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聚焦需求导向 聚力“五单”培训

2020-02-23 08:12何解元
四川劳动保障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就业局阆中市保障机制

今年以来,南充阆中市就业局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带来的影响,全要素、全方位、全覆盖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收效良好。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提升培训200 期,培训学员11907 人次,培训合格率达85%以上,技能培训训后就业率达65%以上,创业培训训后自主创业率达55%以上,参训学员和用人单位回访满意率达95%以上。

调查摸底,建立培训对象“清单”

阆中市就业局集中力量调查摸底,建立了三张清单。深入企业,通过大数据、企业用工数据库和现场调查等形式,重点了解企业职工从事工种、现有技能等级、待岗转岗状况、岗位技能需求等,据实建立企业员工群体清单。深入乡镇(街道),依托行政村(社区)就业服务平台,重点掌握新生代农民工、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和失业人员等就业重点群体实情,据实建立就业重点群体和就业困难群体清单。走村入户,重点采集就业重点群体和困难群体年龄、文化程度、就业意愿、技能缺失等信息,据实建立培训需求清单。“三张清单”的建立,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的放矢,精准培训类型“榜单”

阆中市就业局分门别类,有的放矢,精准出台培训类型榜单。面向企业员工实施针对性的线上培训,即对企业新招职工开展“就业技能+职业技能”的岗前培训;对企业在岗职工开展“校企合作+师带徒”的岗位技能培训;对待转岗职工开展新岗技能“适应+提升”培训。面向就业重点群体根据个人意愿开展三类线下培训,即对有创业意愿者开展GYB、SYB、IYB 创业培训;对有创新求职者,结合劳务市场需求,开展养老、托幼、电商、特色餐饮等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对立志从事乡村振兴发展者,融合旅游产业开展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乡村娱乐休闲文化、生态康养文化、农村观光文化等职业技能创新培训。面向就业困难群体,因人因条件制宜,在城镇开展家政、烹饪、缝纫、按摩等职业培训,在农村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电商营销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面向因疫情延期返岗务工群体,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劳务品牌培训。面向“两后生”群体,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

招标比对,优选承训机构“接单”

为确保职业技能提升培训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阆中市就业局采取招投标办法,择优筛选承担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任务的机构(学校)。一方面,严格投标三大资质条件;另一方面,对标标的,严格比选,张榜公示,择优认定。今年有25 所职业学校投标,21 所学校中标,目前,所有承训机构均高质量完成年度培训任务的98%以上。

需求导向,确定培训导向“菜单”

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坚持突出有效性,围绕需求导向,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以提高参训者的实践力、动手力、创造力和复合能力。职业技能培训方式遵循规律,突出灵活性,坚持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结合、集中培训与分层次培训结合、独立办班与联合办班结合、长班与短班结合、专班与普班结合、定点机构培训与企业内训结合、获证类培训与项目制培训结合、普惠项目全员培训与特别专业重点培训结合。职业技能培训方法科学严谨,突出多样性,注重从“填鸭式”向“互动式”转变,从“一言堂”向“讨论式”转变,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提问”转变,从单一“理论讲授”向“理论+实践=技能”转变,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创新拓展、技能升华的职业培训效果。

管控监督,强化培训质效“保单”

为优化培训质量,提高培训补贴资金使用效率,阆中市就业局强化监督管理,切实建立健全了三大保障机制。一是成立了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组织保障机制。二是建立了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了部门联动保障机制。三是建立了培训全过程监督保障机制。培训开班前,通过V2.0 系统进行实名制录入;培训开班时申报、审核、备案;培训过程中,适时视频监控,专门监管人员不定时现场抽查;培训结业时,实行学员问卷测评和承训机构之间交叉考评;培训结束后,对参训学员就业和企业用工进行跟踪回访和满意度测评。“三大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筑牢了提升职业技能培训质效的“防护堤”,织密了防范培训补贴资金风险的“安全网”。

猜你喜欢
就业局阆中市保障机制
阆中市:线上线下促就业 示范引领助创业
阆中市抓紧抓实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阆中市:加深交流 互助互学促提升
阆中市:劳资专管员培训会召开
阆中市就业局开展“就业扶贫行动日”系列活动
广元市就业局到旺苍县督导就业扶贫工作
内江市中区就业局助力脱贫暖民心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禁止令适用保障机制和程序的完善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