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比较

2020-02-22 13:38张倩倩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6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权力体系

张倩倩

【摘 要】相比于其他学科(如文史哲),国际政治学是一个起步较晚的知识门类,但它是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存在的。国际政治学起源于西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一种理论开始被系统研究。1939年爱德华·卡尔发表《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标志着现实主义的创立;汉斯·摩根索系统论述了现实主义,他于1948年出版的《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一书标志着现实主义的确立;1979年,肯尼斯·沃尔兹在他代表作之一的《国际政治理论》借鉴其他学科理论界定国际政治结构,在国际关系学界产生巨大影响,是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本文从这三位学者及其代表著作出发,比较现实主义发展不同阶段的异同,以对现实主义有更加深入和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国际关系;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爱德华·卡尔;汉斯·摩根索;肯尼斯·沃尔兹

第一章 传统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不仅在国际关系学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在国家间实际交往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之后的国际关系理论产生深远影响,并受到世界各国国际关系领域专家学者的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和国际关系的不断变化,现实主义也经历了由传统现实主义分裂出新现实主义的演变。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快速发展,它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主导地位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个过程中,卡尔、摩根索和沃尔兹等众多学者为现实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节 传统现实主义

卡尔和摩根索都是传统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理论是组成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1939年,卡尔的《20年危机:1919—1939:国际关系研究导论》以反思和抨击理想主义的缺陷打开了现实主义的大门,摩根索在其著作《国家间政治》中建立起作为现实主义理论核心的权力政治学体系。一直到60年代,传统现实主义在西方国际关系学中位于核心位置。

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中提出的现实主义六原则为现实主义理论提供了基本的框架。这六条原则是:政治受到客观法则的支配,客观法则根植于人性;以權力定义利益;以权力定义利益是普遍适用的客观原则;普世道德不能用来指导国家行为;国家道德不等于同普世道德;政治现实主义是独立的理论学派。①

现实主义理论基本假设包括:国家中心观,主权国家是国际体系中主要的行为体,是国际体系的基础,居于支配地位,非国家行为体与主权国家相比在国际体系中则没有那么重要;现实主义假设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下,将权力政治观作为主要观点,认为国际政治的本质是冲突,即作为国际政治主体的主权国家之间围绕权力展开的斗争;权力和利益是国家间争夺的主要目标,生存和安全是国家关注的首要问题,国家利益决定着国家的对外政策;国家是理性行为体,根据国家利益制定政策和进行决策。

第二节 新现实主义

经典现实主义的鼎盛时期持续到60年代,之后收到了行为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挑战,受科学和实证主义方法的影响,新现实主义应运而生。

摩根索建立的“权力现实主义”是传统现实主义最重要的代表,而沃尔兹创造的“结构现实主义”则是新现实主义的主要理论表达。②沃尔兹在传统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对国际关系实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的《国际政治理论》的出版标志着新现实主义的诞生。他认为“理论解释规律”,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来定义理论。沃尔兹提出了检验理论的七个步骤:首先对理论进行描述性和理论性的陈述,然后推导出假设,进而采取经验性或观察性的检验,接着定义理论中的术语,之后去除或控制理论外的干扰变量,设计不同的检验方法进行多次严格检验,最后决定对理论推导出的假设是修正、放弃还是重新假定。

沃尔兹在他的结构现实主义理论中,关注的是国际政治的“结构”或“系统”,国家是国际体系中的一个单元,从从体系层次而非单元层次来解释国家行为和国家间互动。他提出三个假设:(1)无政府性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2)国家是国际体系的基本行为单位。(3)用国内政治结构界定国际政治结构。

第二章 现实主义理论核心观点比较

研究方法比较

以卡尔和摩根索为代表的传统现实主义主要采取以社会科学方法为基本方法的方法论体系,不重视运用精确的科学方法。他们借鉴古典现实主义,以哲学、历史与法学的知识为基础,用历史和经验的方法形成自己的理论。他们所采用的历史的、归纳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方法充满了主观因素和艺术色彩,冲淡了科学因素,因此不能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沃尔兹结合了传统现实主义和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随着战后西方自然科学的繁荣发展,社会科学逐渐向自然科学靠拢,科学行为主义占主导,传统方法逐渐边缘化。沃尔兹在他的代表作《国际政治理论》中,借鉴了古典经济学和物理学与层次分析法、简化、抽象和系统分析等方法,解释无政府状态下国际体系结构和国家行为,将现实主义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无政府状态

