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

2020-02-17 18:13
四川水泥 2020年6期
关键词:坡体挡土墙山体

吴 强

(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

0 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延伸,人类频繁的进行开采和建设,使自然坡体在一段时间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坡体的稳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继而产生了严重的山体滑坡,使周围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对山体滑坡问题更加重视,深入分析山体滑坡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加强防治。

1 山体滑坡的危害

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山地和丘陵地区最容易发生山体滑坡。一旦发生山体滑坡将产生与地震一样难以想象的后果,危害性极强[1]。我国拥有广阔的国土,特别是我国的西南、西北等地区,更是有大量的潜在山体滑坡存在。这些地区一旦出现山体滑坡,将长时间滑动大量的山体。滑坡的山体在大小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最大可以达到几百万立方米。如果发生严重的山体滑坡,很容易将整个山庄吞没,对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也对我国整体经济水平提升产生严重的制约。

2 山体滑坡产生的原因分析

很多种原因都会诱发山体滑坡的产生,而只有对这些原因有明确的了解,充分意识到山体滑坡的危害,才能进一步强化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断加强山体滑坡的预防和治理[2]。因此,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实际,全面分析滑坡产生的的主要原因,从根源上抑制山体滑坡的发生,避免发生山体滑坡影响周围居民的安全,全面保证坡体的稳定性。

2.1 地质地貌原因

受到地质构造原因影响。当切割后的山体斜坡土无法保持连贯时,就会使大量的山体出现滑落,威胁周围人民的安全[3]。受到降雨因素的影响,如果土体长时间处于干旱的状态,就会使土体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当裂缝中进入雨水,会直接增加山体滑坡的发生几率。

当山体的地形和地貌达到固定条件时,就会引发山体滑坡。例如,山体坡度较大,或者受到雨水的长期作用。另外,如果在山体附近建设工程,并进行了长时间的土体开挖,就会对山体稳定性产生影响,使山体出现失去稳定性,出现滑坡的问题,而平原地质结构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发生山体滑坡的几率相对比较小。

2.2 降水原因

针对于山体滑坡来说降水原因也是发生山体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降雨比较多,又无法及时排出,就使大量的水分进入坡体,使土体需要承担较大的重量[4]。此外,如果雨水长时间浸泡潜在滑坡地带,就会使土壤被雨水软化,土体内部颗粒出现位置的变化,从根本上降低土壤的抗剪强度。

2.3 山体滑坡的人为因素

如果工程建设环境处于山地和丘陵地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山体滑坡的风险隐患[5]。例如,修建公路或者对水道进行开凿等,都会对滑坡地带坡土的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使坡土逐渐失去稳定性,继而出现较严重的山体滑坡。

另外,坡脚开挖也是人为因素影响的主要形式。人们在建设不同的工程时,需要将开挖工程设置在山脚。这就会直接损害山体的下部,威胁山体下部的稳定性,进而引发山体滑坡灾害。

为了满足建设需要,人们有时会修建蓄水池,虽然蓄水池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但是如果蓄水池中的水溢出来进入坡体,就会使坡体水压力逐渐加大,对坡体的土体和岩体造成影响,使其逐渐降低坚固性,出现软化现象,当坡体无法承受重量时,就会出现山体滑坡。

3 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

为了避免滑坡地质灾害产生严重的影响,需要对灾害勘查工作更加重视,发挥不同勘查技术的优势和作用。

3.1 浅层地震映像法

该方法在进行应用时,需要依赖于人工,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并对其传播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以通过规律明确浅层地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避免问题产生更大的影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准确记录每一个测点的波形。通过真实并分析时间变化可以了解地下地质异常现象的具体位置,并对相关资料的内容进行解释。

3.2 高密度电阻率法

该方法与常规电阻率法具有相同性,在数据密度、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极强的优势,可以直观反映地下异常体的形态。不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勘查时追要以岩土导电体的差异性为依据,以提升勘查的精准性。

3.3 GPS 物探法

在目前的地质灾害勘查中广泛应用了GPS 物探法,其操作非常简单,可以精准定位,同时不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可以全天在不同时间进行监测。但是,相对来说,这种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对监测精度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在实际应用该过程中,需要对滑坡监测精度和位移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处理,在提升勘查质量的基础上,对流程进行合理的简化,使成本可以逐渐降低。

4 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4.1 合理设置减压脚

如果坡体不具备良好的抗滑能力就会引起山体滑坡的产生,因此,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具体实际合理构建减压脚,进一步强化坡体的抗滑能力,避免坡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出现滑动。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减载滑体削方,根据实际需要减掉土石,使土体需要承担的重量可以逐渐减少,并将这些土石转移到合理的位置。科学计算开挖土方量,保证该减压脚设置的合理性。

4.2 挡土墙支挡措施

在对山体滑坡进行治理时,需要合理设置挡土墙支挡,使山体滑坡得到有效的抑制。可以将块石、条石紧密融合,发挥不同材料的优势,形成坚固性较强的挡土墙。挡土墙具有多种不同的形式,需要结合具体工程实际合理设置。一般以坡体的边缘地带作为挡土墙设置的主要位置,使山体滑坡问题得到有效的规避。

4.3 水的治理

针对于降水原因产生的影响,相关人员需要更加重视水的治理。为了避免地表水大量沉积进入滑坡,需要及时排除滑坡周围的水,使滑坡体周围保持安全,减少水对山体稳定性的影响。如果岩石中进入大量的水,会软化岩石结构,使岩石强度逐渐下降,导致滑坡出现形状变化,或被彻底破坏。其次,需要及时疏干地下水,使“滑带”水可以及时被排除,这是防治深层滑坡最为有效的措施。

4.4 加强山体滑坡地区的检测

在发生山体滑坡后,很有可能会再次发生不同程度的滑坡。当救援人员和相关专家达到现场后,需要对滑坡现象进行全面的观察,并进行针对性的检查,明确滑坡体的特征。在检测山体滑坡时,需要从整体方面对当地进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合理指导救援人员,使用先进的检测设备观测地表裂缝。

4.5 警戒和疏散滑坡现场

在滑坡现象,国土资源部门需要与救援人员保持密切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向上级汇报滑坡现场的实际情况,为上级部门作为正确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使滑坡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避免产生更大范围的影响。同时,需要做好警戒,避免无关人员进入滑坡现场,并通过多元化的形式通知周围村庄的群众加强注意,使其可以尽快撤离到安全的场所。

5 结论

目前,相关人员逐渐意识到山体滑坡的危害性,并通过多种不同的措施加强山体滑坡防治,做好危险山体监控,以及时发现危险,使山体稳定性得到有效的保证。总之,山体滑坡具有极强的危害性和破坏性,一旦发生将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损失,因此我国相关部门需要更加的重视山体滑坡的防治工作,处于潜在滑坡地带的人们也需要正确的认识到山体滑坡存在的潜在危险。

猜你喜欢
坡体挡土墙山体
降雨对库区边坡入渗规律的影响研究
市政道路工程常用挡土墙类型探析
采动-裂隙水耦合下含深大裂隙岩溶山体失稳破坏机理
乌弄龙水电站库区拉金神谷坡体变形成因机制分析
L型混凝土预制挡土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不同开采位置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济南市山体修复中的植物应用与技术——以济南市卧虎山山体公园为例
浅谈选厂常见挡土墙设计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
城市山体保护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以武汉市新洲区山体保护规划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