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分析

2020-02-22 00:57宋润生申礼豪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3期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应用

宋润生 申礼豪

【摘 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的地位。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过程中逐渐引入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要让农户真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就要加强农机推广工作,让农户认识到农业机械技术对生产的重要意义,并在农业生产工作中普及农业机械技术的使用,降低劳动强度,促进新农村的建设,真正实现农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应用

引言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以农业机械领域为例,在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背景下,农业机械中引入了各种信息传感器,使得农机各部件的通信得以实现,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而言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例如农业机械间的总线通信技术:目前在农业机械中拖拉机的智能化电子控制单元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果,其正在朝着标准化、通用化的设计方向发展。一般来讲,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农业机械驾驶室中安装相应的智能现实终端,然后利用光纤电缆、双绞线等对数据通信线路进行构建。该项技术是以CAN总线技术为基础来建立的串行总线结构,在农机部件与电子控制单元中,都会以和总线挂接的标准接口来进行设计,如此一来,农机内部的ECU就可以实现与中央控制器及其显示部件的信息交换,并准确、及时的接收相关控制命令。其次,凭借标准接口,还可以为农机或零部件的信息数据交互提供有力支持。当然,为了确保电子系统中农业机械的兼容性与通用性,目前还应该在农机领域中构建一个专门的标准来提高总线通信的通用性,确保农机用户的采购范围得到扩张,促使各类农机的配套连接与使用满足实际需求。通过建立通用标准,显然是有利于农机制造产业的发展。

1农机服务技术保障的现状

长期以来,农机维修服务主要依靠三种方式:一是经销商的售后服务,这种方式相对来说设备、技术条件均在水准之上,但为了控制运营成本,经销商的技术保障服务往往以新机“三包”服务为主,其它的敷衍了事、能推就推;二是各类社会化维修服务企业,由于农机维修服务效益低下,大部分维修企业以个体作坊式为主,规模小、设备简陋,维修技术水准也参差不齐;三是农机户自己修理,但由于技术能力所限,往往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小故障。总体上来说,目前农机社会化维修服务网络布局还未完善,农机维修力量尚不健全,存在诸多隐患。

2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2.1实现“互联网+农机维修”信息化深度融合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之一是实现“互联网+农机维修”信息化深度融合。首先是完善农机服务信息化开发和应用,建立全区大中型农机的基础档案和维修保养记录电子信息平台,形成大数据应用的基础;其次是通过合理的维修网点布局和规范统一的标准化服务流程,有效促进政府、企业间维修信息资源的共享;再次是依托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的企业运作机制,建立健全农机维修服务信息收集与反馈制度和维修质量可追溯管理制度,确保农机维修服务全程信息可追溯,进一步促进维修质量及效率的提高;最后是尝试通过长期的数据跟踪、积累以及对比,做到针对不同用户提出不同服务方案,让用户直观了解标准化生产方式来维修保养机具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全面提高服务满意度。

2.2智能传感器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之二是智能传感器应用。农业机械的信息化智能控制系统,应用智能传感器对车辆装备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动态采集农业机械进行农业作业产生的相关数据,有效发现问题同时快速做出正确判断发出处理执行信号,精准评价农业机械作业中的农作物目前生物学性状。传感器智能程度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推广应用,在农用车控制系统中得到了良好普及,可应用于土壤、谷物等数据的采集,达到智能躲避土地障碍物的效果,不过该技术的适用性、覆盖面仍旧有待提升,目前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2.3推广体系的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之三是推广体系的应用。根据当下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以及农业资源管理的实际情况,将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并且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最终提高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交互能力,防止信息资源出现封闭、垄断等情况。建立科学有效的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之上,完善与之相对应的农业机械管理信息工程,例如加强农业机械设备监测以及工作人员培训等系统,并且加强对系统的管理,确保系统平台的有效运行,使信息在建设的过程中能相互沟通,最终确保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整体效益,为确保农业的有效管理作贡献。

2.4建立云平台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之四是建立云平台。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应当加大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与信息化网络之间的融合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机械技术在信息化的指导之下得到提升。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业云平台,并且规范平台发展建设,最终实现农业机械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运用信息化技术也能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性,最终满足农业发展的信息化需求。在农业机械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应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对产业进行快速管理,还能凸显农业发展优势,而信息化的技术农业机械操作也能迎合农业机械技术综合发展的实际趋势。

2.5农业机械中的机群调度技术的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之五是农业机械中的机群调度技术的應用。随着农业机械作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生产不再仅仅满足于单一机械设备的运行和控制。在规模生产中,需要同时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统筹调度,这就需要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的机群调度技术模式来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目标。机群调度是一种对众多机械设备的运行进行组织安排,降低机械运行时的冲突和矛盾,保证农业生产顺利开展的重要措施。机群调度可以将所有的农业机械纳入到一个控制群,在控制过程中并不会出现不同机械接受指令出现冲突的情况。这种机群控制中,利用信息技术控制系统可以针对于不同的农业作业产生不同的指令,这些执行会在信息系统内部进行排列和分析,根据系统中事先设置的参数来实现控制目标。信息系统中的机群调度,是基于农业机械作业时间等顺序,排列好每个机械设备的运行先后和衔接方式,这样就可以将整个农业生产过程形成一个组织流水作业模式,机群中的所有机械会按照规划开展具体的运行。机群调度在目前的农业机械生产应用中,还处于一个研究实验的阶段,技术方面还没有达到能够在农业机械领域广泛推广的程度,但机群调度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信息技术与农业机械融合程度的不断提高,机群调度也必将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结语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对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与应用,以此强化农户的认知,进而不断提高我国现代化农业生产水平,完善相应的工作管理制度。为了提高推广以及应用效率,还应当做好农业机械技术宣传工作,提高推广及应用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在对农业机械技术进行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加强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最终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志良.信息管理在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19):56-57.

[2]王欧,唐轲,郑华懋.农业机械对劳动力替代强度和粮食产出的影响[J].中国农村经济,2016(12):46-59.

(作者单位:河南工学院)

猜你喜欢
电子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应用
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问题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的思考
浅谈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