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2020-02-22 03:33邓宝贤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3期
关键词:高中作文有效策略课堂教学

邓宝贤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作文课有效性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是学生们写作的能力能否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目前我国高中生在写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策略存在问题。本文从写作指导、作文讲评、作品展评和放开学生写作的时间和空间四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作文课有效性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是学生们写作的能力能否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目前我国高中生在写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策略问题。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不断创新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于作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效率。我觉得,要将作文课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的程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文前的写作指导需到位。

学生作文最难的一是不知道写什么,二是不知道怎么写。有的学生读了不少书,背了一些写作技法,但写作时无法联系、运用。究其原因,是教师的写作指导不到位。“不知道写什么”是关乎审题立意的问题,教师必须指导的重点应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审题立意,如何面对任何一道题都能迅速打开思路、选好切题的角度。我觉得起码要教给学生以下四种审题立意的方法。

1.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2.关键词句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常常蕴含着材料的主旨,或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關键词句常常是文中多次出现的词语或者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白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孙中山先生说:“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

知名主持人罗振宇有言:直面挑战,躬身入局者,皆为我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分析】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重点考查考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理性思维能力,着眼于立德树人的大方向,材料的整合又紧扣对考生问题解决能力和人文情怀追求的考查。首先要抓住三则材料都有的共同词“我辈”,如此才能保证立意的精准定位。

其次,要看到上面的三则材料同中有异,立意时可分可合,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注意材料内部的逻辑关系。三则名言各有侧重:李白诗句重点强调我辈“豪迈自信”的品质;孙中山先生谈及的是我辈“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家国情怀;罗振宇的讲话则重点强调我辈的“直面挑战”“挺身负责”的精神。行文时可以结合材料包含的“责任感”“主场感”探讨“我辈”身上应具有的品质,也可以探讨个体作为 “我辈”中的一员,当以什么样的方式诠释“我辈”当仁不让的责任感和责无旁贷的主场感。行文中须牢记“我辈”的身份意识,有一定思想高度的文章才会脱颖而出。

【参考立意】①国家复兴,我辈有责。②后浪奔涌,还看我辈。③我辈奋斗,躬身入局。④时代砥柱,我辈争先。⑤你我他,皆为我辈。

3.分析关系法

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相反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信与自卑),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因果关系(如坚持与胜利)等。读材料时,若能善于分析材料中诸事物的关系,即可找到立意的依据。请看下面一则材料。

【示例】哈佛大学图书馆突发火灾,数百本哈佛牧师捐赠的重要图书被焚毁一空,只有一本幸免于难,前一天晚上,它被一位学生违章带回了宿舍。次日,这名学生把书交还给学校,这本书也成了哈佛牧师捐赠图书的孤本。哈佛大学召开校会,校长对该学生提出了表彰,对他保留了学校最珍贵的图书表示最高的谢意,然后当众宣布开除了这名学生。之后哈佛立了一个校训:法理第一。

有人认为规则很重要,学生违章就该受到责罚,维护规则才能保证绝大多数人的权利;有人认为可以适当考虑人情,学生意外保存下孤本,主动归还,应该予以原谅。

对于以上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看法。

【分析】这则作文材料的主题是“规则与人情”,审题上也有一定的限制:①内容限制。这则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是该坚持原则还是该注重人情,偏离这个核心,就属偏题。②思维限制。材料提供的是对立的价值倾向,考生要从两方面辩证思考,观点应有所侧重。正确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规则高于道德(或人情)”。如果文章认为人情比规则重要的,那是不合常理,价值观不正确的文章,得分往往也不高。

【参考立意】①规则高于道德。②法内无情,法外有情。③人情岂可凌驾于规则之上。

4.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分析】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二、讲评作文应把发言权还给学生。

在传统的作文讲评课中,教师一人独揽,学生极少有机会真正参与到作文评价中,并且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只强调学生作文成果的评价,很难反映学生的整体水平,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在作文创作中灵感的局限,也不利于学生对自身作文的反省。在作文讲评价课上,要让学生参与进来,把发言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的客观评价,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身,取长补短,学习他人长处,激发积极性和对作文写作的兴趣。

