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0-02-18 11:14柳旭王雪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语文

柳旭 王雪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担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一方面是由于语文学科讲授的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与传达思想的工具,其本身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吸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仁爱之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修身养性的生存方式等,时至今日仍需被很好地继承。基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情感教育,加强审美教育,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对祖国文化产生认同、亲近之情,从而建立起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语文;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1.018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1—0076—05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逐渐强大,文化作为国家发展的软实力也受到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因而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中学语文课堂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自身优势,文以载道、文以化人,肩负起国家赋予的使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能够较好地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

一、语文学科的民族情结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无论是作为工具被应用的语言文字,还是本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以及五千年来凝结成的集体无意识,无不牵连着中华民族的根系。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认为:“语文是个民族性很强的学科。这不仅受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特点的制约,而且还受这个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特点的影响。”[1]学习中学语文教材中诸多国人的经典篇章,实际上也是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的寻根与传承之旅。

(一)语言文字具有文化内涵

2011年,教育部頒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语文课程讲授母语,它首先是一门语言课程,让学生能够运用母语沟通、交流,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然而,人类各民族的语言绝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或交际工具,还蕴含着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思维理念和价值体系,折射出本民族的文化历史积淀,展示独特文化心理特征。

学生在以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时,时常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特点。如学生经常对老师或长辈说的“您好”,汉语的“您”与“你”不同,你后面可以加“们”,也就是可以指很多人,但“您”只能用于单指一人,不可用于复数,而且“您”字的写法是“心”之上的“你”,可知此字表达的对人的尊重之情。“您”字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体现了中国的礼仪风范。姓氏前加“贵”同样也是礼貌的体现,因为中国古代姓氏确有贵贱之分,“姓”最初用来区别婚姻,标明身世血缘,体现出较强的等级观念。虽然现在姓氏平等无贵贱,但也被传承下来,人们仍习惯初次见面询问他人时在姓前加“贵”,以示尊重。这些交流语言其实都是中华民族重礼仪、性谦和的体现。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将汉字源流讲授给学生,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更能够厚重教学内容,传播中华文化。如可以从“男”“女”二字看早期男耕女织的社会面貌。“男”甲骨文写作,由“田”“力”构成,不仅表达出用力于田的意思,“力”是后来“犁”的初文,这个字更是画出来一个男子在田里犁地的图景。“女”字的甲骨文写作,是一个跪坐的人形,这并不是男尊女卑思想的体现,而是古人通常席地而坐,这种跪坐之姿将女子与从事户外劳动的男子区分开来,她们以室内劳动为主,如纺织、洒扫等。这体现出当时男女社会分工的不同,也体现出《礼记·大同》记载的“男有分,女有归”。所以汉字作为表意文字,每个字简直是一个意象,像一幅画一样,让学生去感觉、体验和想象。难怪闻一多先生说“惟有象形的中国文字,可以直接展现绘画的美。西方的文学要变成声音,透过想象才能感到绘画的美。”[2]余光中先生也曾在《听听那冷雨》一文中非常诗意地表述中国的汉字:

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看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雲霞,骇人的雷電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所以汉字是携带着文化的因素的,这是西语表音性的抽象符号无法达到的,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祖国文字“字里乾坤”的独特艺术魅力。人类至今还无法找到比语言文字更好的方式去记录对世界的思考和感知,所以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文化之本,文化的认同是自语言文字认同开始。

(二)语文是文化精髓的集成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语文是民族之根。它无声地记载着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记载着民族文化的地质层,母语教学必须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所以“法国、英国、德国、印度等历史悠久的国家均将本国文学作为‘首选对象”[3],注重践行母语课程的文化传承。我国的语文教材历来也以国文选文为主,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要建立“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到2019年秋季,全国所有中小学的语文教材统一使用部编教材。部编教材大量增加了古诗文内容比例,其中小学古诗词数量增加87%,初中古诗词数量增加51%,2020年高考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词量由60篇增加到70篇。国家对教材的变革及增加古诗词在考试中的比例,正是由于语文学科教学是增强学生理解及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途径,中学语文教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其选篇内容势必折射出中华民族五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灵魂。

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语言文字和文学内容,还涉及中华民族的情感历程、语言风格、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礼仪风俗和渗透于民族血液的集体无意识形成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的经典篇章时,不仅走入了文学的殿堂,也走入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论语》《孟子》等经典呈现出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庄子《逍遥游》使学生领略道家文化的精髓;《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描述了一桩桩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陶渊明《归园田居》展现了隐逸文化的艺术魅力;《琵琶行并序》倾听的音乐美,《林黛玉进贾府》看到的建筑美,《兰亭集序》留存的书法美,《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城市美,《窦娥冤》中的悲剧美等等刺激着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篇章中涉及到的节日、节气、星宿、婚俗、官职、字号、座次、饮酒、器物等诸多文化虽然与当今的社会有诸多的不同,然而仍能让学生认同那是一脈传承的根系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发展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学语文教育自身的命题范畴、应有之意。

