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木结构建筑设计中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2020-02-19 13:18王芳芳
林产工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木结构儒家思想传统

王芳芳

(安阳学院,安阳 455000)

中国木结构建筑扎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和高超的建筑技术上,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世界建筑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儒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春秋战国以来,儒家思想研究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儒家思想具有强大的中华民族思想心理和民族特色,中国古代文化、科学和建筑文化在内的艺术都充分融入了儒家思想。因此,本文选择从儒家思想文化视角研究木结构建筑设计的发展演变、不足之处以及传承与发展的措施,为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助力。

1 儒学源流与中国木结构建筑发展演变

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儒学在各个阶段都渗入了特定时段的文化心理和民族特征,并具象化体现在了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中国古代文化、科学和艺术的各个领域。自从儒家思想取代宗教以来,人神同存的趋势已在思想、情感和仪式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实施。因此,神不再是与世俗生活隔离开的孤立存在,而是与人类世界共存,而建筑是连接精神境界和生活环境的载体,这种建筑设计思想逐渐成为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主流。一个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简单内部空间,不是会让人恐惧的异常空旷的内部空间。温暖的树木而非冷酷的石头构成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艺术特色。融入了儒家思想的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在空间意识上试图获得一种神秘、紧张的灵感。正如中国国画理论所说,山水画可以是“可望”、“可行”、“可游”和“可居”的,而融入了儒家思想的中国木结构建筑同样也体现了这种精神。相比于别的类型的建筑,融入了儒家思想的中国木结构建筑专注于生活情绪的感染,她将空间意识转化为实际存在,从而实现一种灵魂的洗涤。相较于哥特式建筑给人的幽闭、恐惧的感觉,融入儒家思想的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宽敞空间,使人们在复杂而多样的建筑中缓慢前行时感受到生活和环境的舒适与和谐,即在移步换景中可直观地获得巨大空间的体验感。

2 儒家思想对中国木结构建筑影响

儒家思想所假定的社会模式是一个阶级社会,以阶级、贵贱、尊卑和谐共处为特征,使用这种层次结构的概念塑造的建筑需要一种自然稳定的秩序之美。在这方面,北京紫禁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儒家思想教学强调“正义”,希望人人皆追求诚实、公正。这种“积极”的思想反映在建筑物的总体布局中,体现在对完整性、规则对称性的追求以及对原有扭曲道德图像的摈弃,这种布局在中国这一时期建筑中尤为突出。曲阜孔庙(如图1所示)和北京故宫采用的严格的对称性和统一的正方形规则就是这一概念的典型例子。“和谐”是儒家思想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有神论在强调“仪式”的同时,也强调“和谐”。其目的是调整差异,以使礼节所定义的级别之间没有明显的冲突。这一思想特质也浸入至美学中。我们所追求的是和谐、真诚、友善和稳定之美,而不是突变和动荡之美。这也是“中庸”之美,“胜于一切”的美,其内容丰富而内敛,轻柔而大方,微妙而严肃,这是中国艺术风格的重要特征。 “和谐”的概念同样呈现在我国大量的木结构建筑群的布局中,这些建筑群各个部分之间的细节和装饰相互协调,相互糅合,南京的夫子庙就是“和谐”建筑美学的杰出作品。

图1 孔庙Fig.1 Confucian temple

3 木结构建筑与儒家思想融合不足之处

3.1 习惯模仿前人,缺乏自主精神

建筑具有物质和精神属性,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要求制作出能反映时代观的精美建筑。儒家思想和伦理学对人们的审美标准有深远的影响,也影响着建筑的美学。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对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影响如此巨大,长期以来它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某种程度上直接导致了中国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停滞不前。在其影响下,中国木结构建筑没有创新性,缺乏变化,显得特别保守。中国的木结构建筑已有至少2 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只有形式样式的变化,没有一个质的变化,这是中国木结构建筑发展史上最令人伤心的地方。自古希腊和罗马以来,欧洲石材建筑已至少更新了12种风格: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矫饰主义,巴洛克风格等等。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原因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我们习惯了继承,习惯仅仅在前人的水平进行调整,过于满足于前人的成就和荣耀。但在欧洲,无论古人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他们都不拘泥于此,敢于挑战并试图超越。

