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生态旅游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研究

2020-02-22 12:23龙段平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协整湘西生态旅游

龙段平

摘要:金融支持对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文章以湘西自治州为例,对生态旅游和金融支持概括进行了分析,并对湘西州生态旅游发展与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金融支持与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呈现正向相关关系,前者对后者的发展具有显著效应。据此提出了结论与优化金融支持湘西州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旅游;金融支持

一、湘西州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一)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收入占比逐年增加

湘西州位于武陵山连片地区,气候适宜,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但集聚效应不明显。近年来,湘西州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多角度、多层面、多领域的去推进旅游的发展改革,以“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奋斗。在2012年,旅游业率先成为湘西州百亿产业。2015年旅游收入翻倍。截至2018年,湘西州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37亿元,旅游人次共5117万,分别增长25.8%和25%。

在2012~2017年间,湘西州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州GDP比重由21%提高到42%,旅游业率先突破百亿大关,成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产业。旅游产业总收入占比湘西州第三产业从49%提升至80%,成为带动湘西州经济发展与第三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重大推力。

(二)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品牌不鲜明

据湘西州旅游局公开数据显示,湘西共有“国字号”生态文化旅游品牌150个,其中AAAA级以上景区(点)11个,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从发展质量来看,没有AAAAA级景区,全州年接待游客量超过500万人次的景区仅有凤凰古城一家;配套设施方面,星级宾馆下滑到28个,旅行社个数仅有32个。具体来看,全州无上市旅游企业,无AAAAA级景区和五星级旅游宾馆(饭店)、旅行社,凤凰古城作为行业标杆,面临生态资源过载,提升空间有限。其他的景区引流能力并不突出,竞争力较弱,且交通较为不便,旅游产业龙头缺乏。

由此可以看出,湘西旅游产业暂时难以形成区域效应,带动力不强,可畅游性不高,未形成多角度、多层次跨界深度融合,旅游产品的品牌的知名度、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基础设施有待提升,投资吸引力弱

在《湖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就已指出“湖南省旅游产业存在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纵观湘西州旅游基础设施, 2017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仅567.5公里,全州无机场、无高铁站,而对比怀化同期则达到680公里,且拥有高铁站、机场各一座。除此,湘西州在其他设施方面:如旅游景区建设、游客中心、旅游厕所等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也存在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与其他旅游城市差距较大。同时,受湘西州独特的地理因素影响,导致当地难以大规模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另外一方面,旅游产业投资体量要求大,项目盈利周期较长。且一般景区都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与节假日性,使淡旺季收入差距大。并且旅游项目的资源流动性较差,杠杆要求又高。而资本又注重短期效应,忽视产业长期深入发展。所以民间投资意愿不高,对银行的信贷资金吸引力也较弱。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反过来阻碍基建发展。

二、金融支持发展概况

(一)金融市场基础差,投资能力有限

湘西州位于湖南西部,属于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是典型的“老、少、边、山、库、穷”地区,基础设施滞后,经济总量居全省后位。根据《湘西统计年鉴2017年》数据来看,2017年年末各类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各项632亿元,其中住户贷款264.9亿元,占比达42%。从GDP数据来看,湘西州、张家界、怀化生产总值分别为582.6亿元、542.4亿元、1504亿元,增长速度分别是7.6%、8.7%、7.7%,与其他市区体量、增速存在差异。投资能力方面,固定投资与财政收入差额从2016年322亿扩大到2017年359亿,财政收入仍不能满足投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湘西州经济发展迅速,但从总量来看,生产总值与贷款总量基数较小且与周边县市差距较大,金融市场基础较差,投资能力有限。

(二)投融资渠道缺乏,金融业务单一

作为连片特困地区,受市场规模限制与行政规划变迁,湘西州旅游业发展先天不足,导致相关产业投融资渠道缺乏、政策不完善,过度依赖信贷资金市场,难以发挥资本市场作用。融资方式的匮乏,反过来又制约湘西旅游的提质升级和全域联动发展。因经济发展的落后,使湘西地区金融机构业务较为传统单一,以信贷为主,授信要求高,大额投资获取难,产业难以获得持续、充足的资金保障。虽然政府不断加大投入,经多次招商引资,湘西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但在另一方面也背负了较高的债务,成为高杆杠行业。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证明,随着资本的产出效应递减,需要不断加大投入保持产出增长。但湘西旅游产业的融资渠道狭窄,限制了产出,难以满足需求,同時金融业务创新不足,产业生态薄弱。

三、金融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支持实证分析

根据湘西州金融支持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研究,我们选取湘西州旅游业总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取湘西州各类金融机构贷款总和以及财政收入作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2和X3表示。研究期间为2001~2018年,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湘西统计年鉴》。

(一)模型的设定

LNY=旅游总收入  LNX2=各类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亿元) LNX3=财政收入(亿元)

本次实证分析使用Eviews 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设模型为:Y=α+β2X2+β3X3+μ

为防止时间序列数据波动,对模型取对数,设模型为:

