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要求下的古诗词鉴赏复习

2020-02-23 16:00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意象

古诗词讲究的是对具体诗词的意象、意境、情感和用语的把握。古诗词中常常一个字就能够让文风突变,情感发生强烈转折。可以说是体现了一种高超的文字变化之妙。所以学生只有对古诗词的演变过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品的特点。遂此,笔者主要从唐宋诗词的大体变化和主要诗人的诗词特点来论述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诗词鉴赏复习策略。

一、了解诗词史,掌握不同时代与流派的诗词风格

1.唐诗的总体特点

唐代国力强盛,万国来朝,人民思想开放。诗人能将自己内心的感受自由地表达出来,但这种表达不是直接地表达,而是通过一定的意境意象来渲染、烘托,从而达到不言而喻的效果。所以,意境美是唐诗最主要的特点。

比如王维《山居秋暝》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唐诗写景的代表之作。而宋代以后的写景诗大多处于强造意境的层面,不能给人以天然之美。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总是要通过议论与描写结合才能出新意,避免与前人重复。

2.初唐诗歌的主要特点

唐朝刚建立时,诗歌创作还带有浓厚的南朝诗歌浮艳萎靡的特点。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诗人通过诗歌抒发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远大的人生理想,形成了激昂豪迈的诗歌风格。

例如杨炯的《从军行》诗:“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就一扫南朝诗歌的柔弱,表达不甘平凡,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3.盛唐诗的主要特点

唐朝盛世,政治开明。这一时期的文人们充满远大的理想抱负,他们的诗作都充满了积极进取和无所畏惧的精神,人们称之为盛唐气象。

盛唐的主要诗人有李白、杜甫、张九龄、王维、孟浩然、贺知章等。例如2016年全国二卷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便以洗炼的笔墨描绘了一匹矫健的战马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将军的敬佩和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愿。

4.中晚唐诗的主要特点

中晚唐的主要诗人有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等。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原本强大的唐王朝变得黑暗腐败、政局动荡。再加上晚唐的牛李党争,诗人们报国无门,郁郁不得志,只能以悲凉凄伤的诗歌表达内心的孤苦愤懑。

例如,2018年全国一卷李贺的《野歌》“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便以仰天射箭代表最初实现理想的美好幻想,以“枯荣不等嗔天公”表达希望落空的痛苦。用悲愤压抑的笔调表现了自己怀才不遇,渴望受到赏识的心理。

5.宋诗的主要特点

与唐诗的以描写为主不同,宋诗是以议论为主。宋代随着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的建立,文人们受到纲常伦理的束缚很大,诗歌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的精神和对事理的探讨。从诗意上来说,宋诗要逊色于唐诗。

例如,2018年全国二卷陆游的《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将草书场面与驰骋战场的场面结合起来,给人以酣畅淋漓的感觉。整首诗没有深远的意境,而是以诗人渴望报效国家的情怀展开,令人为之感动。

6.宋词之豪放派

宋词主要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主要以雄壮阔大的境界来表达个人慷慨激昂或悲愤的情感。豪放词的意象多是具有苍劲雄浑、充满活力的事物,情感多是高昂亢奋的。

例如,2018年高考北京卷辛弃疾的《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和“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便通过怀念三国时期的英雄故事来抒发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赤壁矶头千古浪”一句气势状阔,境界宏大,将诗人心中的远大抱负完美地衬托了出来。

7.宋词之婉约派

婉约派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多以残花衰草、明月燕子来表达个人惆怅的情感。其情感是压抑的,而文辞却是十分优美的。

例如,2014年高考辽宁卷宋代周晋的《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尽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便以“午梦”“卷帘”“春愁”“黄鹂”“絮影”等柔和伤感的意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迷蒙。整首词以哀景写哀情,情景交融,哀而不伤。

二、强化文言知识,顺畅解读诗句

1.注意生僻字词

诗词鉴赏最基本的就是能够理解每一句诗词的意思。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多积累文言字词,达到对古诗词的顺畅阅读。

例如,2016年全国二卷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一诗中“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闾阖生长风”。一句中“墀”读音“chí”,本义是台阶上的空地,后代指台阶。“闾阖”读音“chānghé”,本义是宫门的正门。

2.注意特殊句式

为了形成特殊的艺术效果,很多诗人在写作时会使用特殊句式。比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而这些句式与一般的表达会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理解时若不注意这些特殊句式的表达效果,就不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例如,2019年全国三卷刘禹锡的《插田歌》(节选)“燕子东西飞”实际是“东西飞燕子”。这里将燕子放在方位前,突出燕子的主体性,能起到将燕子拟人化的效果。又如2019年全国二卷杜荀鹤的《投长沙裴侍郎》诗中“男子受恩须有地”实际是“男子须有地受恩”,这里使用状语后置句,突出作者对“地”的合理性的要求,表现诗人富有气节,不为功名诱惑的精神。

三、积累文化常识,避免理解偏差

由于时代不同,很多诗词中的称谓会让学生不知所云,从而影响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比如一些雅称的使用能够突出对人物的尊敬,表达作者对人物的敬仰之情;一些典故使用能够增强文章的厚度,寄托作者的理想等。

例如,2017年全国二卷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中“要使天骄识凤麟”一句中“凤麟”本义指凤凰与麒麟,比喻杰出罕见的人才。这里是苏轼鼓励弟弟出使契丹,让自己的杰出才能显示出来,得到皇帝的赏识。

四、联系相似诗词,以诗解诗

古代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特点。古诗词也不例外。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古诗词中的很多意象大多被固定化,诗词也出现类型化的特点。比如明月就代表相思、杨柳就代表离别、残红就代表感慨人生易老等。

例如,对2014年高考辽宁卷宋代周晋的《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尽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的解读,学生可以联系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两首词都以柔和凄美的意象来写睡眠时的孤寂惆怅。通过以风、花、鸟、月等自然景物形成情景交融的美感。可以说在意境和意象上都非常一致。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诗词的意象与情感的相似性上来综合分析,进行类型化的深入理解。

五、掌握常见艺术手法,多方面鉴赏

古诗词鉴赏离不开对艺术手法的分析。艺术手法是个广泛而笼统的概念,学生由于没有系统地对艺术手法进行学习,在诗词鉴赏中对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这些概念没有清晰的认识,因而在答题时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例如,2017年全国一卷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中“紫案焚香”“广庭清晓”是表达方式中的环境描写,写考试时的环境;“下笔春蚕食叶声”是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写作答时的声音就像蚕吃桑叶一样;“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是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作者对同事的感谢。

综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的古诗词鉴赏复习应当博观约取,有的放矢。高考古诗词的复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采用合理的方法有序进行,逐渐提升诗歌鉴赏水平。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意象
踏青古诗词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我爱古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意象、形神
关注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