3.2 创造意识淡薄,鲜见图变求新

作为人类的艺术和美学事业,因为人类美学在不断变化,建筑的生命是不断创新的。比如,西方建筑在古希腊和罗马经历了许多创新和探索,产生了许多新的建筑形式,这些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但对于我国的木结构建筑来说,几千年来,中国的木制建筑发展缓慢,虽然结构技术取得了一些进步,包括拼合梁柱技术、多层凉亭框架、大型建筑框架和复杂的屋面技术等等,在夯土技术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总的来说,它基本上是以微妙的方式重复以前的一些改进,并没有突破性发展。

4 木结构建筑设计中儒家思想传承与发展对策

4.1 走出一味追求传统误区

传统具有双重性质,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在不同语境下具有多重的涵义。就最浅显的理解而言,“继承”是对其前身的格式和风格的简单模仿和重复。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古老建筑标志上有很多儒家思想的特点。因此, “继承性”成为抵抗创新的屏障,尤其是抵抗“反传统”的要求和努力。众所周知,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前进才能保持事物发展的生命力。正是反传统的努力使许多艺术家成为了伟大的突破性艺术创新者,极大地丰富了艺术世界。因此,反传统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而继承传统的实质是学习其前辈的创造精神。需要重复创新,而不是重复以前的成就。就其社会发展的性质而言,适当的创新和尊重历史是有机统一的。继承传统建筑不能仅仅从形状和符号上进行理解,而是包括规划思想、空间组织的特征,甚至包括哲学思想和设计观点。

4.2 继承传统同时积极创新

自20世纪以来,一些老艺术家开始探索,呼吁继承传统的同时而不破坏传统。他们试图将当时的中国“历史特色”和社会的“科学”与建筑创作联系起来,并在实地奋斗之后,创造出了传统的民族建筑元素和现代设计相恰的优秀建筑作品,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在创新方面,我们应该避免单纯地复制。虽然许多中国的木结构建筑系统被奉为圣经,许多甚至被后人直接使用在中国别的建筑市场中,但这些建筑不能完全体现设计师自己的个性,从长远来看如此复制建筑将会在某种程度上阻碍木结构建筑的发展。长此以往,人们将会很难接受别的木结构建筑形式。因此,在发展成熟的木结构建筑系统时,应充分研究技术的本质和总体设计逻辑,然后根据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地区条件对其进行重建,并与当前生产和当地文化相结合,不能一味地重复前人的设计。在这种观念下指导设计的木结构建筑可以充分契合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当地人的心理特征。在实际设计中,流水线的木结构建筑生产毫无艺术价值,而基于当地文化、自然和经济条件选择下的木结构建筑才更有存在的意义。

5 结语

本文的侧重点是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传承与发展。儒家思想的精神核心是仁、礼和天人合一。综述了儒学影响下的中国木结构建筑哲学,同时讨论了儒家思想对中国木结构建筑的负面影响。在建筑设计中较少考虑社会进步和变化。提出了走出误区、积极创新的对策,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木结构建筑,使之在具有历史继承的同时更具时代特色。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木结构建筑文化有着光荣的历史,我们应该为此感到自豪,但是这个建筑文化时代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今天,我们不仅需要继承,吸收中国木结构建筑思想的精髓,而且要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木结构儒家思想传统
古建筑木结构保护技术在现代园林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BIM技术在古建木结构中的保护研究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萨格勒布木结构观景塔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儒家思想与书法
从“三吏”“三别”看儒家思想在杜诗中的渗透
儒家思想与学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