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的运用研究

2020-02-17 18:13
四川水泥 2020年6期
关键词:土质表层软土

刘 茜

(临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服务中心,山东 潍坊 262600)

0 引言

软土路基的主要构成成分主要是水和砂石。城市道路建设,是以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人民精神物质文明的需求为根本。做好市政道路施工,是提升城市形象,提高人民精神面貌的主要动力。而软土路基一直作为市政道路施工的拦路虎,做好软土路基的铺设,需要研究人员深入施工现场,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技术革新,需求更加吻合软土路基建设的方式方法,以此来争取软土路基施工顺利进行,保证道路的稳定性。本文针对当下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展开分析,结合实际,总结出更有建设性的建议,来推动城市道路建设。

1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性质

软土路基的地质构造较为复杂,通常不具备稳定性的土质或者山石作为支撑,主要是以地下水与砂石或者土壤的混合,经过不断的沉积,形成大范围的淤泥[1]。淤泥的流动性极强,稳定性极差,很容易造成路基下沉、路面塌陷等其他现象。其次,在对软土路基的实际勘测中发现,地下水会不断的进行大范围的扩散,引起周边路面施工环境恶化,软土路基扩大。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我国的海滨及沿河流域城市。由于该区域的水资源丰富,导致水资源在土质中的含量提高,土质的孔隙变大,因此,在这种软土路基环境中草率的施工,不但会增加施工材料的输出,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在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增速的同时,软土路基的存在,会造成市政道路施工单位的施工流程出现错乱。因此,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中,要清楚的认识到软土路基所产生的原因,根据软土路基的特性,制度相应的施工方案,以此来保障市场道路施工正常进行。

2 软土路基施工环境分析

影响软土路基施工的主要因素是地质中水含量,因此,在软土路基施工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地质问题。只有将软土土层进行加固之后,确保施工土层的稳定,才能进行以下的施工。

2.1 软土路基施工条件

确保软土路基正常施工,首先要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对施工区域进行加固。例如灌注混凝土,改善土层中水含量等方法,对软土层的构造进行改善,确保土层的坚固。其次,采取就近原则,在路基加固过程中就地取材,从实际出发,科学管理。另外,需要结合气候和季节变化,对施工方案适时进行调整。通过人文、环境、自然相结合的方法,为软土路基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后续工作顺利开展。

2.2 软土路基施工角度

加固软土路基是施工的首要条件。在近年来的施工过程中,有很多的路基加固技术得到了运用和推广,而作为现代市政道路施工,需要以综合分析、科学加固、合理布局的角度出发[2]。作为软土路基加固,常用的方法就是对土层进行沙井预压,进一步排除土质中的水分,增强路基的承载能力。其次,在软土路基的改良中,还需要以施工监测的导向。在这个阶段中,不断的对土质进行沙井预压,不断的监测土层的改良变化,以免土质的改良技术漏洞,造成多次返工。因此,在软土路基的施工过程中,要站在技术的角度,不断进行改良施工,不断进行监测,确保软土路基的施工条件达标。

3 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技术运用分析

城市道路的铺设,是市政部门经过大量的实地测量、调查、设计的结果,在软土路基的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条件达标,是决定道路建设的首要因素[3]。

3.1 碎石桩打压技术

软土路基施工前的准备,主要是为了改良土质的成分,增加路基土质的密度。因此,在一些人工填土路面、海滨及沿河城市,以及其他地址构造较为复杂的路段,在施工前对土层打入管桩,并将碎石通过管桩注入到土层中。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管桩的密度。管桩的密度主要是根据软土的成分,软土的密度等方面设定。在管桩注入的碎石达到预计量的时候,通过机械设备对软土层进行碎石打压,以此来促进碎石和软土层的融合,达到碎石填充软土路基,加固路基的作用。

3.2 土层灌浆技术

灌浆技术是通过对软土层构造进行分析,对特定路面预设挡板,根据软土层的需求,准备灌浆材料。然后通过灌浆、压密、渗透等方法,对路基土层实施灌浆。灌浆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软土的构造,软土中水分、砂石的含量,进行科学的规划,并且在灌浆结束之后,要随时监测灌浆在软土中的凝固情况。因此,灌浆技术应用,极大的提高了软土路基的密度,更大限度的坚固路基,为后续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条件。

3.3 高真空击密技术

高真空击密技术的作用主要是降低软土路基中的水分。高真空击密技术的应用,主要应用在水分含量大的软土环境,在这种施工环境中,采取高真空打压,急速将软土中的水分排出,夯实软土土质,从而增加软土地质的密度和承载能力,以此来为软土路基正常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3.4 排水加固技术

市政道路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如何彻底降低地质水含量,不但需要高真空打压技术,同时也需要做好地基排水,以此来加强软土路基的坚固性[4]。排水加固技术主要适用于地下水丰富,以及施工周边河流较多的环境,主要是通过对软土环境中添加一些具有吸水成分的物质,或者在土层下方铺设排水管道,或预留暗沟,以此来达到路基排水的效果。排水加固技术,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施工材料要具备耐腐蚀、吸水效果好、强耐水性,同时具备透水性。常用的材料包括砂袋、聚丙烯材料等。其次,合理的设置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的铺设,一般在土层下方以不同材料进行混合,形成特定的排水沟,降低软土层中的水分聚集,改良软土环境。另外,排水设施的定位要准确。软土路基的排水设施基本是以砂袋和其他材料形成的土质差,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确保砂袋和其他材料的配比,核定位置,密度要合理,不能出现过大的偏差。因此,排水加固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软土水分占比,从而增加路基的坚固度。

3.5 表层加固技术

表层加固技术是指对软土地质表层进行清理,以其他材料进行填充的技术。表层加固技术主要适用于水分低、砂石少的软土环境。一般的表层加固技术是通过在软土表层铺设砂石,形成砂垫层,以此来达到软土表层加固效果。其次,表层加固需要对软土表层进行彻底的清理,在清理的过程中,监测软土地质构造变化。如果清理深度过大,依然出现软土层,则此类方法不可用。如果清理到一定的深度,软土层消失,则可以采取此类方法。在清理结束之后,要及时对软层一下的地面进行打压,确保底层坚固。另外,在表层的铺设中,以密度、硬度、体积稍大的砂石为主,铺设结束,要及时对垫层进行打压,增加垫层之间的融合度,以此来达到坚固软土路基的效果。

4 结束语

市政道路施工遇到软土环境极为常见,做好对道路施工的测量,结合软土的特性和成分,从实际出发。市政道路在软土路基的施工中,要清楚的掌握软土地质环境,以及施工要求。并且通过现代施工技术,做好对软土路基的加固工作,以此来改良软土路基施工环境,从而提高城市道路质量。

猜你喜欢
土质表层软土
沿海公路路基沉降分析与修复措施
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研究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半潜式平台表层卡套管处理与认识
水体表层沉积物对磷的吸收及释放研究进展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高含铁大比重土质对泥浆配比的影响
公路路基施工中过湿土的施工对策研究
不同土质和埋深工况下送电工程土石方费用研究
土质文物盐害中硫酸钠的研究——从微观到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