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农产品电商行业冷链物流网络发展的研究

2020-02-22 12:23郝齐琪汤明月梁思凡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冷链生鲜运输

郝齐琪 汤明月 梁思凡

摘要:我国物流产业在电子商务的推进下,行业内部的转型与升级也随之加速,消费者的动态需求不断增长,对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主要依据我国冷链物流网络的现状分析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优化策略。

关键词:电子商务;冷链物流

一、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

(一)冷链运输难以完全满足消费者的动态需求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和品质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也随之越来越高。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满足了越来越多消费者更加多元化的需求。但也正是因为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刚刚起步的冷链物流也显得更加力不从心,我国生鲜食品在时节和种类供给方面存在着均衡供应的矛盾,在保障供应、调节时间和空间市场等各种方面,较为不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且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尤其是一些突发的事件或众多不可抗的因素导致生鲜农产品的不稳定供应。

(二)生鲜农产品自身的损耗问题难以控制

我国是蔬菜、水果产销大国。预计到2023年我国水果总需求量将会达到11090万吨,人均需求量就会达到约78千克。由此见得冷冻冷藏需求市场是非常庞大的,但市场需求量的急剧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农产品并没有很好地做到及时采收,农产品优质率低。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农业组织化水平低,果蔬的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损失率较高,造成每年约1200万吨的水果和1.3吨蔬菜的浪费。生鲜农产品的运输多采用公路和航空运输,航空运输的成本过高,普通货车运输冷链技术落后,以至于大部分生鲜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腐坏,损失严重,形成资源浪费。

(三)冷链物流中储存和运输环节中相关设备的使用率低

仓储和运输,是我国冷链物流网络中最为弱势的两个环节,如表1所示,储藏方面,冷库作为冷链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的库存结点,并没有很高的使用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冷库的供给远远不足,并且功能单一。运输方面,冷藏运输车作为冷链运输的主要运输形式,其数量远低于发达国家,虽然部分生鲜农产品企业或者第三方物流公司具备一定的冷链运输能力,但还是不能满足市场庞大的需求量。

(四)冷链物流运输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行业标准化的不足

在国内农产品生鲜类电商的突然崛起,投资与运营生鲜农产品线上销售和线下冷链物流及其配送的同时,相关数据却表明有95%以上的生鲜农产品电商运营是亏损的,货品损耗和货品腐烂率极高,其主要原因是冷链技术水平和冷链基础设施的缺乏,导致在加工、运输、储藏、分销等各个环节中不能做到完全有设备支持,无法保障在运送过程、运输形态、时间掌控的这些方面做到很好的控制,缺乏行业标准。

二、冷链物流网络的发展趋势以及优化方案

(一)冷链物流网络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物流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张,行业内的进一步分工随之加快,从而使冷链物流成为物流产业的新生力量。冷链物流产业内的分工随着物流行业的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将越来越细。冷链物流服务方式也日益多元化。以现代信息技术、运输技术、管理技术为基础的集成化、一体化冷链物流服务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加上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等技术的广泛利用,冷链物流对其技术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冷链物流产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步调逐渐加快,冷链物流的现代化水平需要与现代科技高度契合,逐渐趋于智能化和智慧化。协同、融合、联动将成为冷链物流产业完成规模扩张、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制度环境的日趋规范,冷链规范及标准化体系的逐渐健全与完善,是市场秩序与环境条件得到更深层次优化的前提。

(二)冷链物流网络的发展方向及优化方案

1. 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集约化管理

冷链物流是一个复杂的产业,涉及面比较广,在运输、配送等诸多环节都需要资源的支持,而我国传统的装备产业大多数都布局分散,所以就非常有产业集约化管理的必要。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集约化的物流装备需求很大,将城乡物流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增强乡村物流与城市物流的资源、环节的对接,才能够建立一个协调运作、布局合理的城乡一体化冷链物流产业集群,构成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专业化运作的产业链。跨越企业的界限,更加注重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从供应商到用户,将所有参与者结合起来,结合地区特色经济和特色农产品,建立冷链物流产业集群,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最终形成产业链、价值链、信息链以及组织链的一种集约化管理模式。

2. 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冷链物流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也成为必然的趋势,对于生鲜农产品电商来说,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对冷链物流信息的实时跟踪十分必要。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对于整个冷链物流来说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包括配送环节在内的农产品电商能够实时的监控产品的质量、对于冷链物流的物流信息一个全程的追踪,通过监督物流过程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保障。加快企业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发挥企业的整合能力,对信息化资源的合理运用更能有利于冷链物流网络的良性发展。

3. 冷链物流网络标准化设定

国民生化水平的提高使消费者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冷链物流网络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要求也只增不减,标准化的设定更加有益于冷链物流网络的发展,这里的标准化包括冷链物流整体的作业的规范、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的生产标准。以现代物流理论为基础,确定一系列的行业标准并对整个冷链物流进行一个全面的监管,实际的降低冷链物流作业的成本以及在运输过程中的不必要的货损成本。

4. 冷链物流各方面人才的培养

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和冷链技术的缺失,导致冷链行业的发展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对于冷链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只增不减。国内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不在少数,但以冷链物流为研究方向的少之又少,冷链物流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既包含基本的物流理论,对于教学要求很高,具备这些教学资源的院校很少,培养方向模糊,所以致使关于冷链物流技术人才的培育品质不佳。

5. 加速第三方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的發展

“互联网+”的环境下,国内外对生鲜农产品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快货物的运转速度,提升商品流通效率是现阶段冷链物流发展的首要任务。自建电商平台将线下销售与线上销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但大部分自身本就是农户的小型生鲜农产品的电商不能够完整的运行冷链物流体系,所以就需要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较为完善的设备、技术以及整体的物流体系。加速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冷链配送模式,使其完善的供应链整合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运用,能够起到推进冷链物流业发展的作用。

三、总结

以我国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生鲜农产品电商在冷链物流配送模式方面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成为其发展的一大瓶颈,既要做到运输过程的灵活,又要做到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量是对现阶段冷链物流网络的一大考验。生鲜农产品从最开始的生产者到最终交付至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货物的高损坏率所造生的损失是一直以来物流行业的一个棘手问题。所以,在如今物流行业疾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能让冷链物流运输的这个短板消失,并且契合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将来的发展方向是我们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密沙.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8(30).

[2]王鸽.共同配送模式下冷链物流路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

[3]尤娅萍.生鲜电商市场下的冷链物流初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11).

[4]闫芳园.考虑三级货损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猜你喜欢
冷链生鲜运输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生鲜灯的奥秘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散杂货运输专栏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超市集体推进生鲜合伙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