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督对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

2020-02-22 00:57刘圆董佳宇赵玉荣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3期

刘圆 董佳宇 赵玉荣

【摘 要】媒体监督和环境规制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监督体系,虽然我国环境规制对环境保护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当企业考虑经济利益时,仍然会对环境规制置若罔闻,因此,研究媒体监督对企业的环保投资影响对环境保护很重要。本文以重污染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媒体对企业正面新闻报道和负面新闻报道分别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媒体正面监督与媒体负面对企业环保投资规模的影响呈倒“U”型。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媒体监督;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倒“U”型

一、引言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使得媒体的话语权增强,使其在公司治理中起着信息传递和监督的作用,对一个公司的可持续产生极大的影响。随着企业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政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非常重视,我国政府针对上市企业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在这些政策引导下,媒体对企业的环保行为格外关注。作为信息传递中介,媒体一方面通过传递企业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媒体通过报道企业信息,引导社会公众对被关注企业评价,因此媒体报道态度对企业的社会形象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对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造成一定的压力,所以研究媒体监督如何影响企业的环保投资,对促进企业扩大环保投资规模,缓解环境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目前已有研究认为媒体监督对企业环保投资具有促进作用。唐国平和李龙会(2013)认为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存在环保投入少的现象,企业很少主动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投资。原毅军和耿殿贺(2010)指出企业进行环保投资是为了同时追求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但往往经济效益低于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如果政府不加强环境管制力度,企业几乎不会主动进行环境保护。王化中和李超(2019)认为企业积极开展社会责任活动,给企业能够带来良好的财务回报,如果企业将社会责任建设作为长期经营的事业更有利于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张济建(2016)等以我国重污染行业 A 股上市公司为例得出媒体监督可以显著促进环境规制,而且正面报道对环境规制力量发挥的促进作用比负面报道更明显。辛宇(2019)认为面对媒体的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企业环保投资行为是不一样的。邹颖和何晓洁(2019)发现媒体正面报道对高碳企业碳战略行为起着促进作用,而媒体的负面报道会让高碳企业放弃实施碳战略。

综合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目前已有研究都是研究媒体监督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但是分别研究媒体正面监督和负面监督对企业环保投资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媒体对企业正面和负面监督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对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以及缓解我国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不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媒体监督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

(一)媒体正面报道对企业环保投资影响

企业为了维护自己在媒体面前的正面形象,会严格遵守环境管制,加大环保投资的力度。企业对于环保方面的投资可以降低企业遵守环境规制的成本,清洁技术的使用可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节约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但是由于企业前期投入大量资金以达到国家环境规制标准,当企业环保投资达到一定规模时,即使投入资金,也很难保证从环保项目中获取相应的投资回报。所以即使媒体对企业正面报道增加,企业还是会逐步减少每年的环保投资额。因此,本文认为媒体正面监督对企业环保投资规模的影响呈倒“U”形关系。

(二)媒体负面报道对企业环保投资影响

与正面报道相比,负面报道对重污染企业具有更强的警示作用。新闻媒体会对企业尤其是重污染企业格外关注,如果企业没有履行到相应的社会责任,造成环境污染,则媒体会通过报道企业不良行为来引起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重视,企业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会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增加环保方面的投资,减少污染物排放。但是,企业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媒体监督会降低企业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如果当因为媒体曝光企业负面消息使得企业绩效直接降低的幅度小于遵守环境规制成本和提高社会形象增加企业竞争优势的幅度时,媒体监督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反之,媒体监督就可能发挥负向调节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媒体负面监督对企业环保投资规模的影响为倒“U”形关系。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在已有文献基础上,分别研究将媒体正面新闻报道与负面新闻报道,得出媒体正面与负面监督对企业的环保投资规模的影响均呈倒“U”型关系。

在上述研究结论基础上,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政府要扩大和完善媒体监督机制。媒体通过信息传递,可以帮助企业利益相关者低成本获得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其做出正确的决策。(2)媒体应加大对企业环保行为的监督力度。媒体的监督治理作用在企业环保投资上发挥积极作用,媒体应利用其监督和传播功能,曝光企业违反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規法。(3)企业需要摒弃传统的投资理念,不应单纯的追求经济效应,同时应考虑环境效应。

参考文献:

[1]原毅军,耿殿贺.环境政策传导机制与中国环保产业发展[J]. 中国工业经济,2010,(10).

[2]唐国平,李龙会,吴德军.环境管制、行业属性与企业环保投资[J]. 会计研究,2013,(6).

[3]张济建,于连超,毕茜,潘俊.媒体监督、环境规制与企业绿色投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6,18(05):91-103.

[4]王化中,李超.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基于食品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9(12):145-148.

[5]辛宇.环境规制对绿色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媒体监督视角[J].会计之友,2019(14):91-96.

[6]邹颖,何晓洁.碳战略、媒体监督与企业竞争优势——来自我国A股高碳企业的经验数据[J].财会月刊,2019(24):140-150.

课题名称与序列号:

1.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牧户贷款行为与其破产风险的关系研究——基于内蒙古牧户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8MS070008)

2.2019年度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生态文明视角下内蒙古牧民生产规模决策行为规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019NDA045,项目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作者简介:

1.刘圆(1996-),女,汉族,内蒙古鄂尔多斯人,硕士研究生,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环境会计。

2.董佳宇(1973-),女,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财务管理、公司治理。

3.赵玉荣(1971-),女,汉族,内蒙古包头人,总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工商管理硕士,财务审计。

(作者单位:1.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内蒙古龙源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