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人才培养要求及对策

2020-02-22 10:26郑邠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6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

郑邠

【摘 要】中国制造2025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是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战略布局,石化行业要以此为契机实现转型升级。当前疫情引起经济疲软、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新能源、新材料的涌现和使用,对石化行业形成巨大挑战。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人才为本;人才培养

一、前言

在国民经济产业分类中,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是工业中除采掘业和公用事业之外的产业[1]。作为人类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方式、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的物质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总的来说,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2]。

二、技术技能人才在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

近10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总体规模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不仅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经历150年左右,我国又重新回到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我国注重教育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长期坚持优先教育发展的战略,成功实现了“人力资本积累先于经济追赶”的目标,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的教育体系为制造业提供了充分的“教育红利”。

三、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下石化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1 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

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世界制造强国,是我国汲取错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抉择;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基础;是实现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提质增效的客观需要。

2 《中国制造2025》为石化行业指明方向

石化化工行业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与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保障民生关系密切,在我国工业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石化生产和消费大国,但行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突出。近几年我国石化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石化大国,为我国向石化产业强国迈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当前石化和石化行业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

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经济衰退机率大增,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新能源、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对石油石化产品需求减弱。在这样的多重因素之下我国石化行业面临的国际和国内竞争必将更趋激烈,技术创新成为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最大变数。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企业压力增大、危机增强。

四、中国制造2025对企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1 产业变化对人才提出新要求

“中國制造 2025”时代,把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将带来产业的全面升级,对人才类型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一是低科技含量的传统产业部门和模式将被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部门和模式所替代,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科学研究人才和创新创业型人才作支撑;二是在价值链低端聚集的产业将向“制造业微笑曲线”的两端攀升,这个过程需要大量技术研发和营销管理类人才作支撑;三是制造环节将注重用精细化生产和流程优化提升加工制造的品质,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现场工程师和技术技能人才作支撑[9]。

2 生产变化对人才提出新要求

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产业技术革命,将重新定义技术、生产与人的关系,制造流程不再是一家企业的单个行为,而将实现纵向集成,生产的上中下游之间的界限将更加模糊,生产过程将充分利用端到端的工程数字化集成,生产者将不仅是技术与产品之间的中介,而更多地成为价值网络的节点,将重新成为生产过程的中心。

3 先进制造技术对人才提出新要求

先进制造技术主要是指各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制造技术,包括CAD、CAM、CAE、CAPP、RPM、VM、CE、FMS、MRPII及CIMS等等,其目的是通过实现柔性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而达到智能制造,从而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实施先进制造技术会给员工的工作和素质要求带来较大的变化。

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对策

1 转变思想,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由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总量剧增,知识的老化周期变短,知识的更新急剧加速。终身学习是适应社会急剧变化的客观需要。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从没有像今天变化得这样快。过去需要几代人完成的变化,现在不需要一代人,甚至每几年就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

2 利用现有教育培训体系做好内容的充实和完善

鼓励和引导员工积极参加技能鉴定考评,形成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首席技师、企业技能专家和集团公司技能专家等“八级”技能等级晋升通道。同时对参加鉴定的员工须进行鉴定前培训,采取业余自学、脱产、半脱产、在岗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理论、技能操作的强化培训。以技能专家队伍为核心、以创新创效活动为载体,培育和打造石油名匠、创建专家(劳模)工作室,评选劳动模范,实现技能专家和名匠劳模的统一。形成“将专家打造成劳模,将劳模培养成专家”的人才队伍建设合力。

3 人才培养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让培训走出去,让先进技术走进来。企业相对来说处于“封闭”环境,只有建立和完善企业主动参与的职业教育激励和保障机制,引导企业在专业院校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把先进技术引进来,让技能、技术等各层面人员走出去学习。

结束语:

《中国制造2025》基本方针中是以创新为核心,以人才为基础。所以创新型人才必将成为各企业激烈争夺的焦点,合理的激励制度将有利于防止核心人才流失,有利于吸引高精尖人才的加入,这将成为企业发展最大助力。

参考文献:

[1]刘世锦.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3—2022)——寻找新的动力和平衡.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规划司.《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一:中国制造2025,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计量部)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