影响。如果没有合理应对施工环境,有效排除施工环境要素对于高层建筑整体施工活动的影响,势必造成施工质量的下降,引发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3]。

2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通病出现原因

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结构、装饰结构出现病害,不仅影响了高层建筑的日常使用,还增加了后期维护保养成本。为更好地解决、防范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发生,施工企业有必要立足于实际,细致、客观地分析诱发高层建筑出现施工质量通病的原因,以原因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制定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策略。

2.1 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与诱发原因

高层建筑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暴露出蜂窝、露筋等质量通病。具体表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区域结构强度下降,混凝土内部裂缝发育较为明显,形成蜂窝状的孔洞。造成混凝土蜂窝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人员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没有按照技术要求,科学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混凝土材料优势得到充分发挥[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部分施工人员在运送环节,对于垂直高度超过2 米的区域,没有使用串筒等设备开展辅助运输,导致混凝土运送不均匀,诱发质量隐患。高层建筑在混凝土结构施工环节,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往往需要使用振捣设备,进行混凝土分层处理,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少数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振捣处理过程中,对于振捣设备的使用缺乏指向性,对振捣设备振捣范围把控不准,造成振捣效果不佳,最终造成钢筋混凝土出现蜂窝的情况。在高层建筑混凝土露筋主要是指混凝土内部的钢筋裸露在混凝土的表面。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如果垫块较小的情况,垫块往往会发生位移的情况,造成钢筋与模板紧贴的情况,由于钢筋密度较大,在外部压力突然加大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的碎石会镶嵌在钢筋直上,导致混凝土在浇筑或者振捣的过程中,无法快速填充到钢筋所处区域,在相关因素的作用下,出现钢筋与混凝土离析的情况,甚至诱发漏浆的出现,造成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下降。

2.2 装饰工程质量通病与诱发原因

装饰工程质量通病主要表现为墙砖、混凝土基层出现抹灰空鼓或者裂缝的情况。具体表现为高层建筑物的砖墙或者混凝土基层整体的平整度角度,受力分布不均匀,出现大量的裂缝。导致装饰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在于施工人员在进行高层建筑装饰工程职工的过程中,对于墙体基层的处理不当,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对基层做好清理,导致高层建筑在装饰施工过程中,出现墙体浇水不透的情况,致使装饰泥浆中的水分被墙体基层吸收,影响粘结效果,造诱发空鼓或者裂缝。

2.3 屋面工程质量通病与诱发原因

高层建筑屋面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屋面积水、渗漏以及防水层空鼓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由于施工人员在开展高层建筑屋面施工的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设计要求,依序进行施工作用,对于必要的防渗漏施工事项没有真正落实到位,进而导致屋面工程质量通病问题的发生,影响了高层建筑的使用效果,增加了后期维护管理难度。

3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手段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问题的科学防治,要求施工企业以及工作人员在分析施工质量通病问题出现原因的基础上,以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作为管理原则,更新管理思路,创新防治方法,采取指向性、可行性的质量通病防治管理手段,推动高层建筑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

3.1 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策略

针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的蜂窝、露筋等质量通病问题,施工人员在实际通病防治管理过程中,要科学分析质量通病出现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必要相应的防治管理策略,认真应对蜂窝以及露筋等质量问题。具体来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蜂窝质量通病的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率先划定混凝土蜂窝问题出现的位置区域,在此基础上,使用清水对相关位置进行必要的清理,在清理工作完成之后,按照1:2 或者1:1.25 的比例,制备水泥砂浆,对蜂窝孔洞进行修补,提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5]。对于面积较大的钢筋混凝土蜂窝结构而言,为保证处理效果,施工人员需要对蜂窝内部存在的颗粒状的碎石进行清理,并形成喇叭口状的清理修补区域,展修补工作,修补工作完成后,开展必要的养护工作。在应对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露筋质量问题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提前组织人员,进入到施工区域,对混凝土的厚度、钢筋的位置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在相应位置设置一定厚度的保护层,考虑到实际施工成效。施工人员可以以1 米作为间隔,在钢筋上设置塑料垫块,为混凝土浇筑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为更好地控制露筋情况的发生,在进行碎石选择的过程中,可以将碎石的等级进行界定,避免碎石过大或者过小,影响整个混凝土密度,降低混凝土离析情况的发生。

3.2 装饰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策略

装饰工程质量通病问题在防治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提前组织人员进行施工区域清理,降低基层对于装饰泥浆的吸水性,保证了高层建筑的粘结性。在清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使用浓度5%到10%的火碱,对油污等杂质进行清理,实现基层的有效养护。在完成上述工作后,施工人员在装饰施工过程中,使用浓度1:3的水乳胶进行拌和操作,并适当加压处理,保证装饰工程的施工成效,增强装饰基层涂抹的均匀性。

3.3 屋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策略

屋面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针对质量通病,严格按照屋面施工设计方案,科学分析屋面结构以及各类与预埋管道的施工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屋面保温层、屋面坡度等合理控制,通过这这方式,将屋面施工设计落实到实际,将各个屋面结构的参数得到合理管控,并积极做好淋水试验,保证屋面施工的成效。针对于屋面防水问题,施工过程中可以尝试,通过塑料油膏等防水材料的合理敷设,增强屋面的防水能力,更好地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4 结语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以及管理,要求工作人员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针对于高程建筑施工质量暴露出的通病,采取必要的手段,对施工质量通病问题加以管控,不断提升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通病问题的解决能力,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相关活动的有序开展。

猜你喜欢
通病蜂窝屋面
蜂窝结构X射线成像仿真研究
探讨老旧小区屋面防水修缮工程的质量控制
建筑给排水施工如何预防一些常见通病
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
住宅屋面及相关设施修缮改造关键技术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蜂窝住宅
坡屋面挂瓦施工技术的探讨
盖世神功是青春期美丽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