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研究

2020-02-22 12:23宋璐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4期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阿里巴巴

宋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下,我国经济势头迅猛成长,经济市场格局积极发展,各大互联网企业之间掀起了并购的热潮。并购活动一直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并购势必会带来风险。文章基于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的案例分析研究了互联网企业并购中存在的估值风险、支付风险、偿债风险和整合风险等许多财务风险,并从中得到相应的启示和防范建议。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阿里巴巴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崛起,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也变得司空见惯。互联网企业的三大巨头——BAT,也将并购作为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三家互联网企业拥有充裕的现金流,同时在各自的领域都占有一席之地,为了尽快扩大业务,占有市场,它们几乎都会选择并购不同领域的优秀企业,用来快速实现企业的多元化。与其他发展方式相比,实施并购活动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帮助企业在短期内快速扩张,占据优先主导权,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更友善地进入新领域。

但企业的并购活动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投资扩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含有很多的并购风险。如果无法采取措施降低这些风险,将会使企业面临各种损失,甚至会对企业的战略扩张和长远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冲击。而在企业并购活动中,涉及最多的就是财务活动,因此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就显得举足轻重。

二、并购双方的背景介绍

(一)并购背景

并购方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于1999年在杭州由马云等人共同创立,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是著名的世界电子商务品牌,同时也是最大的互联网交易市场之一。其业务和关联公司业务包括:淘宝网、天猫、口碑、菜鸟裹裹、蚂蚁金服等。

被并购方饿了么:“饿了么”是由张旭豪等人于2008年创立的本地生活平台,主营在线外卖、新零售、即时配送和餐饮供应链等业务,是国内最早一批本地生活餐饮O2O平台。

饿了么作为国内外卖平台的领头羊,以“Everything 30min”为使命,致力于用科技打造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推动了中国餐饮外卖行业的蓬勃发展。

(二)并购的过程及动因

2016年8月,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向饿了么投资12.5 亿美元。2017年4月,阿里巴巴又进一步投资了4亿美元,增持饿了么的股份达到32.94%。2018年4月,阿里巴巴与饿了么正式签订收购协议,以95亿美元完成了对饿了么的全资收购。

虽然阿里巴巴已经创建了口碑APP,并且在口碑网中接入了淘宝和支付宝,然而这并没有为口碑带来更好的发展,口碑网依然被美团、大众点评等APP牢牢地限制住了。在腾讯并购美团后,美团就正式站在了阿里巴巴的对立面,成为了口碑网最大的竞争对手。阿里想要在飞速发展的外卖行业占有一席之地,那么并购饿了么就能事半功倍,帮助阿里迅速打开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在2016年,马云正式提出了新零售概念,到如今新零售行业已经正式登场,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外卖餐饮是新零售战略领域中的重要环节。饿了么拥有的蜂鸟配送员,将成为阿里新零售业务中末端物流配送的中流砥柱。另外一方面,美团外卖牵手了大众点评后,阿里已经不再跟投新美大的下一轮融资,并退出董事会,同时腾讯追投了10亿美元,美团已经坚定地站在了腾讯阵营。腾讯和阿里巴巴在O2O领域里正式开战。一旦阿里巴巴选择并购饿了么,那么饿了么就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同时也能联手支付宝和淘宝推出更多的活动,可以参与到双十一、618电商节等活动中,对饿了么的长期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而阿里巴巴也能在O2O领域和腾讯一争高低。

三、并购公司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价值高估风险

从此前阿里巴巴及其旗下的蚂蚁金服向饿了么投资至少10亿美元来看,饿了么估值为55亿~60亿美元;再加上2017年,百度外卖和饿了么合并,前者估值大概在5億美元,两者合计约60亿~65亿美元,低于本次的收购价格95亿美元,存在30亿~35亿美元的溢价。阿里想要取得饿了么的完全控股权,消除股东对股权被套的质疑,从而选择了全资收购的方式。95亿美元是双方商议并同意后的结果,属于善意收购。

