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分析

2020-02-21 00:19王硕刘刚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产业集聚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

王硕 刘刚

摘 要:在产业集聚视角下,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剖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和路径。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产生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技术溢出效应以及资本积累效应作用于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才集聚战略、引资战略与集聚战略相结合,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聚;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1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6-0125-02

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经历了外商直接投资从无到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外资流入国,2019年中国吸收外资金额1 42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外资流入最多的发展中经济体。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一直以来,FDI的溢出效应都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而加速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总体方向。近年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一直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效率低下、区域间产业结构不均衡等。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有效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来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产业集聚是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一个重要现象,而产业集聚的产生往往伴随着资本迁移,与外商直接投资具有密切的联系。来自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指出,FDI作为一种外部冲击,通过本地市场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强化。比如,目前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地带,就形成了众多依赖外资拉动形成的产业集群。而在我国中西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资本的匮乏尚没有形成良好基础的产业集群。基于区域产业基础存在异质性的认识,本文拟从产业集聚视角出发,分析FDI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和路径,希望对中国制定外资和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文献综述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结论却并不完全一致。王文治(2008)的研究表明,FDI通过产业关联促进东道国产业升级,且后向关联效应较前向关联效应更具有显著性。文东伟、冼国明(2009)通过对中国1980年以来产业结构变迁的统计分析表明,FDI推动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并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吴国琴(2016)研究发现,FDI一方面通过产业关联、模仿示范和人员流动等三种机制来影响产业内部的结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则通过主动选择和被动竞争等两种机制来影响产业间的结构转型升级。李晓英(2018)的研究表明,FDI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对FDI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正向引导作用。

同时,也有部分学者研究得出FDI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Hunya(2002)和Tannan(2009)指出,东道国企业容易陷入对FDI的依赖进而锁定于低附加值生产环节,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唐艳(2011)研究发现,FDI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存在一定程度的虚拟性。还有一些研究表明,FDI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作用存在限定条件。余永泽(2012)利用我国高技术产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外商投资规模、技术势能与潜在市场规模对FDI技术外溢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門槛条件”,只有三者在适度值范围内技术外溢积极而显著。王静(2014)以市场化程度作为主要制度因素,实证检验了外资进入程度对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门限效应。结果表明,外资进入程度对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市场化门限效应,市场化程度越高,外资进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越具有促进作用。

一些研究也注意到FDI流入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产业集聚的发生。Michaelsetal(2012)指出,经济集聚有利于专业化分工,进而加快技术创新,不断延伸产业链,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王春晖和赵伟(2014)从作用机理出发,提出了区域开放—产业集聚—地区经济绩效—地区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陶长琪、彭永樟(2017)的研究表明,经济集聚会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空间效应,东部地区边际收益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效果不显著。

由上述文献可得出,FDI主要通过技术溢出路径实现产业升级,而产业集聚则是技术有效溢出的重要保障。我国各地区的产业基础在空间上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FDI分布及其优化产业结构的效果。因此,本文试图从产业集聚视角来剖析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将对我国引进外资及实施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理论机制分析

(一)FDI与产业集聚

空间经济学理论指出由于一些偶然事件的外部冲击,通过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可以产生自我强化的正反馈机制,使得这一个微小的外部冲击被放大,从而产生“锁定效应”(lockin),有助于产业集聚的形成。

按照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分析逻辑,把FDI当成是来自外部的一种冲击,FDI选择东道国的某区域进行投资,会带来两种积聚力量,即市场接近效应(本地市场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价格指数效应)。前者是指企业倾向于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位进行生产而向规模较小的区域出售其产品。FDI进入东道国某地区,使得该地区的市场规模得以扩大,这种外生冲击改变了原有市场需求的空间分布,扩大了该区域的需求,通过规模效应以及本地市场效应吸引其他地区的企业向该地区转移,有助于产业集聚在该地的形成;后者是指企业的区位选择对当地消费者生活成本的影响。FDI的进入吸引了一部分企业转移后,由于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其产品种类和数量就比较多,需要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就相对较少,从而在运输成本方面的花费就比较少,使得这个区域具有较低的商品价格,从而消费者的生活成本较低,因而在名义收入相同的情况下,该区域的生活水平较高。这两种效应组合在一起就是我们所说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或前后向联系。这两种效应的结合可以使最初由FDI带来的冲击自我加强,形成具有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的一种正反馈机制,从而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

(二)产业集聚与产业发展

1.规模经济效应。产业集聚在某区域形成后带来最直接、最显著特征就是规模经济效应。随着企业投入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聚集区内的整个产业链与价值链会随之不断完善与升级,其内部会形成严密的分工与合作体系,各个企业之间可以共同进行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销售等活动,从而有助于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规模经济会直接带来两种影响:一是市场的充分竞争会使集聚区内价格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二是巨大的规模化需求保证企业即使在价格较低的水平下仍然有可观的利润空间。规模经济不但有助于企业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使之可以更为有效地进入市场,而且规模经济还是保持一个产业具备持久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能够使企业或者产业整体率先实现先进的技术标准与生产标准。通过积极整合众多分散的中小企业资源,实现集聚化发展,并通过这种区域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外部效应以及区域竞争力效应,是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

