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透明是战胜疫情的必要条件

2020-02-22 12:23陈晓萍
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人流新闻周刊口罩

陈晓萍

2003年4月24日,我送女儿去机场。机场满是戴着口罩的人流。我嘱咐女儿,如果回老家后发烧,一定让奶奶送她去医院。然后我回到单位,参与当期SARS封面报道的编辑工作。

当年,关于SARS我们做了四个封面报道,分别是:《非典型之祸》《SARS:我们还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北京之痛》《中国初愈》。审视当年的那场疫情,我们在《政经十人谈:中国由此改变》一文中提出,政府的角色应以公民服务为中心,也提出危机处理需要常备不息的专业机制。

17年之后,又一场疫情来临,仍然如此猝不及防。2020年1月31日,我结束假期返京,又是首都机场,又是戴着口罩的人流和穿着防护服的检疫人员。去药店买酒精、口罩和手套,一切个人防护用品早已经脱销。

而在武汉,在湖北,甚至整个中国,医疗和个人防护物资都十分紧缺。经历了SARS之后,本以为已经建立起来的公共卫生防疫体制,却是如此不堪一击,败给了一个新出现的病毒。

记忆中的SARS,是空旷的街道和忙碌地上班,当时,周刊记者去地坛医院、人民医院采访,哪里危险就去哪里。采访完回家写稿,顺带自我隔离一周才能重新投入采访,但少有焦虑和不安,更多的是工作中的紧张。

这一次是否派记者前往武汉,对我们而言是一个艰难的决策过程。经过反复讨论,最终派出了三名记者,加上先期组建的后方报道团队,没日没夜地连轴转,《“超级传播者”:他转移4次病房,传染了14名医护人员》《确诊病例破千:为何SARS用了4个月,武汉肺炎只用了25天?》全网刷屏,成为现象级稿件。

此时,我们正在制作新的一期杂志——《新冠病毒:我们要付出多大代价》,我们忠实地记录下这场疫情,因为我们知道,信息公开透明是我们战胜疫情的必要条件。

封面反馈

3/2020 总第933期

@秋收冬藏:我是从创刊号就开始关注《中国新闻周刊》的老读者,二十年的报道持续影响着有影响力的人,也影响着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所思所感。向时代的记录者致敬。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者来信

《李娜:天才球员“探路”体育职业化》

現代体育需要的不仅仅是体制改革,也需要先进的科学做支撑,特别是基础训练知识。应试教育式的体育,不能等同于专业的体育。(@国子张)

猜你喜欢
人流新闻周刊口罩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人流手术的影响
一种多形式计划生育宣教结合心理护理在降低人流术后再次意外妊娠的应用研究
戴口罩
戴口罩的苦与乐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雾霾口罩
女性无痛人流手术一生最多能做几次
浅谈PAC对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