LNY=α+βLNX2+βLNX3+μ

(二)平稳性检验

首先是对数据绘制散点图,验证其相关性,如图3所示,数据之间存在正向关联,但其中2到3期出现空缺,为防止伪回归,将对其进行平稳性验证。如表1所示,在 ADF检验后可以知道X2、X3、Y的t统计量均大于临界值1%,数据表明其是非平稳的;对D(X2(-1)) 、D(X3(-1))和D(Y(-1))再次进行ADF检验之后可以知道其t检验值均小于临界值10%,对D(Xe(-2)) 、D(X3(-2))和D(Y(-2))进行ADF检验之后可以知道其t检验值均小于临界值1%,说明了D(X2(-2)) 、D(X3(-2))和D(Y(-2))这三者间均不存在单位根,达到了平稳状态。

(三)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时,本文对数据建立VAR模型,最优滞后2阶。如表2所示,在None的情况下,迹统计量与最大特征值均大于5%的临界值,据此可以推断变量间之间存在一定的协整关系,进过标准化后的协整关系推算,得到协整方程:

ECt-1=D(LNY(-1)+0.311550+0.672912d(LNX2(-1))-2.273940D(-1))

(0.08430)  (0.05944)

因此可以知道X2、X3和Y之间的协整关系,并可知X2、X3与Y之间存在着一个协整关系。

(四)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中,对变量再次进行一阶差分建立VAR模型,绘制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图。

从图4表现来看,贷款总额在第二期便上升到最高点,而后一直维持水平。这表明贷款总量受外部条件冲击后对旅游收入也传递同样的冲击,而且这种冲击具有长效性和促进作用。

从图5表现来看,财政收入在受到正冲击后,旅游收入会在第五期内上下波动,而后维持水平。这表明财政收入受外部条件冲击后对旅游收入也传递同向冲击,但持续时间短且效果不明显。

ΔLNY_Qt=-0.266964*ECMt-1

=0.801862*LNY_Qt-1+0.469579*

ΔLNY_Qt-2

=-1.279429*ΔLNX2_Qt-1-828426*

ΔLNX2_Qt-2

=-0.336868*ΔLNX3_Qt-1-1.255152*

ΔLNX3-Qt-2

最后是VECM误差修正,根据模型表现,金融机构贷款符合反向修正,说明在最优滞后期为2的情况下,对于旅游收入的发展与金融信贷规模扩大呈现正向关系,修正系数为-0.266964;数据显示短期内旅游业的发展对金融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反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在长期发展中,金融的支持对湘西州的旅游业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并需要金融机构在多个方面加大加强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以此促进湘西州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利用向量誤差修正模型,并通过ADF单位根检验、建立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对湘西州金融支持与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本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长期中,金融的支持与湘西州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均具有正向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也表明,我们应当抓住政策与市场的机遇,重点发展金融与旅游业,加大金融对生态旅游的发展支持力度。

1. 金融支持对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根据研究结果,应当加大金融对于生态旅游产业的支持,包括对旅游产业的信贷与服务支持。不能让资金缺口成为发展的瓶颈,通过提升旅游产业的授信额度,弥补资金缺口,对整个湘西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提供资金支持。针对旅游产业发展资金需求大,投资期限长等特点,开发相应的金融服务工具,如相互交叉控股等。充分发挥金融资本的力量去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培育经济发展增长点。

2. 政企与金融机构三方相互协作,组合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在面临投资缺口时,政府适当发债投资能有效推动产业发展,但当投资体量达到一定界限后,维持推动效应的情况下投资体量需成倍上涨,而且挤出投资。这时政府应逐渐退出主导投资。适时换位,以金融市场资本为导向,结合企业需求情况,政府给予政策制度的支持,防止盲目投资。推动产业间协调发展,形成全区域配套联动,在政策、资本与市场上多元、多角度合作。优化政企、金融机构三方有机结合,部署相关战略联合。

3. 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挖掘湘西旅游业的巨大潜力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支持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适量推动民间资本的进入,要求金融监管机构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适当创新金融业务,优化对旅游产业的信用评级与风险管理,建立符合旅游行业的信贷方式。结合“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做好服务创新,推动消费升级,完善各种电子支付与服务。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融资模式。可将银行信贷、项目融资、资本融资、上市融资等多种方式结合,扩大资本来源,提高金融机构引资能力,加强项目投资吸引力。也可参考峨眉山景区上市,企业间并购贷款与景区ABS等方式。加大引进投资项目开发,通过探索PPP或BOT等模式,可由政府牵头成立产业基金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推动金融发展予以支持,规划相关投资、打造旅游强市。最后,由于对实证模型的运用不够深入,导致金融机构贷款与财政投入对旅游收入的分析尚存在不足,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熊正贤,吴黎围.进程与展望: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30年[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03).

[2]杨志恒.浙江省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效果实证分析[J].中国商贸,2012(14).

[3]鲁明勇,郭峦,张莹.湘西旅游投融资问题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10).

[4]杨艳军,周可欣.金融支持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张家界市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8(10).

[5]龚艳,郭峥嵘.旅游业与金融业耦合协调发展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旅游学刊,2017(03).

*本文系吉首大学2016年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项目名称:生态旅游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商学院)

猜你喜欢
协整湘西生态旅游
一桥飞架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小天使研学旅行之湘西助学夏令营(下)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研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