二、“文以载道”的现世诠释

中国文人素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所载之“道”涵盖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生存的文化体系,即“仁义礼智信”,是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对国家的关注和对人生的体悟等不同维度形成的对“道”的认知、理解。这种道统文化引领着炎黄子孙从远古走到现代,也指引着未来前进的方向。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学篇章浓缩了先人处世之“道”,这些“道”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仍是最为核心的内容,教学中需让学生领会其真谛并能够较好地继承。

(一)仁爱之心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发展中占居着主导地位。当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余英时认为:“儒家思想在传统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从个人道德、家族伦理、人际关系到国家的典章制度以及国际间的交往,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儒家原则的支配。”[4]所以儒家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理应是学习的核心内容。

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仁”。孔子讲“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讲施“仁政”,认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体现出“仁爱”的思想,总之,“仁者爱人”。爱人,要爱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要爱国家。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传统文化更加重视整体利益,《孟子·告子上》对此有精辟论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中国形成了国家利益至上、大局意识、乐于奉献的优良道德传统。时逢国家遭难,杜甫便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种痛入骨髓的感受,为战乱中的国家命运焦灼忧心。为拯济国家,无数仁人志士将个人生死荣辱置之度外,《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唐雎不辱使命》的唐雎,面对强大的敌人临危不惧,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凭借出色的外交才能完成使命,这种精神难能可贵。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些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以天下为己任”,即便缠绵病榻,或是身处逆境、甚至绝境之地,仍心系国家。这种对祖国的赤子之情传承至今,使得中华民族凝心聚力、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仁爱之心还体现在对生民的关切。《礼记·哀公问》中记载,孔子曾言“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儒家经典《尚书》也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也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以民为本是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中国士人的爱国之情自然也体现在对人民的关注上。中学语文教材杜甫的《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让人们看到在徭役、兵役繁重的乱世,百姓生活的多艰。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历史慨叹,更促使学生对封建制度本身进行思考。儒家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也是现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些古诗文展现出的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是五千年来中国经历无数艰难险阻而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这些教学内容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强音律。

(二)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一种最根本、最稳定的民族精神。《易》经乾卦《象》辞明确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自然万物不停运转,刚强劲健,君子应效法天道,永远不断地前进。自强不息,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从未更改,时至今日仍在发挥其巨大效用。

自强不息是自身的奋发图强、拼搏进取。《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这些远古神话,反映出原始先民面对自然灾害、恶劣环境,战天斗地,奋斗不息的精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圣人在慨叹时间如流水般一去不返,奔流不息,要惜时如金,及时当勉励,因而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荀子《劝学》开篇即言“学不可以已。”强调学习要脚踏实地,一以贯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做任何事情,如能锲而不舍,奋发图强,则无有不成。

自强不息是坚韧不拔、永不懈怠的奋斗。无论身处何时、身在何地,需始终秉持既自强、又不息的精神态度。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王勃“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些金玉良言是对自强不息持之以恒、奋发刚毅的最好诠释。身处逆境之时,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一番话,便能抚平无数志士的伤痛,使其在默默舔舐伤口后再度振奋而起。虽遭遇宦海浮沉,人生不遇,李白仍能高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还可笑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鲁迅在国家孱弱不堪、危难当头之时,找寻中国的历史,他清醒地看到“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批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这些人是中国的脊梁。”只有在逆境与挫折中砥砺前行、自强不息的人,才能改变自身、改变社会、有所作为。

由此可见,自强不息既是个人德行修养、治学之道的基本态度,也是民族励精图治的必备法宝。惟有秉持此道,才能不断改善国家的生存状态,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三)修身养性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李泽厚先生曾说:“中国的文人外表都是儒家,其实内里都是庄子。”这与儒家“内圣外王”的观点不谋而合。实际上,“内圣外王之道”一语最早出自《庄子·天下》,但这并不妨碍此思想后来成为描述儒家思想的专用语,这也是中国思想儒道合流的体现。

修身养性是对自我品德修养的审视。儒家特别强调修身养性,追求内在德行的积累。儒家经典《大学》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言,将修身放在首位。子路问孔子“君子”时,孔子答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可知修身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通过“吾日三省吾身”使“其身正”,達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地,便能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所以“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

修身养性是保持自我、宁静致远的情操,在追求内在德行的基础上,催生自身生命境界的提升。孔子夸赞弟子颜回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儒家主张用世,并不对功名富贵嗤之以鼻,但是其前提必须是讲仁义、守道德,“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然而当人们秉持善念站在真理一边时,现实有时给予的回应却是四处碰壁。如屈原在“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的环境中遭受谗言,“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然而他做出的人生选择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表达了不与世俗污浊同流合污的决心。陶渊明曾“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后终因无法为五斗米折腰而挂冠归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谪仙之才的李白在官场却面临“多歧路”的遭际,成为点缀升平、供人娱乐的翰林待招,他高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离开长安城,放荡“青崖间”,依旧做他傲世独立的酒中神仙。苏东坡经历乌台诗案等生死考验,觉得“竹杖芒鞋轻胜马”,穿着草鞋的平民生活要比轻裘肥马的富贵生活安心许多,“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看刚才穿林打叶的风雨和现在山头斜照的暖阳,感觉都如梦幻泡影一般,转瞬皆空,所以既无风雨也无晴天,有的只是自心的恬淡安然,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中国的士大夫更多奉守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论如何,只有“独善其身”方能以待时机去达到“兼济天下”的目的。中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是不断积累沉淀、修炼自身的过程,为今后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文以化人的香火传承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学语文教师要以“载道”之文,化成学生道德与人文素质的构建。