2.技术溢出效应。技术外溢是产业集聚区的一个典型现象,在产业集聚区域内技术外溢一般都是由外资企业主导实现的。外资企业相对于本土企业来说,无论是在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管理技术还是营销技术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当跨国公司在产业集聚区展示其先进的产品、工艺以及经营方式时,会对本土企业产生示范效应,由于集聚区内存在激烈的同业竞争,其他不具备这种优势的企業就会通过研究跨国公司的产品和技术,来学习和模仿跨国公司的技术,以此来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本土企业通过“干中学”的方式,不断吸收来自外资企业的先进技术,有助于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产业集聚的条件下,跨国公司可以更有效的通过技术外溢方式提升我国企业的技术含量,使我国企业不断向产业链的价值高端移动,摆脱微笑曲线效应,加速产业升级,扩大出口规模,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培育我国相关企业和产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产业集聚背景下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对于我国企业创新和产业整体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3.资本积累效应。在产业集聚条件下,更有利于物质资本的形成与人力资本积累。一方面,物质资本的数量效应主要体现为外资企业进入后对于本土相关企业的吸引过程,跨国公司通过自身技术与管理上的绝对优势在东道国地区建立产业集聚,而后凭借产业集聚的区位优势吸引更多的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进一步进入,从而在资本数量上形成一定的优势。当资本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会引发质变,资本的质量效应开始发挥作用。集聚区内的企业通过学习效应能够促使具有资源异质性的企业之间实现资源的互补与融合,促使企业优质资本的形成,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在资源的互补与融合中,能够形成个体间的协同效应,避免恶性竞争,在集聚区内营造出一种有序竞争的环境,有利于企业之间更好的学习与模仿。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的积累效应主要通过关联企业之间人员的频繁流动来实现。实践证明,在产业集聚区域内,某些受过培训的高级技术人员具有更强的流动性,可以达到知识和技术的共享,更有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因此,通过构建产业集聚,以外资企业带动本土企业发展,从而加速物质资本积累与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是解决我国产业结构发展滞后的有效途径。

三、政策启示

第一,实施“人才集聚”战略。充分利用国际人才流动加速的机遇,积极吸收和引进国内外的优秀人才,不仅包括海外华人专家和海外留学生,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国内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采取必要的措施推动产、学、研三者的有机结合。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在人力资源培育和引进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人才的培养教育,进行人才的深度开发,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定期进行知识更新,提高职工的操作水平与技术水平,以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发展。

第二,大力发展本土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不仅可以在产业链的形成和升级中发挥关键作用,还可以引致其产品生产的上下游企业的空间集聚,提升产业竞争力。对本土龙头企业的重点扶植和培养有利于其在与外商直接投资合作的过程中技术外溢效应的最大发挥。首先,要大力培育有发展前景和潜力的本土企业,给予倾斜性政策,包括优惠贷款、税收减免、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等等。其次,提倡并鼓励所扶植的龙头企业进行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在研发资金上给予支持,并注意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跟进,对企业家的创新行为进行有效保护,从而激发企业家的创新能力。

第三,引资战略与集聚战略有效结合。在外资主导下形成的产业集聚缺乏稳定性且具有被动性,发达国家具有技术垄断优势,占据国际分工利益的较大份额,而东道国长期被锁定在技术低端,从事产业链低端的加工生产。

在引资方面,不能只追求外资数量而忽视外资的质量,避免盲目引资,应根据本国产业发展的需要与实际情况,对外资进入进行有计划的引导。例如引导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高技术服务产品生产部门,利于技术转移与技术溢出,从而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另外,在对外资引导的过程中,应同时加强我国产业集聚区域的建设。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实际,结合产业优势、区位特点和城市功能定位等,对具有优势的制造业行业与服务业相关行业进行重点培养,建设各具特色的集聚区并充分发挥集聚区的积极效应,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我国在产业集聚上的区位优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

参考文献:

[1]  王文治.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产业发展——基于后向关联效应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5):82-85.

[2]  文东伟,冼国明,马静.FDI、产业结构变迁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J].管理世界,2009,(4):96-106.

[3]  吴国琴.FDI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机制与对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6,(18):151-154.

[4]  李晓英.FDI、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优化——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J].当代经济科学,2018,(2):104-111.

[5]  唐艳.FDI在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分析与评价[J].财经论丛,2011,(1):20-25.

[6]  余永泽.FDI技术外溢是否存在“门槛条件”——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门限回归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8):49-62.

[7]  王静.FDI促进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门限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4(3):73-79.

[8]  王春晖,赵伟.集聚外部性与地区产业升级:一个区域开放视角的理论模型[J].国际贸易问题,2014,(4):67-77.

[9]  陶长琪,彭永樟.经济集聚下技术创新强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7,(3):91-103.

猜你喜欢
产业集聚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宿迁模式”探析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