饿了么平台包括不同档次的餐饮品类,同时覆盖所有订餐时段。送餐物流是外卖服务的核心部分。2015年8月,饿了么建立外卖行业首个即时配送物流平台——蜂鸟,致力于搭建全国最大的即时配送网络。因此,饿了么的业绩也保持了持续的快速增长。而这正是饿了么价值的核心所在,然而对于蜂鸟专送平台,并没有科学准确的估值方法,因此30亿~35亿美元的溢价也很极有可能造成价值高估的风险。

(二)现金支付风险

阿里以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被称为中国最大的现金收购案例。虽然现金支付相较股权融资而言可防止股权稀释,且相较债券融资避免了公司杠杆率过高,但是由于现金支付工具自身的缺陷,会给并购带来一定的风险。并购方所承受的现金压力会增加。从表1中可以看出,阿里巴巴近四年的现金流增长迅速。截至2018年3月31日,阿里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了1993亿人民币,约折合2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支出了95亿美元,大约占32%。并购后,为了在O2O领域和腾讯抗衡,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现金来发优惠券抢占市场。另外,阿里巴巴对饿了么的并购采取了美元支付,历时长达两年,在这段时间内的汇率的变化会造成汇兑损失。因此,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1.偿债风险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阿里巴巴近四年的流动比率在不断下降,这表明了资产增长速度比负债增长速度来得缓慢,导致了流动比率的下降。流动比率一般保持在2左右为佳,2015年的流动比率过高,可以认为公司有大量闲置的资产和滞留资金没有投资使用,所以阿里巴巴在2016年以后加快了并购的步伐,在此以后流动比率不断下降,应该认为这是一种好的现象。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阿里巴巴的产权比率在2017年明显增高,表明了企业的自有资本占总资产的比重在减少,长期偿债能力在减弱,这容易让企业陷入偿债风险。

2.并购后的整合风险

并购后的整合问题中也暗含了许多财务风险,阿里巴巴与饿了么属于不同的业务领域,在财务整合方面,两家企业不一样的财务预算方式,不同的财务系统都有可能造成并购整合的财务风险。在企业资源和人员整合方面,如果双方产生过大的分歧,那么阿里巴巴将要承担高昂的管理费用,同时也没有办法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并购后的整合最难的是企业文化整合,企业文化的差异会对企业长远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企业的战略规划也会出现问题,从而使并购后整合的财务风险增加。

四、启示

互联网企业的并购对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极具意义,并购是企业扩大自身规模的一个方式,但并不是一条捷径。并购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财务风险,因此如何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就成了企业并购过程中应该详细考虑的问题。

首先,作为企业并购方,应该对目标企业进行详细的调查,选择正确有效的方法来估算对方企业的实际价值,这是成功实现并购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实际并购中,并购方不可能拿到被并购方的全部资料,目标企业会有所隐瞒,这就导致了信息不对称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并购方应当聘请专业机构对目标企业进行估值,同时要制定出适合并购活动的估值系统。

其次,支付手段在企业并购过程当中是重中之重的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阿里巴巴在并购饿了么的过程中选择的都是现金支付,主要是因为阿里巴巴拥有充足的现金流,且不会造成过大的支付压力。在选择支付方式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并购方的资本结构和财务状况,税收政策的影响以及市场发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最后,并购后是否能够实现有效的财务整合,产生1+1>2的协同效应,也会影响并购活动的成功与否。并购活动完成以后,需要进行财务、人员和企业文化的整合。如果这些整合無法实现的话,就会引起内部竞争和高昂的管理费用,同时会导致无法取得规模经济,这些都将严重阻碍企业的后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芬英.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财会学习,2018(34).

[2]张明敏.互联网企业并购动机及风险分析——以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2).

[3]金小康.阿里巴巴并购饿了么案例分析[J].江苏商论,2018(09).

[4]赵芳苓.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以蒙牛并购雅士利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8(21).

[5]俞善民,冯吉.浅谈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J].现代商业,2018(33).

[6]邓霖. 阿里巴巴并购合一集团财务风险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7.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阿里巴巴
浅析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壮大途径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