(一)突出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对知识内容剖析、解读,将情感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增强学生情感素质,从而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教育模式。“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它需要心灵的自由参与,需要思想的大胆碰撞,需要智慧的平等交流,需要情感的积极投注。”[5]因而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程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核心内容是提高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

体会语文教材中“文以载道”的内容需要学生调动丰富的情感,此时教师的讲解不再是爱国主义、道德情操的说教,而是通过诗人的切实经历传达出古今同一的人情,扣动学生心弦,通过前人的直接经验丰富自身的情感经历。整个学习的过程自情感始,又回归于情感。

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作者用血泪写就的至情之文,文中的深刻内涵也需在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的基础上获得。教师可结合史书记载介绍李陵事件及因此事件司马迁的遭遇,使学生对事件脉络有大致的了解,然后结合文本,引导学生思考、感受文本情感内涵。实际上,此封书信对众学生而言,最核心内容应是一个比较现实的话题,就是:面对痛苦,你的人生如何选择?学生可以感受到司马迁“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那种内心的煎熬、彷徨和无尽的屈辱;能够尊重司马迁对父亲临死前殷殷重托——撰写一部古今通史不敢辞的孝道;似乎看到他以古圣先贤西伯侯、孔子、左丘明等人在困顿中终有所成给绝境中的自己鼓励的辛酸与坚持;以及他在内心经历千般碾压后终于洞彻生死、站立起来铿锵有力地告诉自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所以《报任安书》远不是给朋友写的一封普通回信,这里有着“生存还是毁灭”的整个心路历程和人生抉择。这封书信告诉青春期的学生,该如何面对痛苦,该怎样进行生活,其中的正能量以“痛”的形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敏感的青春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作为。教师在讲授此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学生导入情境、引发情感、获得体悟。

没有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就无法让学生对人间之爱、人情之善、人生之美有深刻的体验,这样的教育即便培养出再多“高知”人才,也只能是“空心人”,他们在淡漠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必定对国家和民族无法产生深厚的感情。所以语文教学要强化情感教育,以悠久的历史,引发学生的民族情怀;以壮丽的自然山川,点燃学生的乡土情感;以温情脉脉的民俗文化,唤起学生的思念之情。教师应以教材中的真善美去孕育学生情感的真善美,健全学生人格,突显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

(二)加强审美教育

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审美活动。人的生存仅仅有物质方面的满足是远远不够的,还有着精神层面的需要,而审美正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重要方式之一。因为在社会生活中,人有很多的局限性、不自由,但是可以借助审美摆脱有限性,从而获得精神的自由和超脱,能够更加“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所以审美既是一种人的生存状态也是一种人的生存态度。对于中学生来说,这种态度对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非常重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要“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语文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内容体现出的诸多美的事物和美的形象引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反应,与学生的情感产生交流和共鸣,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人仿佛置身高处,看彩霞漫天、飞鸟相与,看水天相接、浑然一色的瑰丽景象;“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如此刻骨铭心的感受,却又是令人看不清、猜不透的传奇;王羲之遒媚劲健、形态多姿的《兰亭集序》之书与其文对生命的深邃思考相契,印证了国人“由字观人达性灵”的论断;苏东坡“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是冲破人类时、空困境的真正自由超脱。这些美能够使学生摒除情感的杂质,回归一种纯然的状态,有助于陶冶学生优良的情感品质,在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又可于无形中促进学生德育的培养。

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是青少年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文化自信则国家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深入学生的灵魂深处,使其真正感受到祖国文化的魅力,提升审美的境界,领悟生命的要义、人生的哲学。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张志公文集(四)[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

[2]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J].创造周报,1923(05).

[3]教育部语言文字报刊社《语文建设》编辑部.高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06).

[4]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陈弦章.语文教育文化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On the Infiltr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hinese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s

LIU Xu,WANG Xue

(Literature School,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JilinChangchun  130032,China)

Abstract: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secondary schools bears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carrying forward the fin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the language spoken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a tool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it has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selections in Chinese textbooks absorb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spirit of benevolence, the spirit of self-improvement and the way of self-cultivation. Today, it still needs to be inherited well. Therefore, in Chinese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stimulate students'emotions, strengthen students'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ir identification and intimacy with the motherland culture, so a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and values.

Key words: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ese in Middle Schools; Literature to convey Tao; Literature to cultivate people

[責任编辑:马妍春]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人教版七下第五单元写作·勤于修改
关于《中学语文》的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