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工会如何有效开展集体协商

2020-02-23 08:12肖杨何雪松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12期
关键词:职工代表集体合同协商

文/肖杨 何雪松

企业工会探索运用集体协商策略与技巧,是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的必要条件。

集体协商,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就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依法进行平等协商的行为。开展集体协商工作是推动构建和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客观需要,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制订科学合理的集体协商工作流程

为进一步规范集体协商工作,提升集体协商质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将集体协商工作流程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协商前调查研究。为保证调研工作与其他工作有序衔接,应确定调研意向,明确成果目标;制定调研计划,拟定调研提纲;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并认真综合分析研究;将调研成果通过一定程序转化为协商议题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协商目标。第二阶段,拟定协商议题并提出协商要约。就集体协商的时间、地点和议题等事宜向资方提出协商要约是正式启动集体协商的重要一步。要尽可能地把握要约方向和重点内容,规范要约工作程序。第三阶段,产生协商代表。挑选并组建一支规模适宜、结构合理、高质高效的职工方协商代表团队,对顺利开展集体协商具有重要意义。应明确职工方集体协商代表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确保协商代表的产生符合法定程序,接受职工监督,获得职工认可。第四阶段,召开协商会议。应对协商会议开始时间、截止时间、拟召开协商会议次数等进行设定,并对该阶段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设和筹划。第五阶段,签订集体合同和进行合同备案。签订集体合同并对集体合同进行备案是协商谈判成果最终转化为对劳动关系双方有约束力的权利义务的最重要环节。集体协商工作方案应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进行安排。经双方代表协商达成一致的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且须经全体职工代表半数以上或全体职工半数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集体合同订立后,工会方应敦促资方尽快将集体合同报送劳动行政部门。

有效开展集体协商工作的策略与技巧

提案目标拟定策略。提案目标的拟定,原则上应以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重点。应注意的策略是,在企业谋求利润增长和职工谋求收入提高的同时,如何找准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增加对方的认同度。为了使目标期望值达到有理有据、准确合理而又切实可行,事先必须做好调研、测算和比较分析等技术性工作。

协商代表组合策略。工资集体协商对双方协商代表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协商代表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相关知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能够在协商过程中掌握尺度、依法办事;要正直无私,密切联系群众,乐于为职工说话办事;有一定的协商谈判能力,既坚持原则,又具有灵活性。在协商代表分工方面,工会主席担任职工方首席代表,负责组织、沟通和协调全面工作;熟悉财务的职工代表,担负收集和整理企业内外财务相关资料;熟悉劳动关系、劳动标准的职工代表,负责收集与谈判过程相关的资料;来自基层的职工代表,负责收集职工的建议和意见;具有法律基础知识的职工代表,负责收集和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原则上应对所有职工代表提前进行集中培训,增强资料收集、协商谈判和活动能力。

实现协商谈判目标的策略和技巧。设定4 个有弹性、有层次的目标范围,即最高目标、理想目标、可接受目标、必须实现的目标。先易后难地商谈策略,即先将容易达成共识的一般问题放在前边讨论,重点难点议题放在适当的时机讨论,争取“瓜果全收”的效果。原则和灵活性兼顾,即职工最关切的问题重点谈;涉及多数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坚持谈;有争议的问题耐心谈;僵持不下的问题放后谈。谈工资分配的“五项原则”,谈底线,持公平原则;谈系数,讲能力原则;谈增幅,看效益原则;谈目标,比贡献原则;谈福利,按需求原则。妥协迂回策略,即对于某项企业不容易马上能解决的问题,可暂时让步,待有机会再议;或在工资增幅上打了折扣,通过奖金、补贴或福利等方面补上“缺口”,使职工总体收益接近期望值。

猜你喜欢
职工代表集体合同协商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一线职工代表
“四项制度”促职工代表“提质”
签了集体合同谁也不能任性违约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对我国现行集体合同制度的评析
职工代表参政议政动力机制研究
职工代表区域化协作管理的实践探索
我们为什么要签订集体合同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