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有效解决隔代教育问题的策略及探究

2020-02-22 00:57覃素鸾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3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覃素鸾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工业化的深入及城市化的扩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大量的农村留守老人、儿童伴随而生,隔代教育现象在农村愈演愈烈,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而幼儿园作为孩子成长的启蒙教育,如何解决教育隔代教育的问题也摆上幼儿教育的议程,幼儿园教育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每个幼儿园无论是在教学活动还是在环境的创设上都要有自己的特色,这就要求幼儿园充分开发利用一切可行的资源,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简要介绍乡土教育资源的价值及在我园幼儿园教育实施中对解决隔代教育的有效运用。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乡土教育资源;幼儿园教育;解决隔代教育问题;产生的作用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建构园本化课程的意识在各幼儿园中逐渐确立。而挖掘富有地方特色的本土资源是发展园本课程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拓展了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丰富的乡土资源使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使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在受到情感陶冶的同时增强对社会与自然的感知与了解。

一、乡土教育资源的概念及其作用

1.乡土教育资源的概念

乡土教育资源是指幼儿园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

2.乡土教育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作用

(1)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促进幼儿发展。本土资源对于幼儿教育特别是经济条件并不十分宽裕的乡镇幼儿教育来说更是一笔财富。朝阳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本土文化充实的乡镇,在我园的幼儿教育中融入本土文化,不仅可以使我园幼儿教育的内容更充实,而且可以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知识,开阔幼儿的视野。

(2)促进本园特色的形成,推动园本课程的发展。自从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来,幼儿园课程的改革越来越园本化。我园也正在致力于发展自己的园本课程,而在我园的幼儿教育内容中运用本土资源可以促使我园形成有自己特色的课程。

(3)有助于幼儿了解家乡,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一次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家乡的一些东西,如通过活动《布依族扎染》让幼儿知道家乡有个扎染,那里有很多生态农产品。

二、当地乡土教育资源的内容

1.当地自然环境

朝阳是一个自然环境十分优美的乡镇,在中石最有特色的桑树与蚕。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朝阳逐步被开发成生态旅游地,其优美的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生态食品如;荔波大小七孔、水春河漂流、朝阳酸肉、朝阳马肉逐渐为外界所接受和喜爱。朝阳也被誉为“酸肉马肉之乡”,丰富的乡土资源正是我园本土文化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2当地民风习俗、传统文化

(1)赶集。

在富顺荔波的很多乡镇至今还保留着赶集的习俗,有的逢(零、五)赶集,有的逢(一、六),还有的逢(二、七),而在我们朝阳就是逢(四、九)赶集。每逢赶集的日子,各地的小贩便涌入赶集的乡镇。人们也可以在赶集时购买自己所需的物品。

3当地社区的文化历史与社会生活

朝阳是一个茁壮成长中的乡镇,经济水平日益提高。近几年,随着国家农村城市化发展计划的落实,朝阳也被列入城市化范围之内。如今,一部分朝阳人都已经拆迁,住进了政府统一规划的住宅小区,小区内配套设施齐全,卫生服务站、商店、超市、菜市场一应俱全。与此同时,社区居民业余生活日益丰富:老年舞蹈队、老年腰鼓队比比皆是。

三、乡土教育资源在我园教育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1.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环境中的运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我园在环境创造中分别从幼儿园整体环境和班级小环境两方面充分运用了本土资源。

1)幼儿园整体环境。

在幼儿园的整个大环境中,我园首先营造的就是一种有着现代化气息和本土山水气息相结合的环境氛围。现代化气息是借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和拆迁的东风所成就,而山水味道则是借着本土文化,在现代中融入本土特色,这正是我园大环境创设的精华所在。在幼儿园的整个绿化环境中,我园充分显露出本土特色,在园中开辟了菜园、养殖角,种植蔬菜、养殖家禽,让幼儿如同置身农家,体会养殖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2.乡土教育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1)大班年级组的本土特色教学活动

为了让幼儿了解家乡的扎染、习俗等等一些民族特色,学校分别开展了教学活动《美丽的扎染》、《赶集》、《我的家乡》、《中秋节》、《新年好》。在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充分思考和研讨,争取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到教学中,更好地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

(2)中班年级组的本土特色教学活动。

我们朝阳的麻竹,通过竹制品开展了教学活动保护坏境,水的污染严重,为了激发幼儿保护漳江河,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开展了《保护水资源》的一系列活动。同时组织孩子们去月亮湖湿地公园进行实地捡垃圾的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本土资源被充分利用,而通过这些活动也进一步使留守幼儿了解了自己的家乡。

(3)小班年级组的本土特色教学活动。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小班年级组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关于本土教育资源的活动。小班组的教师们开展了“家禽———我身边的朋友”这一主题活动,通过带领幼儿观察家禽、查资料等一系列的行动逐步生成开展了包括音乐、社会、数学、体育、语言等领域在内的多种教学活动。

3.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游戏中的运用

(1)在游戏中充分利用本土自然物品。

竹条、木条、竹竿、稻草等自然物品在这里随处可见,于是我们引导幼儿用小竹条做担架玩治病救人的游戏,用小竹条做小马玩骑马的游戏;引导幼儿用小木条当游戏棒、吹泡泡、做哨子、编辫子、拼贴图案等;引导幼儿用竹竿跳竹竿舞,带领幼儿用草编辫子、搓绳子、做稻草人或玩跳绳、跨跳、抓尾巴等游戏。这样,既可以从小培养幼儿节俭的朴素意识,又可以以器材为媒介,引导幼儿大胆、主动创造。

(2)把传统游戏融入幼儿游戏中。

在本地的传统游戏中,有很多游戏很受幼儿欢迎,因此我们把这些游戏集中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编排到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来。如:滚铁圈、踢毽子、跳皮筋、拍三角、扔钱币、打弹子、抬轿子等,这些游戏中有很多是我们小时候玩过的,但现在的幼儿一样喜欢它们。保留这些传统游戏不仅可以让幼儿了解过去,还可以丰富我们的游戏内容。对于幼儿园,特别是乡镇幼儿园来说,乡土教育资源是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孩子们就地取材很方便,特别是对留守儿童产生的意义更深远:他们可以通过各种乡土资源整合的活动认识更多的好朋友,这样就能够容易让他们打开自己的心扉,乐于与他人相处,进而能感受到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让自己得到健康快樂的成长。因此,利用本土教育资源建设园本课程确实是乡镇幼儿园发展的一条良好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乡土教育资源在我园会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运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在园的留守儿童,有效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产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第一版)

[2]虞永平学前教育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12,(第一版)

[3]冯晓霞幼儿园课程论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朝阳幼儿园)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育
新时期新观点论新时期的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
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协作发挥的作用解析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信息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幼儿语言教学中的策略
民间童谣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尊重幼儿发展规律,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