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状态是现实主义最根本的观点之一,“国际关系体系中不存在中央权威机构或发达的全球一体化机构,因此,整个国际关系体系与其构成单位之间没有从属关系,这是国际体系与其它社会体系的根本区别之一。”③这是传统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共同承认和秉持的观点,但在具体分析上,有所差别。

传统现实主义认为“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没有一个制定法律和强制实施法律的中央权力机构”。摩根索认为“政治受到根植于人性的客观法则的支配”。人性是政治法则的根源也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力,由人性即人对权力的欲望推导到国家行为和国家间关系,那么对利益的追逐也是国家间斗争的原因。国际社会中每个国家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国家之间的摩擦和冲突就无法避免,无政府状态下没有一个国际权威或者世界征服来维持世界秩序,每个国家只有依靠自己才能维持国家的生存和安全,即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社会只能是一个自助系统。

沃尔兹将无政府性作为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力,认为无政府状态是国际体系的基本结构特征,而构成国际体系的单位即国家之间实力对比变化会引起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体系的变化。首先,无政府状态与自助和安全困境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这种状态下,国家选择自助实现自身生存与安全,国家的自助行为又加剧了安全困境。其次,国家为了实现自助势必要追求权力,提高自己的实力,提升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力排位,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家间竞争。因此,与传统现实主义相比,沃尔兹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由自助转变为追求权力,无政府性也是各种国际现象产生的原因,并由此得出一系列的结论:理性国家生存于一个自助系统和安全困境之中;在无政府状态中,国家更重视相对获益因而阻碍了国际合作;国际政治以冲突和战争为主要特征。

权力观

卡尔在《20年危机》中反击了理想主义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人们对权力在国际政治中作用的忽視。摩根索在其《国家间政治》中提出以权力来界定国家利益,以权力为首要的出发点使政治领域保持着它的独立性并使它区别于其他的学科研究。摩根索所说的权力,是一种控制力,是对他人思想和行为的控制,不等于武力或其他的物质力量。摩根索将国家利益等同于权力,也因此他的现实主义理论也被称为“权力政治理论”。

沃尔兹理论的核心依然是权力,他运用层次分析法,并从结构的角度讨论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斗争。与传统现实主义认为权力是国家的目的不同,华尔兹认为国家的首要目标是安全,权力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权力的分配会引起国际体系结构的变化。在他看来,将权力定义为控制力在分析国际社会中行为体的行为时会使人们忽视体系层次的作用。在沃尔兹的系统理论分析中,他排除非国家行为体,将对国际体系具有较大影响的大国作为分析单元,其中国家实力对国际体系结构具有重大影响。沃尔兹认为军事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第一要素,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片面强调武力的作用,他也重视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关系,相对权力的大小在国际关系中可以起到支配作用。

第三章 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局限性

传统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的两个不同流派,但在核心思想和基本观点上是一脉相承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两者都赋予现实主义新的活力,也受到历史的各种局限而呈现出各自的不足。

传统现实主义的一个主要缺点是术语的混乱和缺失以及对关键概念的规定,这给学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制造了障碍。传统现实主义主要学习历史学、哲学和法学等古老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研究基于历史或经验之上,使得传统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带有主观成分和个人色彩。除此之外,现实主义学派忽视非国家行为体地位和国家决策的复杂性。传统现实主义忽视科学方法的应用,并没有建立起科学的理论体系。

沃尔兹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国家,而排除了非国家行为体;聚焦于有强大国际影响力的大国,而忽视了其它国家。其次,在结构分析中,他的“筛网”筛掉了一些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内容,使理论固化,呈现相对静止的状态。沃尔兹过度重视和应用自然科学方法,相比之下忽视人文社科类的研究方法使得思想内容被限制。最严重的是,新现实主义缺乏历史感。

总的来说,现实主义理论依然将权力政治作为中心,忽视国际法和国际规范对国家行为的影响;忽视非国家行为体,对小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人性的看法过于悲观,对国家间利益协调与合作的前景不乐观;将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分开,忽视国内政治经济结构对国际体系的影响;没有将经济、文化等现代逐渐重要的因素考虑进去。

事物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中,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不断自我完善,并依然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分析方法,对现实和其他理论的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徐昕,郝望,李保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2]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3]肯尼斯·沃尔兹:《现实主义与国际政治》,张睿壮,刘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4]托布约尔·克努成:《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余万里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注释:

①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8页

②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9页

③托布约尔·克努成:《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余万里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作者单位:1.中国传媒大学;2.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

猜你喜欢
现实主义权力体系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现实主义与现实题材创作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持刀人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新现实主义巨匠
新现实主义巨匠:乔治.西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