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探究”三段式教学模式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研究性改革探索

2020-02-22 03:33任敬敏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3期
关键词:三段式教学模式

任敬敏

【摘 要】本文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现状,分析三段式教学模式的三个主要阶段,并基于主体探究,提出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研究性改革途径,丰富教学活动,完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改革。

【关键词】主体探究;三段式;教学模式

一、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知识量庞大、概念抽象、实践性强,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很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容是需要与动手实践能力结合才能够实现具体应用的,也只有加大实践知识的学习,才能够满足学生计算机学习的学习兴趣,及网络教学的动手能力需要,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牢固的计算机网络技能。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现状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大量的新技术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够满足计算机教学的实际需要。相关教材以及教学模式的更新速度较为滞后,给计算机网络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知识传播模式,也不利于实践性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开展,很多学生习惯接受知识,而不能够发现其中的问题,对于问题的分析能力较弱,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探索与求知精神。由于计算机课程本身涉及了大量计算机、电子、通讯领域的内容,加之概念较为抽象难懂,这就导致传统课堂方式进一步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反复的实践,不利于真正的理解理论。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集中于理论的授课,在实践内容方面并不突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知识点较为零散,开放程度不够,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因此需进一步的,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拓展实践性教学,发展主体探究模式的教育,通过三段式研究性的教学方案,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授课质量。

三、“主体探究”三段式教学模式的三个主要阶段

(一)计算机网络理论教学

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第一阶段就是,理论教学。理论教学既是教学模式有效开展的基础,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网络技术理论知识,培养创造性发展问题的能力以及提供实践与实训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因为计算机网络是时代科技以及技术的发展产物,因此要通过多样化的理论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可采用传统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的模式,建立网络课堂。将教学大纲、习题、实验资料进行整合。同时将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置于网上平台,供师生交流、学生观摩。学生可通过课外时间完成网络学习,进一步了解网络性能,针对传播模式进行分析,了解知识的复杂性,获得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

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方式理解和掌握网络技术,了解网络规划、分析综合布线技术、媒介接入、网络设备配置、安全认证等。在实践教学中,要完善学生的应用与管理,既要让学生自己分析实践过程中碰到的网络问题,也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要通过实践,获得网络认知、了解动态路由协议,同时利用网络命令,查看网络运行状态、了解远程控制系统。

(三)实训教学与实验生产相结合

实训与实验生产的紧密结合,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必要途径。实训教学教师要基于具体的网络,为学生提供辅导,评价学生规划的计算机网络设计方案是否可行,并给出项目指导,考察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理解、掌握及实践动手情况,重点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理念及创新设计情况,方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完成多样化的实验生产结合。

四、“主体探究”三段式教学模式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研究性改革途径

(一)以问题為导向

以问题为导向,是打破传统课堂的有效方式。通过问题,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增加条理与趣味性,能够进一步促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容,增加网络课程的研究性质。首先要设置具体的问题预案,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要将提问与讨论结合起来,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回答答案,不断调整以问题为导向的规划进程。然后要设置一个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是要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与本节课学习的应用型知识点息息相关,涉及计算机、通讯各类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并符合的讨论发展方向。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通过猜想、讨论,完成对问题的探索,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计算机网络教学中。

(二)基于微课题研究

微课题是拓展学生计算机网络学习知识面的有效方式。微课题的研究,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发展中涉及的重要概念及新技术,制定符合学生需要的微课题,让学生在学习以及讨论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点的梳理及总结。微课题的研究周期短,能够快速分析其中的问题,形成一个有深度的研究课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研究性,完成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进行问题的表达,帮助学生完成探讨、研讨、汇报、成果发布等环节,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三)专题式实验教学

专题式实验教学,能够避免理论知识学习的僵化问题,整合零散的实验内容,设置具有联系的教学知识点,完善计算机网络课程创新能力培养。从设计的多层次问题入手,构建自上而下的多个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协同,增加实验环节,减少传统演示、验证性的实验,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提出对策,帮助学生发挥学习主观性,拓展教学模式的发展。

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课程在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网络知识,促使学生获得计算机能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展开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研究性改革。在开展计算机网络课程时,引入研究性教学,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在课堂中开拓眼界、探索式的完成课程学习。“主体探究”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开展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适应网络时代的教学变化,同时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调动学生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郭惠丽.立足专业能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1+9+1”三段式互嵌互通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1,(18):70-73. DOI:10.3969/j.issn.1672-5913.2011.18.019.

[2]张千,宫法明,石乐义.基于"主体探究"三段式教学模式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研究性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5):105-106. DOI:10.3969/j.issn.1674-9324.2017.35.045.

[3]李杰.基于“主体探究”三段式教学模式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研究性改革的探索[J].电脑与电信,2019,(5):18-20.

(作者单位: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三段式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用“三段式”学徒制模式培养区域产业应用型人才
游戏教学法在“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提高预科班基础汉语课堂教学效率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编剧艺术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