1.比较阅读

笔者的习惯作法是在课堂上抽取两篇学生的佳作,教师就作文的某一个方面或全方位进行对比,然后让学生根据作文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是“言之成理”即可给予鼓励,在讨论的时候强调简明、得体,在讨论中,提倡进行过细的分析并提出修改意见,尤其是分析文章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课堂上的主人公意识和勇于发言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2.现身说法

每完成一次作文,我会选出一篇写得好的文章,精批,让该生进行修改。然后再把他的作文原稿印发给全班向学,请他在课堂上朗诵自己的作文原稿,并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写作的经过、体会,让全班同学(分四个小组)一起改作文,提出修改意见和原因。最后展示他的作文修改稿请他自改作文,并说出这样改的原因,大家一直来再评价。这样经过原稿和修改稿的对比,既能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升格的方法,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方法。写作好的同学将自己的写作心得说出来,跟大家分享,在交流分享中体会作文带来的成功与满足,在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中体味写作的乐趣,提升写作的境界。

作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倍感艰难的教学任务,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在写作课上积极发言,相互交流,从而使学生写作动力不断增强,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最大的提升。

三、展出优秀作品,激励更多学生热爱写作。

在每次总结作文的时候,教师都要针对自己班的作文,选出几篇再次进行仔细审阅并写出评语(鼓励为主),拿来跟全班同学讲评。在课业繁重的高中阶段,老师的一句温暖的表扬和建议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千层涟漪。如果是年级统一作文,或者是月考之后,年级都会涌现出一些优秀的学生作文,我们不妨称之为“作品”,我们会把这些作品统一在年级教室的显要位置展出,同时选四篇(缩印为一张8开双面)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印发给大家来跟大家分享,引导学生把作文当成是生活的再现,是自己人生体会的描述,是锻炼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机会。

教师对学生在写作上取得的一点进步,都要带着赏识的眼光做最大鼓励,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那些看到自己的作文能够作为“作品”在年级展出,得到围观同学的称赞、艳羡的同学,更是信心十足,自豪感满满。这种激励法可以带动更多学生热爱写作,努力写出好作文。

四、走出课堂,放开学生写作的时间和空间。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写作是一個建立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的更高的艺术修养。作文的课堂也不应该拘泥于上课的几十分钟,它应该是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除了学生们经常活动的室外,家庭、社会等各个空间也都可以为学生创作提供广阔空间,也只有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学生才能获得真实丰富的材料,才能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

前面说了,作文课上采用分组讨论的模式,往往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提前告知学生作文的内容,有准备的讨论更有效。

笔者在训练作文时,有时候会在上节课结束的时候就预告下次作文课的内容、研讨形式、分组情况和作文题目,让学生利用电脑课去查资料,每位同学形成一个自己的针对这个题目的设计。正式课程上,先各小组内部逐个进行发表,并公选出2名立意最新颖、体会最深刻的方案去参加全班各小组的评比,最后全班再公选出前五名,这样通过小组内部无压力的研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力,通过团队的力量来带动所有人,有效锻炼学生对作文话题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语言表达能力。

让高中生关注社会生活,给学生时间来进行资料的整理、揣摩和语言的润色。再对这样的真实的材料进行一定的理性思考,得到认知上的升华,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语言特点,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这样的文章质量应该是要高于我们限时要求学生完成的文章的质量。这样的文章也会更加具有现实的意义。

走出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们得以放开手脚,将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大干世界,将写作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经过自己的观察、访问、游览等多种方式接触自己不熟悉的社会生活,才能是课堂的一个有利的补充,才能使学生在上课时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才能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一定要给予足够重视,仔细研究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作文教学方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不断鼓励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对于学生的写作,多给予积极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重视作文的实践性发展,不断强化高中作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蒋翔.高中作文教学有效策略浅析[J].中学语文.2019(24).

[2]李丙锋.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语数外学习.2018(01).

[3]朱丽.高中作文教学策略简谈[期刊论文].读写算(教研版),2014(4).

[4]任雅玲.高中作文教学高效策略[期刊论文].教学与管理(理论版),PKU-2014(6).

(作者单位:广西岑溪市岑溪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作文有效策略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建设性对策研究
高中语文作文分层合作运营教学的实践探索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